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崔祐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崔祐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18 22:12:47

崔祐甫(721年-780年),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沔之子。

崔祐甫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寿安县尉、起居舍人、司勋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

大历十三年(778年),中书侍郎之职空缺,崔祐甫便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处理中书省的事务。这期间多次与宰相常衮发生争执,二人关系十分恶劣。

唐德宗继位后,崔祐甫又针对唐代宗的丧制与常衮发生争执,被常衮贬为河南少尹。但常衮在起草诏书时,有欺君之嫌,被德宗贬斥。崔祐甫则被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建中元年(780年),崔祐甫病逝,时年63岁,追赠太傅,赐谥文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祐甫早年考中进士,授为寿安县尉。他生性刚直,遇事不肯回头,历任起居舍人、吏部司勋员外郎、御史中丞、永平军行军司马、中书舍人。

交恶常衮

大历十三年(778年),中书侍郎之职出缺。崔祐甫以舍人之职处理中书省事务,多次与宰相常衮发生争执,而且不肯妥协。常衮大怒,奏请皇帝,改让崔祐甫主持吏部铨选。崔祐甫拟定的官员人选,大都被常衮驳回,二人由此交恶。

后来,陇右节度使朱泚军中发生猫鼠同乳之事,向朝廷奏称祥瑞,常衮便率群臣庆贺。而崔祐甫却认为:“养猫是要它捕食老鼠,为人除害。今猫不捕鼠反而哺乳老鼠,是失其本性,不能守职,就如同官吏不惩处违法之人,边将不抵抗入侵之敌。我认为应当派人巡察地方贪官污吏,告诫边防守将严加防范,则可以消除这种怪异现象。”唐代宗表示赞同,常衮由此更加厌恶崔祐甫。

议礼遭贬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驾崩。唐德宗继位,并在西宫为代宗发丧。按照礼制,群臣临丧,应早晚各哭十五声。但常衮思及代宗恩遇,涕泗横流,哀恸不已,逾越礼制。群臣对此都极为不悦。

不久,常衮与礼官商议群臣丧期,认为代宗虽有“天下吏人,三日释服”的遗诏,但仍应遵循玄宗时的礼制,服丧二十七日。崔祐甫表示反对,认为遗诏中并未提及官员与百姓的区别,官员应遵循遗诏,服丧三日,而皇帝则服丧二十七日。常衮道:“礼制并非天地生成,只是人情而已。百官承受皇帝恩宠,服丧之时却与百姓一样,你安心吗?”崔祐甫反问道:“那你又置先帝遗诏于何地?诏旨都可改动,还有什么不能改动呢?”二人为此争执不下。

常衮进殿哭灵时,从吏曾在旁搀扶。崔祐甫指着他对百官道:“臣下在皇帝面前哀悼,有搀扶的礼节吗?”常衮怒不可遏,便弹劾崔祐甫,认为他随意改变仪礼,轻议国家典制,请求将其贬为潮州刺史。唐德宗认为处分过重,改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

担任宰相

此前,政事繁多,宰相便轮流处理日常事务。如有宰相轮休,若非重要诏令,不需一一告知,值班宰相可代其署名,并从此逐渐形成惯例。常衮贬黜崔祐甫,因同列宰相的郭子仪、朱泚从不参预朝政,便未征询他们的意见,而是依照惯例,代替二人在诏书上署名。

贬官诏书发出后,郭子仪、朱泚都表示崔祐甫不应被贬,唐德宗这才知道二人并不知情。他不知这是朝廷惯例,便认为常衮欺君罔上,将其贬为河南少尹,并授崔祐甫为门下侍郞、同平章事,让他们对调官职。崔祐甫刚刚行至昭应县,便被召回朝中,又改任中书侍郎,并修国史。当时,唐德宗正在服丧,将政务全部托付给崔祐甫,对他的进言无有不允。

同年十二月,崔祐甫患病。唐德宗让他乘坐肩舆进入中书省,躺着接受诏令。崔祐甫在家休假时,如若发生大事,唐德宗也会派宦官到他家中咨询,请他做出决断。

病重去世

建中元年(780年),崔祐甫病逝,时年六十岁。唐德宗认为崔祐甫忠贞正直,有重臣的节操,追赠他为太傅,赐谥文贞,而此前从未有过门下侍郎被追赠三师的先例。

主要成就

唐肃宗年间,天下战乱,朝廷官制混乱。代宗继位后,战乱虽然平息,但宰相元载专权,大肆卖官鬻爵,不送贿赂不能封官,以致纲纪败坏。元载之后,常衮主掌政务,对于荐举的官员一概不用,只有考中科举方可任官。崔祐甫拜相后,一改之前的任官之法,选拔官员注重才能优劣,只要是人才便加以任用,不到一年便任命官员近八百人。

人物评价

李肇:宰相自张曲江之后,称房太尉、李梁公为重德。德宗朝,则崔太傅尚用,杨崖州尚文,张凤翔尚学,韩晋公尚断,乃一时之风采。

刘昫:①祐甫谋猷沃,多所弘益,天下以为可复贞观、开元之太平也。②昔赵文子荐士七十,古为美谈;崔祐甫除吏八百,人无间言。开物成务之才,灭私徇公之道可知也。噫!公权余旬日而薨,贻孙未期年而逝,邃古已来,理世少而乱世多,其义在兹矣。③公权儒道,贻孙相才。命乎不永,时哉可哀。

宋祁:祐甫发正己隐情,浑策吐蕃必叛,伐谋知几,君子哉!

司马光:上(唐德宗)初即位,崔祐甫为相,务崇宽大,故当时政声蔼然,以为有贞观之风。

苏轼:昔常衮当国,虽尽公守法,而贤愚同滞,天下讥之。及崔贻孙相,不及一年,除吏八百,多其亲旧,号称得人。故建中之政,几同贞观。

洪迈:若唐宰相三百余人,自房、杜、姚、宋之外,如魏征、王珪、褚遂良、狄仁杰、魏元忠、韩休、张九龄、杨绾、崔祐甫、陆贽、杜黄裳裴垍、李绛、李藩、裴度、崔群、韦处厚、李德裕、郑畋,皆为一时名宰,考其行事,非汉诸人可比也。

徐钧:道德驰声满建中,岂无人可继馀风。最怜贞观开元治,付与奸邪蕞陋翁。

个人作品

崔祐甫著有文集三十卷。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章14篇:《请召对待制官奏》、《奏猫鼠议》、《广丧朋友议》、《为皇甫中丞上永王谏移镇笺》、《上宰相笺》、《齐昭公崔府君集序》、《汾河义桥记》、《穆氏四子讲艺记》、《滑亭新驿碑阴记》、《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代宗睿文皇帝哀册文》、《祭董大使文》、《祭独孤常州文》。

标签: 崔祐甫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薛元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

  • 唐朝宰相:崔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此后,崔涣

  • 唐朝宰相诗人:宗楚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宗楚客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唐代大臣,宰相,诗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市)。高宗时举进士,武后时累迁户部侍郎。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升任宰相。与武懿宗不和,贬为播州司马。长安四年(704),复为宰相。唐中宗时,封郢国公,官至中书令,与

  • 唐朝宰相:韦方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方质

    韦方质,韦云起孙,扶阳郡公师实子,雍州万年人,出身韦氏阆公房。则天初鸾台侍郎、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改修《垂拱格式》,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俄而武承嗣、武三思当朝用事,诸宰相咸倾附之。方质疾假,承嗣等诣宅问疾,方质据床不为之礼。左右云:“踞见权贵,恐招危祸。”

  • 唐朝宰相外戚:窦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窦威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

  • 隋朝将领:张须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须陀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

  • 清朝第二贪浙江巡抚:王亶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亶望

    王亶望(?-1781年),字味隒[1],号不详,山西临汾人。清代官员,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举人,历任皋兰知县、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累迁浙江巡抚,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侵吞活动。乾隆四十六年(1781),受到大学士阿桂的调查与弹劾,坐罪处死。古

  • 陈朝陈文帝皇后:沈妙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沈妙容

    沈妙容,字妙姬,她的父亲沈法深在南朝梁时做过官,官至安前中录事参军,是个低阶官员。根据《陈书·后妃传》记载,沈妙容在十多岁时嫁给了陈蒨,二人婚后生活很平静。548年八月,侯景之乱爆发,陈蒨的叔父陈霸先率军讨伐侯景。侯景知道后震怒,派人抓住了陈霸先的妻儿与家属,其中就包括陈蒨和沈妙容。

  • 陈朝陈武帝皇后:章要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章要儿

    南朝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从建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32年,传五帝。但有一个女人,却历经了陈朝四代帝王,她就是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郎才女貌成双对,夫做皇帝妻封后在遇到章要儿之前,陈霸先早已娶妻生子,只不过原配钱氏红颜薄命,没有机会看到他成就霸

  • 唐朝中期宰相:李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绛

    李绛(764年 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