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名将: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名将: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63 更新时间:2024/1/15 20:53:07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其后,刘备趁夜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亲自率轻装士兵去修复东围鹿角。刘备进攻张郃,张郃的军队作战不利。因此,夏侯渊把东围鹿角的一半兵马派去救助张郃。刘备的大军趁机进攻东围鹿角。夏侯渊身边兵少,被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所杀。

因为夏侯渊阵亡,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由此,对于刘备来说,似乎更加忌惮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而不是夏侯渊,也即在斩杀夏侯渊之后,刘备更鼓励黄忠等人再接再厉,从而斩杀张郃。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让刘备都忌惮的张郃,一生和蜀汉多次交手,实际上只赢了一次!

首先,《魏略》中记载: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因为刘备的这一句话,很多人认为和夏侯渊比起来,张郃更加令刘备感到忌惮。并且,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不过,实际上,张郃的名气和实际的战绩之间,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张郃来说,一生和多位蜀汉武将交手。但是,对于张郃来说,实际上只赢了一次,也即街亭大破马谡。具体来说,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汉中平定。同年十二月,曹操回军,留张郃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

镇守汉中期间,张郃曾率军南下进攻巴东郡、巴西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对此,刘备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不久之后,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因此,对于张郃这位名将的进攻,刘备非常重视,派出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在此基础上,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在这五十余天中,杜濩、朴胡、王平等巴西郡的百姓皆被张郃迁走。所以,在宕渠之战中,张郃一开始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张飞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因此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之后收拢败兵,撤回南郑。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宕渠之战中,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败给了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在宕渠之战后,刘备经过数年的准备,从而发动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在汉中之战中,刘备和曹操之间进行了多次的较量,并且是互有胜负。比如在下辨之战中,就是曹操一方的曹休取得了胜利。

而在定军山之战中,则是刘备一方取得了大胜,也即刘备麾下的黄忠,斩杀了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渊。对于张郃来说,也跟随夏侯渊参加了定军山之战。因此,在笔者看来,定军山之战,同样可以视为张郃和蜀汉交手过程中的败绩。在汉中之战后,刘备进位汉中王,而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不过,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相继发生,导致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方。

当然,尽管如此,蜀汉丞相诸葛亮还是坚持北伐中原。而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期间,张郃继续和蜀汉将领之间多次交手。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在街亭之战中,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后发起进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张郃领兵平定了这几处地方。

对此,在笔者看来,街亭之战的胜利,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张郃在三国名将中的地位。不过,让张郃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自己不仅将败给蜀汉,甚至还因此而丢掉性命。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对此,魏明帝曹叡派遣张郃支援镇守陈仓的郝昭。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因为粮草耗尽而撤军。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最后,对于陈仓之战来说,只能说是郝昭击退了诸葛亮。至于领兵支援的张郃,在他没有抵挡战场之前,诸葛亮就撤军了,所以这场战役的战绩,自然不能算在张郃身上。

《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国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围祁山,这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在这场战役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另外派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派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因此,在这场和王平的较量中,张郃作为进攻一方,没能取得类似于街亭大破马谡的战果。

不久之后,因为李严运送粮草上的问题,诸葛亮选择撤军。在蜀汉大军撤退之际,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兵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也即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时,张郃先是在和王平的作战过程中没能取得胜利,然后又因为追击蜀军,从而遭遇埋伏,最终战死沙场。综上,对于令刘备忌惮不已的张郃,和蜀汉多次交手。不过,严格来说,张郃只赢了一次,这就是街亭之战。除此之外,张郃不仅没能取得胜利,甚至还最终丢掉了性命。

标签: 张郃

更多文章

  • 西汉宗室河间王:刘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德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子,母亲是栗姬。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而手足相残的大有人在,亲情在权力面前仿佛什么也不是。刘德出生在皇室,却是个例外,他是西汉历史上最没有野心的皇子,为王二十六年,却从未卷入过政治漩涡,堪称一股清流。那他平时都在干什么呢?答案是:收藏书籍。刘德最初被封为河间王,在位了二十六年。

  • 如何客观评价柳如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柳如是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弱女子。幼年不幸落风尘,历经挫折嫁

  • 东汉末草寇:张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燕

    提到常山,不禁会想到赵云,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便将思绪带入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今天趣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便是与赵云是同乡,通过占山为王的方式拉扯出一支让汉灵帝都颇为头疼的武装力量,这位河北山大王名为张燕。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 ,东汉末年黑山

  • 武则天的四大面首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与那些男性皇帝一样,也拥有自己的“后宫”。然而,成为一代女皇的男宠,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旧唐书

  • 南唐名将镇南节度使:林仁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仁肇

    林仁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名将,他原本是闽国将领,闽国灭亡后,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成为了南唐武将,一生战功赫赫,最后却没能得善终。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向天下招募勇士,林仁肇正好被人推荐,于是被封为将军,率军救援寿州。林仁肇全力阻挡后周军进击,立下大功,被封为镇海节度使,改镇武昌。后来赵匡胤建

  • 如何客观评价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麾下大将之一,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曹操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五子良将和典韦许褚庞德,都有跟关羽一战的实力。但是曹营第一将却不是五子良将,也不是曹仁曹洪,而是跟曹操有同宗之亲但可能已经出了五服的夏侯惇。在正史中夏侯惇当然是曹营首将,这一点曹操曹丕都承认,曹

  • 北宋名相韩国公:韩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琦

    宋朝诞生了不少非常出名的官员,他们都有传世美名,但要说其中的佼佼者,那可就得细细思考了。不过无论怎么筛选,有一个人是必然在列的,那就是韩琦。史书记载他是“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在大宋境内,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没有一个人不爱戴他。哪怕

  • 春秋时期郑国宰辅:子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子产

    各种各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涌现,在齐国有帮助齐桓公成功成为春秋首霸的管仲,以及拥有识人之明的鲍叔牙,在鲁国有帮助鲁庄公击败强大齐军的曹刿,在吴国有著名的伍子胥和孙武,越国有范蠡和文种,秦国有百里奚,楚国有孙叔敖。不过,今天我们并不会讲到这些大国的名臣的故事,我们今天讲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上面的那些

  • 北宋镇安节度使:刘廷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廷让

    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周祖镇邺,以隶帐下”。郭威称帝后,

  • 唐朝宰相:苏味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味道

    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秀才,以文才出名,20岁即进士及第,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使他在后来为官时变成了小心翼翼,处事圆滑,凡事都不轻易表态,因而得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外号“苏模棱”,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