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萧绰的政绩?

如何客观评价萧绰的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4/1/16 10:26:02

历史上的萧燕燕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绰,燕燕是她的乳名。她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

皇权更迭,入宫封后

萧思温和燕国大长公主耶律吕不谷(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女)育有三个女儿,她们后来分别嫁给了太祖系三支。

长女萧胡辇,是辽穆宗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的王妃;次女嫁给了耶律李胡的长子耶律喜隐;幼女萧燕燕则做了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辽史》: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 :“此女必能成家!”

据《辽史》记载,萧燕燕自幼就比同龄的小孩聪明伶俐,而且萧思温曾预言这个女儿将来必定会不同凡响。

萧燕燕17岁这年,大辽政权再次出现动荡,杀人成性的辽穆宗被几个近侍联手杀死,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在萧思温等人的拥护下继位。

耶律贤上位后,已是四朝元老的萧思温,终于迎来政治上的巅峰,他先是被晋封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不久后又被封为魏王。

不仅如此,萧思温还成了皇上的岳父,她的小女儿萧燕燕被耶律贤纳入后宫。而萧燕燕入宫仅仅两个月,就从贵妃摇身变成了大辽的皇后。

之后,萧燕燕与耶律贤一起生活了13年,生育三子三女。即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第三子耶律隆祐,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女耶律长寿女、第三女耶律延寿女。

景宗多病,代为执政

耶律贤四岁时,其父皇和母后在火之乱中双双死于非命,他虽然侥幸存活,但是从此落下病根。

当上皇帝之后,耶律贤也是三天两头生病。而军国大事又耽误不得,所以萧燕燕就被推到了政治前沿,帮助耶律贤处理政事。

《契丹国志》:及即位,婴风疾,多不视朝。改元保宁。戊辰保宁元年,辽大赦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帝卧床榻间,拱手而已。

保宁八年的时候,耶律贤还特意吩咐负责编修国史的学士,以后但凡是记录皇后之言,必须称“朕”和“予”。此诏,也是耶律贤对萧燕燕治国之能的肯定。

如此一来,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无异于皇帝,就如同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一样。

体弱多病的耶律贤,最终在35岁时英年早逝,临终前他将皇位传给了长子耶律隆绪,并且留下“军国大事听皇后命”的遗诏。

耶律隆绪继位后,刚刚30岁的萧燕燕被尊为承天皇太后,名正言顺地成为大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临朝摄政,手段老道

对于萧燕燕来说,儿子继位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耶律隆绪毕竟只有12岁,主少国疑,内有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北宋威胁大辽边防。

《辽史》: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虽然没有外戚可以依靠(父亲萧思温去世多年,且他没有儿子),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难倒萧燕燕。她先是用一番梨花带雨的哭诉,让韩德让和耶律斜轸死心塌地效忠。

然后,任命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任命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听取韩德让的建议,严令“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

在临朝摄政的27年里,萧燕燕带领大辽一步步走向强盛。期间,她曾和耶律隆绪一起亲征,击溃宋太宗赵光义的北伐大军;后来,又促使辽宋达成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七年十一月初一,57岁的萧燕燕还政于辽圣宗耶律隆绪。没成想刚退休一个月,她就病逝了。耶律隆绪悲痛至极,坚持为母服丧三年,将萧燕燕与辽景宗耶律贤合葬在乾陵。

标签: 萧绰

更多文章

  • 阿史那氏: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史那氏

    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改革,实行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的安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当时北周与北齐处于长期的战争关系,彼此互相征战,各有胜负,势均力敌。但在宇文邕诛杀权臣宇文护,亲政后,北周的国势得到提升,而北齐却处于混乱的

  • 东汉末汉室宗亲兖州刺史:刘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岱

    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其实力也是慢慢壮大的。早在公元189年,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

  • 如何客观评价辽朝宗室耶律喜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耶律喜隐

    在影视剧《燕云台》中,耶律喜隐喜得贵子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甚至有意利用儿子,好在日后谋取皇位。那么,历史上的耶律喜隐最终如愿了吗?他与儿子的结局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胡错失皇位,喜隐步父后尘耶律喜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他和辽世宗耶律阮和辽穆宗耶律璟是堂兄弟,辽

  • 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孝端显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端显皇后

    古代皇帝都几乎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所以要想当上一国之母,竞争还是很大的,多少人一辈子入了深宫,却连皇帝都没见到过。也有多少女子进了深宫,为了争宠,玩尽心机,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走进了深宫大院,也就意味着此生进了围墙。也有很多女子进宫得到了皇帝的恩宠,最终光耀门楣,一人得道鸡

  • 唐朝宰相中书令:萧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嵩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兰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

  • 唐朝宰相:魏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扶

    魏扶(?-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唐宣宗年间任宰相。人物生平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乃唐初名相魏征也。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魏氏)》所载,他的祖父叫魏盈,父亲叫魏昌,虽无官职

  • 唐朝宰相:宋申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申锡

    宋申锡(760年-834年8月13日),字庆臣,今湖南省汝城县泉水乡石塘(唐朝时原义昌县府驻地)人。生于公元760年。宝历三年826年任礼部员外郎,828年进中书舍人,翰林学士,830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834年卒于开州贬所,836年诏追复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兵部尚书,谥曰文懿

  • 唐朝宰相:姜公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公辅

    姜公辅(730年-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唐朝宰相。建中四年十月,朱泚率叛军进攻奉天,姜护驾,献策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言忤德宗,罢为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即位,起用为吉州刺史,未及到任而卒于九日山。人物简介姜公辅,唐朝左相。

  • 唐朝宰相:崔祐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崔祐甫

    崔祐甫(721年-780年),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沔之子。崔祐甫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寿安县尉、起居舍人、司勋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大历十三年(778年),中书侍郎之职空缺,崔祐甫便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处理中书省的事务。这期间多次与宰相常衮发生争执,

  • 唐朝宰相:薛元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