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大臣太保“卧冰求鲤”王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大臣太保“卧冰求鲤”王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3/12/30 7:47:12

王祥,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典故的主人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卧冰求鲤”的典故,讲的是王祥为给生病的继母朱氏捕鱼,不顾天寒地冻卧冰求鲤,或许是被他的孝心感动,冰面自行化开两条鲤鱼一跃而出。

后来,王祥的孝行被收录到《二十四孝》中,他本人也获得“孝圣”的美誉。由于极尽孝道,王祥受到魏文帝曹丕、高贵乡公曹髦和晋武帝司马炎的青睐,最终以睢陵公的身份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卧冰求鲤的王祥活了85岁,他一生名利双收,临终遗言中提到的“信德孝悌让”,更是成为琅琊王氏世代相传的家训。

《晋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卧冰求鲤,名扬天下

王祥“卧冰求鲤”始见于东晋文学家干宝所写的《搜神记》,它本身是一本志怪小说,在创作时难免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到了元代郭居敬所编纂的《二十四孝》中,王祥的孝行再次被夸大,从“解衣将剖冰”变成了“赤身卧于冰上”,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然而,“卧冰求鲤”还只是王祥诸多孝行中的冰山一角。

王祥自幼丧母,属于继母不疼生父不爱的类型,在家中的地位跟仆人差不多,经常被安排打扫牛圈。不过,纵然继母虐他千百遍,王祥始终坚持以德报怨。

父母生病,他衣不解带侍候汤药;继母命其守护丹柰的果子,每当刮风下雨他就抱着树大哭;继母暗害未遂,他跪在跟前请死;继母去世,他伤心过度需要扶着拐杖才能起身。

在现代人看来,王祥的孝是“愚孝”,有很多地方是不可取的。但是在倡导以孝治国的魏晋时期,他却被标榜成天下孝子的典范,还因此步入仕途并一路官运亨通。

青云直上,羡煞旁人

曹丕篡汉自立开创曹魏江山,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建立西晋,所以这两个朝代的皇帝,无法主张以忠治天下,只能鼓吹以孝治国。

既然是以孝治国,自然要树立几个孝道模范。于是,声名远播的大孝子王祥,成了统治者眼中的香饽饽。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皇位易主,他都被当朝皇帝特别优待。

《晋书》中说王祥出山做官时都快六十岁了,当时他在弟弟王览的劝说下,接受徐州刺史吕虔的邀请,出任别驾一职。不过按照他的去世时间倒推,此时他的实际年龄应该是四十多岁。

之后,王祥又被推举为秀才,从温县县令一路晋升为管理国家财政的大司农。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王祥更是青云直上,他先后出任光禄勋、司隶校尉、太常,还晋封为万岁亭侯。

即便是曹髦死后,司马家族开始掌权,王祥依然凭借孝子光环不断加官进爵。哪怕是死后,他也极尽哀荣,而且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孝子。

生前风光,死后显贵

曹髦不甘心坐以待废,带人讨伐司马昭,结果被成济刺死。王祥在曹髦的丧礼上哭得涕泪俱下,而后他一面坦然接受晋封,一面又坚决不向晋王司马昭下跪。

据王祥自己所说,行跪拜大礼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德行,所以他只长揖而不下拜。但是在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看来,王祥名仕魏室,实为晋臣。

曹髦死后,曹奂名为皇帝却无实权,军国大事都由司马昭说了算。司马昭掌权后,王祥先后升任司空、太尉(兼任侍中),爵位升为睢陵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司马昭病逝后,其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建立西晋。年逾八十的王祥,又被晋封为太保、睢陵公,退休的时候也获得不少赏赐(驷马、宅第、钱物等)。

王祥不但生前风光死后依然显贵,他85岁辞世后,晋武帝司马炎赐其棺椁、朝服、衣服、钱三十万、布帛百匹,并追谥他为“元”。

王祥一生共有五个儿子,即长子王肇、次子王夏、三子王馥、四子王烈、五子王芬,其中王夏、王烈和王芬均早亡,而王肇和王馥皆官至太守。

王祥只是古代众多孝子中的一个,他“卧冰求鲤”的故事也只是《二十四孝》其中之一,此外还有虞舜孝感动天、郯子鹿乳奉亲、闵子骞芦衣顺母等。

标签: 王祥

更多文章

  • 唐朝后期宰相:崔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崔胤

    崔胤(853904),唐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昌遐,一说字垂休。右仆射崔从之孙,工部侍郎崔慎由之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及第,多次升迁后官拜御史中丞。景福二年(893),官拜宰相。与朱温相结,想要靠朱温掉除宦官。屡次被罢官,均因为朱温的支持再起,先后四次官拜宰相,当时人们称他为&

  • 唐朝宰相:杜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悰

    杜悰(794-873年),字永裕,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司徒杜佑之孙 。迎娶唐宪宗之女岐阳公主,授殿中少监,加银青光禄大夫衔。历任京兆尹、淮南节度使、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剑南东川节度使,累加太子太傅,册封邠国公。乾符元年卒,年八十,赠太师。人物生平杜悰以荫迁太子司仪郎。元和九

  • 唐朝宰相:戴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戴胄

    戴胄(?-633年),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宰相。戴胄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629年(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成为宰相。63

  • 唐朝宰相:崔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崔铉

    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 ,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

  • 唐朝宰相:萧至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

  • 霍光对汉朝有哪些作为?霍家最后被灭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光

    在中国历史上,权臣是一个十分令皇帝忌惮的角色,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权臣,是汉朝的霍光。霍光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争议的人物,他是汉朝的一大功臣,曾经辅佐幼主,实现了汉朝的“昭宣中兴”。但是霍光将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而又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想做这个皇帝,霍光的野心让人猜不透。霍光

  • 唐朝宰相:袁恕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

  • 唐朝宰相:萧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华

    萧华(?-762年),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萧华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早年曾任给事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袭爵徐国公。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擒获,授为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历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河中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萧华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宝应元年

  • 唐朝宰相:程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程异

    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唐代安(今属陕西)人。出身官僚世家,以孝顺著称。考明经及第,补郑县尉。精通吏治,被权臣王叔文提拔,升盐铁扬子院留后。后王叔文变法失败,受到牵连,贬为郴州司马,为著名的“八司马”之一。大臣李巽主管盐铁事务后,大力推荐程异,朝廷便授给程异侍御史,重新担任盐铁

  • 唐朝宰相:窦怀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窦怀贞

    窦怀贞(?~713年),字从一,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唐朝宰相,隋朝西平太守窦彦之孙,左相窦德玄之子。进士出身,授清河县令,迁越州都督、扬州长史,入为御史大夫,依附于韦皇后,迎娶韦皇后乳母,时人讽为国赩。唐隆政变后,杀妻请罪,贬为濠州司马。依附太平公主,入为殿中监,迁左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