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伴君如伴虎!看看“三杨”中的杨士奇如何应对明成祖朱棣的难题?

伴君如伴虎!看看“三杨”中的杨士奇如何应对明成祖朱棣的难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魏士明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1/13 0:47:14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有时候为人臣子一句话不高兴很可能惹怒皇帝。天子之怒,轻则被罢官重则满门抄斩。

比如嘉靖朝时,忠臣兼直臣杨继盛弹劾奸贼严嵩,弹劾这事这在明朝很正常,一般皇帝不会杀这些言官,最多训斥几句。可偏偏杨继盛奏折结尾中有一句:“…陛下若不相信臣以上所述,可召皇子裕王或景王询问。”

这句话表面看没有任何不妥,可是熟悉嘉靖的臣子们都知道这可是摸了老虎屁股。嘉靖做为皇帝20多年不上朝,一直忙着修道炼丹。为了防止大权旁落,非常忌讳大臣和皇子交往,甚至一直没有立太子。嘉靖看到这句话时,第一感觉就是杨继盛和皇子走得太近;第二感觉是嘉靖读到了威胁之意,言外之意是“你嘉靖皇帝糊涂不管这事,皇子们心里很清楚严嵩是个奸贼,不如让皇子来处理这件事。”

结果可想而知,杨继盛被下入大狱。后来即使重臣徐阶和陆炳一起发力营救杨继盛也无济于事,1555年秋,杨公被杀,天下冤之!

以史为鉴,下文以真实史料看看大明第一首辅杨士奇如何应答皇帝刁钻的问题?

01东宫迎驾事件

永乐十年,公元1414年9月成祖朱棣结束了北征漠北。奉命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迎驾稍迟,帝大怒”。东宫太子属官几乎全部受牵连,有的被杀有的被下入大狱。太子党遭受灭顶式的打击,连杨溥都被关入诏狱近10年,太子朱高炽几乎被废。

其实这是一个水很深的政治事件,背后进谗言的就是觊觎太子位很久的汉王朱高煦。朱高煦向朱棣进言:太子迎驾来迟,表面是目无君父,实质是已有异心,联合群臣欲效仿李世民逼宫李渊。所谓“杀人诛心”不过如此,朱高煦一番话让夺位登基的朱棣内心立刻敏感起来,开始派人逐一审讯太子身边的人。

02杨士奇巧妙应对

9月上午的一天,朱棣宣杨士奇觐见,杨士奇时任太子侍读兼吏部员外郎,君臣聊完了几件公事以后。明成祖朱棣轻描淡写的问道:“朕征漠北期间,太子监国表现是好还是坏呢?”

当时太子朱高炽被幽禁在府几乎被废,并且多名官员受太子迎驾事件被杀。而且皇帝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你如果说太子监国非常有能力,此时的情况朱棣更不放心太子了,肯定废之;你如果说太子没有能力,朱棣则认为没有能力的人留之何用?

须臾之间,按现在时间计算不会超过5秒钟,杨士奇已经成竹在胸!跪下磕了一个头,缓缓说道:“太子监国期间非常孝顺,早晚上香祈祷陛下龙体圣恭。在处理政务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马虎。山东水灾太子亲自安排各部堂、各衙门发放钱粮,仅仅5天时间就发放到灾民手里,安抚了百姓,避免了灾民暴乱。”

杨士奇的回答看似平淡,实乃高明之至。他规避了“太子能力高低的问题,首先说太子孝顺来感动朱棣,其次说太子兢兢业业来证明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之高。”事后证明杨士奇的回答是绝对的高明,在这次事件中数十人被杀,杨溥被关入大狱整整十年,只有杨士奇一人毫发无损。

朱棣听完以后非常满意,就放弃了废除太子的想法。公元1424年,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有一次拉着杨士奇的手哽咽说道:“当年若非卿冒死进言,朕已被废之。”杨士奇慌忙跪下磕头说:“陛下自有真龙庇佑,臣不过是顺天意而为之。”

自此以后,杨士奇担任首辅21年,为官谨慎务实,为明朝著名的“三杨”之首,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活到79岁高龄而善终。

03带给我们的

我们在和更高级别的领导相处时,对方抛过来的问题一定要琢磨清楚,不要盲目回答。比如在公司,董事长(局长或市长)问仅仅是小主管的你:“你的上司张副总这个人平常怎样呢?”

这个问题就非常不好回答,你如果背后说人坏,董事长会看低你而且事后你会得罪张副总;你如果说好,董事长此时很有可能正想拿下张副总,你肯定会连带受影响。

聪明的人不会直接评价上司的好与坏,而是会简单列举几个关于张副总处理的事件,好与坏让董事长去判定,这才是最高明的办法。

注:以史为鉴,欢迎关注,每天分享一点明史。

标签: 杨士奇

更多文章

  • 思任发在麓川叛乱,王振和杨士奇谁的责任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杨士奇

    麓川之役是明英宗即位初期明朝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消耗兵力和资源巨大,对明朝社会的破坏和衰弱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对于这场战争的历史评价,不同的历史时期则评价不一。有的人认为是王振为了与文官集团争权,故意扩大的战争的规模,使明朝国力在战争中极具内耗。也有人认为杨士奇等文官集团反对出兵平

  • 王振威胁“三杨”退休,杨士奇严词拒绝,只有杨荣做法最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杨士奇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不过当时既有太皇太后张氏,又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明朝也算是一片繁荣景象。不过随着明英宗成长,宦官王振渐渐将手伸向朝堂。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内阁”了。他们历经四朝,为明朝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协助一代代皇帝,使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放弃安南?朱棣设立交趾对不对?杨士奇做得对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杨士奇

    导语: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朝廷的藩属国,一直以来依附于中原朝廷。虽然安南地区的政权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始终没有脱离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早在秦朝的时候,安南就已经被开辟成为中原王朝的领土,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安南地区人口繁衍逐渐增多,所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朝。从这儿开始,安南就

  • 临终之时,张太后问道:还有什么大事没办?杨士奇回答:有这3件

    历史人物编辑:金娃趣谈标签:杨士奇

    1442年,张太后病重,她却仍然挂念着朝政大事,于是紧急召见辅政大臣杨士奇和杨溥。杨士奇和杨溥到了之后,虚弱的张太后派服侍的宦官出去问道:“现在朝廷还有什么大事没办?”此时,杨士奇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他却仍然头脑清醒,反应敏捷,他当即提出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关于建文帝的。杨士奇提出,虽然建文帝已经亡故

  • 抗清名将陈永华:天地会陈近南的原型,被郑成功称为卧龙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陈永华

    看过周星驰版本的鹿鼎记的朋友,一定会为刘松仁饰演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不凡的风度所折服,其实陈静楠这个人物并非金庸先生杜撰的而是有原型的,他就是被郑成功称为当世卧龙的陈永华。陈永华的父亲陈鼎是一个硬骨头,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展现出了应有的气节,当大明帝国的大厦将倾时,他没有随波逐流,向敌人投降而是抵抗到

  • 在“嘉定三屠”之后,汉族罪人李成栋为何还决心重新反清?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李成栋

    对于一些历史爱好者来说,清朝一直是不太讨人喜欢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疆域广大、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按理说本来应该创建一个如汉唐一般灿烂的王朝,但最终由于思想控制、民族政策、自我封闭等原因,使得清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落后的一个帝国,最终迎来了覆灭的结局。在众多的历史爱好者看来,清朝最为“招黑”的,除

  • 一言难尽的刽子手——李成栋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李成栋

    明末清初有三个爷们拍案而起跟“红颜”有关,最有名的就是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第二个是王得仁因董御史强索宠爱歌妓而反出满清,第三个就是李成栋。李成栋卖主求荣的时候是一心一意的。战功赫赫,而一旦反复,投靠南明,却是孤忠可鉴,死而后已,但最终结局却让人扼呃嗟叹,只能说李成栋是个真正是个堂堂正正的爷们儿。

  • 河南老人杜松叶:67岁“破格”考上北影,退休后曾跑了5年龙套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杜松

    人们都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梦想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词语。我们向往梦想,但往往很多时候只能屈服于现实。年轻人中有多少人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寻找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往往只敢用现实的依托作为借口,然后在影视剧里追求剧中人追求梦想的那种同样的快感,然后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告诉自己没关系

  • 四月杜松(03.21-04.19)桃花运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开发商大刘标签:杜松

    【卟啉芋】请同时参考太阳星座和上升星座[月亮]卡片、消字和“卡面解析”,为了方便粉丝们深入理解,Ruby♦️后的蓝色字体就是本次解析的内容。使用数组:白羊座四月桃花运:①四月桃花运:逆币追随者②命题:世界是对的③可能结果:硬币骑士是真的“硬币”:土元素象征物质、现实、资源等;“追随者”:代表纯真、好

  • 大明猛将杜松,武状元刘綎,为何都在萨尔浒败给努尔哈赤?

    历史人物编辑:史书上说了啥标签:杜松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与后金在萨尔浒展开了一场大战,史称——萨尔浒之战。结果努尔哈赤以6万军队以少胜多击败明朝11万大军,从此明朝再也无力在辽东向后金发起有力的攻击,后金由防御转为进攻。此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是后金的崛起之战。萨尔浒之战的过程,几乎是一边倒地偏向后金,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