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99 更新时间:2024/1/22 17:39:37

张乐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户”,从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那么,如此之人,怎会起来“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没落,统治残暴,张乐行受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张乐行一家主要是靠“贩盐”、“开赌局”为生,与官府抢夺“生意”,彼此之间矛盾很尖锐。1851年12月,张乐行拉拢一帮“盐贩”发动起义,并号召农民抗拒缴纳粮税,正式与清朝宣战。1852年12月,张乐行在雉河集与18路“捻军”歃血为盟,被推举为盟主。1856年初,张乐行手握10万兵马,第二次在雉河集召开结盟大会,自称“大汉明命王”;组建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制定《行军条例》。如此一来,张乐行势力如日冲天,横扫淮北清军如风卷残云,中原大地为之震动。

手头有了兵马,张乐行开始引起清朝重视,并派重兵围剿。1852年2月,张乐行与袁甲三在亳州大战,因部下叛变,“捻军”腹背受敌,张乐行仅带10余骑兵逃出。7月,张乐行卷土重来,继续与袁甲三交战,大破之,而后一路奋勇追杀清军,兵锋直抵河南开封府,并准备攻城。不过,“捻军”势单力孤,当清军主力云集之后,便采取守势。1857年初,张乐行接受李秀成邀请,同意加入太平天国阵营,一起对付清军。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当过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张乐行。那知张乐行先发龚德树、苏老天半路相迎。当即计破霍丘县,攻破此城,交张乐行为家。”加入太平天国,张乐行不但找到同盟军,而且还得到一块基地,即是霍邱县,也算是赢家了。

此时张乐行加入太平天国,还带来7万兵马,虽说不全是精锐,可缓解了因翼王石达开率兵(10万精锐)出走而造成之“兵慌”,算是给太平天国“雪中送炭”了。1858年10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率8000精锐老兵,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扬言要拿下庐州。此时,张乐行接受陈玉成、李秀成之命,率本部兵马与庐州守军绕道三河,攻打桐城清军,阻止其北上增援李续宾,为陈、李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6000精锐立下赫赫战功。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说的:“三河大胜,有赖张乐行、龚德树之帮忙”,对其功劳也是十分肯定。当然,天王洪秀全也是很够意思,能立下大功,自然就可以封王。1860年初,张乐行受封为沃王千岁,所部“捻军”也改称太平军。(洪秀全改,张乐行答应不答应则另外说)

受封为沃王千岁,这足以证明“捻军”对太平天国之重要性,也足以证明张乐行立下之战功确实不少。道理简单,洪秀全当时还没玩“滥封”,王爷也就那么几位而已,故而张乐行“沃王”之含金量相当高,这点毫无疑问。不过,张乐行对太平天国也有所不满,主要是“长毛不够义气”。为何呢?因为陈玉成、李秀成喜欢从“捻军”中挖掘人才,如陈玉成精锐骑兵小左队,几乎都是从两淮“捻军”中挖过来。不管怎么说,为了对付清朝,张乐行还是非常乐意与太平天国合作,也接受调遣,一起支撑起反清大业。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马队2万,再配合各路清军、团练,出动20余万兵马合围张乐行,双方进行决战。此时,捻军长枪队首领董志信投降,反戈一击,张乐行腹背受敌,战败而逃。3月,捻军蓝旗首领李勤邦勾结安徽巡抚英翰,将张乐行一家老小捆绑起来,叛变投敌。

对于张乐行一家人,清朝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凌迟,以儆效尤。话说,张乐行还真是硬汉一枚,凌迟时不吭声,清军很恼火,直接将儿子张熹之肉塞进他嘴巴里面,场面十分残忍。据龚淦《耕余琐闻》记载:“刽子手把张乐行就地极刑处死,行刑时,脱尽衣服,绑于木桩,片割其肉,撩掷空中,经一时始尽,唯留头面,以欲传首示众也。血肉淋漓之际,口吐白沫,犹能一开其眼。”张乐行妻子杜金蝉,女将领一枚,被俘虏后受凌辱,接着骑木驴,最后也是凌迟处死,十分残忍。至此,张乐行全家老小都被“一锅端”,且是凌迟处死,这代价不是一般的大。1865年5月,张乐行侄子张禹爵(后过继给张乐行,称“幼沃王”)在山东高楼寨歼灭蒙古马队7000余人,僧格林沁逃往麦田避难,被小兵张皮绠一刀割喉,就此殒命,也算是报仇了。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出身“富户”,衣食无忧,因不满清王朝残暴统治而起兵反抗,后全家被凌迟处死,此乃悲怆也。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标签: 张乐行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名将: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郃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其后,刘备趁夜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亲自率轻装士兵去修复东围鹿角。

  • 西汉宗室河间王:刘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德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子,母亲是栗姬。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而手足相残的大有人在,亲情在权力面前仿佛什么也不是。刘德出生在皇室,却是个例外,他是西汉历史上最没有野心的皇子,为王二十六年,却从未卷入过政治漩涡,堪称一股清流。那他平时都在干什么呢?答案是:收藏书籍。刘德最初被封为河间王,在位了二十六年。

  • 如何客观评价柳如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柳如是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弱女子。幼年不幸落风尘,历经挫折嫁

  • 东汉末草寇:张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燕

    提到常山,不禁会想到赵云,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便将思绪带入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今天趣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便是与赵云是同乡,通过占山为王的方式拉扯出一支让汉灵帝都颇为头疼的武装力量,这位河北山大王名为张燕。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 ,东汉末年黑山

  • 武则天的四大面首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与那些男性皇帝一样,也拥有自己的“后宫”。然而,成为一代女皇的男宠,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旧唐书

  • 南唐名将镇南节度使:林仁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仁肇

    林仁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名将,他原本是闽国将领,闽国灭亡后,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成为了南唐武将,一生战功赫赫,最后却没能得善终。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向天下招募勇士,林仁肇正好被人推荐,于是被封为将军,率军救援寿州。林仁肇全力阻挡后周军进击,立下大功,被封为镇海节度使,改镇武昌。后来赵匡胤建

  • 如何客观评价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麾下大将之一,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曹操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五子良将和典韦许褚庞德,都有跟关羽一战的实力。但是曹营第一将却不是五子良将,也不是曹仁曹洪,而是跟曹操有同宗之亲但可能已经出了五服的夏侯惇。在正史中夏侯惇当然是曹营首将,这一点曹操曹丕都承认,曹

  • 北宋名相韩国公:韩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琦

    宋朝诞生了不少非常出名的官员,他们都有传世美名,但要说其中的佼佼者,那可就得细细思考了。不过无论怎么筛选,有一个人是必然在列的,那就是韩琦。史书记载他是“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在大宋境内,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没有一个人不爱戴他。哪怕

  • 春秋时期郑国宰辅:子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子产

    各种各样的人才在这个时代涌现,在齐国有帮助齐桓公成功成为春秋首霸的管仲,以及拥有识人之明的鲍叔牙,在鲁国有帮助鲁庄公击败强大齐军的曹刿,在吴国有著名的伍子胥和孙武,越国有范蠡和文种,秦国有百里奚,楚国有孙叔敖。不过,今天我们并不会讲到这些大国的名臣的故事,我们今天讲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上面的那些

  • 北宋镇安节度使:刘廷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廷让

    此人名叫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出身将门,他的曾祖刘仁恭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一方,占据着幽州地区。后来,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父杀弟,于是年幼刘廷让跟随父亲刘延进逃到了中原地区。成年后的刘廷让身强体壮,且武艺高强,因此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周祖镇邺,以隶帐下”。郭威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