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前期宰相:张镐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前期宰相:张镐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6:55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

张镐出身于汲郡张氏,早年游学长安,初授左拾遗。安史之乱时随玄宗入蜀,后辅佐肃宗,拜谏议大夫。

至德二年(757年),张镐被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河南节度使,讨伐安史叛军,后进封南阳郡公。因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并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被罢为荆州长史。

此后历任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辰州司户、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江南西道观察使。广德二年(764年),张镐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镐年轻时拜名士吴兢为师,深受吴兢器重,后游历长安,以饮酒、鼓琴自娱,不善与外人交往。若有公卿邀请,他便径直前往,也仅是求醉而已。

担任宰相

天宝末年,杨国忠担任宰相,为提高声名,特意搜罗天下奇杰。张镐得到杨国忠的推荐,以布衣身份被拜为左拾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反唐,杨国忠多次向张镐咨询军国重事。张镐举荐赞善大夫来瑱,称他可独当一面。 来瑱后来果然屡破叛军。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逃。张镐步行扈从唐玄宗,直到蜀地。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是为唐肃宗,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张镐去辅佐肃宗。张镐到凤翔后,因奏议多有补益,被拜为谏议大夫。

至德二年(757年),张镐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唐肃宗因张镐文武全才,又让他兼任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当时,叛军围困睢阳,张巡告急。张镐急速赴援,并传令濠州刺史闾丘晓,让他出兵营救。闾丘晓却担心战事失败祸及自己,逗留不肯进军,坐视叛军攻城。

同年十月,叛军攻陷睢阳,张巡遇害。张镐大怒,命杖杀闾丘晓。不久,两京光复,唐肃宗返回长安。张镐被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并镇守汴州,对叛军余孽加以招抚、征伐。 十一月,张镐统帅鲁炅、来瑱、李祗、李嗣业、李奂五位节度使,收复河南、河东各郡县。

两遭贬谪

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被形势所迫,上表请降。张镐担心朝廷应允,密奏道:“史思明凶残阴险,包藏祸心,与禽兽相同。我们能以计谋击败他,却难以用仁德感化。”同时又劝肃宗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的叛乱。但因他从不交结宦官,宦官都在唐肃宗面前极力称赞史思明、许叔冀的忠诚。唐肃宗遂以“不切事机”为由,罢免张镐的相位,改任他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反唐,许叔冀归降叛军。唐肃宗想起此前张镐的进言,征拜他为太子宾客,后改左散骑常侍。上元二年(761年),岐王李珍因谋逆被赐死。张镐因曾购买李珍的宅邸,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辰州司户。

病逝任上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继位。张镐被起复为抚州刺史,后改任洪州观察使,改封平原郡公。后来,袁晁起义,江淮震动。张镐击破叛军,斩杀舒城贼首杨昭、新安大豪沈千载,被授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广德二年(764年)九月,张镐在江南西道观察使的任上病逝。

人物评价

萧昕:如镐者,用之则为王者师,不用则幽谷一叟尔。

刘昫:⑴ 风仪魁岸,廓落有大志,涉猎经史,好谈王霸大略。⑵ 镐自入仕凡三年,致位宰相。居身清廉,不营资产,谦恭下士,善谈论,多识大体,故天下具瞻,虽考秩至浅,推为旧德云。⑶ 镐直躬居位,重德镇时,其为人也鲜矣。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三篇:《谏招抚史思明奏》、《谏内置道场奏》、《请追谥常王傅吴兢奏》。

标签: 张镐

更多文章

  • 唐朝中期宰相:张弘靖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弘靖

    张弘靖(760824)字元理,唐代大臣,书法家,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尚书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以荫为河南参军。元和(806至820年)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河东卢龙节度使,迁太子少师。工书法。幼学元常(锺繇)。自镇蒲陕,迹类子敬(王献之),及处台司,乃同逸少(王

  • 唐朝中期宰相:韦贯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760年-821年),本名纯,字贯之,一字正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吏部侍郎韦肇之子。韦贯之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进士及第,德宗贞元年间中举后历任校书郎、长安县丞等职务,顺宗李诵即位后升任监察御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历任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巴州刺史,在回京任中书舍人之职后,因

  • 唐朝中期宰相:苗晋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出镇陕郡,被勒令致

  • 唐朝前期宰相书画家:欧阳通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欧阳通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

  • 唐朝前期宰相:韩休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休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

  • 唐朝后期宰相:郑从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从谠

    郑从谠(?-887年),字正求,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司徒郑余庆之孙。兴元节度使郑澣之子。郑从谠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校书郎、尚书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河东节度使、宣武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刑部尚书,封荥阳县男。乾符五年(878年),郑从谠拜相,授中书

  • 三国曹魏宗室东海定王:曹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霖

    在《三国志》中记载曹丕的后人中封王的儿子有9人,其他未封王便早夭者人数不详。分别是魏明帝曹叡,赞哀王曹协,北海悼王曹蕤,东武阳怀王曹鉴,东海定王曹霖,元城哀王曹礼,邯郸怀王曹邕,广平哀王曹俨,清河悼王曹贡。曹霖出生的时间不详,生母是仇昭仪。出身并不是太高,是曹丕九个儿子里面活到最后的。黄初三年(2

  • 如何评价周文帝宇文泰?宇文泰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文帝

    宇文泰,即周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评价总评宇文

  • 如何客观评价秦国将领李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信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秦国灭楚之战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嬴政弃用身经百战的王翦,让李信担任主将。结果,李信先胜后败,嬴政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那么,这位李信是何许人?他在历史上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追击太子丹有功,深得秦王政厚爱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并没有为李

  • 西晋大臣太保“卧冰求鲤”王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祥

    王祥,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典故的主人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冰求鲤”的典故,讲的是王祥为给生病的继母朱氏捕鱼,不顾天寒地冻卧冰求鲤,或许是被他的孝心感动,冰面自行化开两条鲤鱼一跃而出。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