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仆固怀恩这个人?仆固怀恩为何反叛唐朝?

如何客观评价仆固怀恩这个人?仆固怀恩为何反叛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4/2/13 6:48:57

仆固怀恩是今蒙古国肯特省人,铁勒族,唐朝中期名将。为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全族46人为大唐捐躯。为争取回纥帮助平叛,仆固怀恩将两个女儿嫁与回纥可汗和亲。

仆固家族是铁勒九大姓之一的“仆固部”,仆固怀恩是仆固首领仆骨歌滥拔延的后代,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名将李绩灭亡薛延陀汗国,横扫漠北地区,铁勒九姓率部投降唐朝。

一、平定安史之乱

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身经百战,战勋卓著,屡建奇功。

安史之乱初,仆固怀恩任朔方军左武锋使,追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振武军及其以东地区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

仆固怀恩骁勇果敢,逢战必身先士卒,跃马横枪争先入阵。

在收复东都洛阳的战役中,仆固怀恩率领回纥骑兵迂回到叛军营中,攻克叛军壁垒,杀敌数万。

史朝义亲率十万精骑来援,仆固怀恩坚守决战,使敌尸横遍野,降敌三万,东都洛阳顺利光复。

潼关战斗中,仆固怀恩打败叛军悍将崔乾祐,从而打开了关中门户。

香积寺之役,叛军设下伏兵欲夹击唐军,被仆固怀恩识破,率精骑突袭敌人,尽数消灭伏军。

两军主力交战,他率领回纥援兵上下驰突,战至酣处,他脱甲持矛,直陷敌阵,杀死叛军无数,叛军惊慌气沮,随即大溃。

两京收复后,仆固怀恩又携子仆固玚转战郑州,降汴州,下滑州,破卫州,平定幽燕,最终迫使史朝义兵败自杀。

同罗战斗中,他的儿子仆固玢兵败投降,后又乘机逃回,仆固怀恩竟然怒斥其子,当众斩首,大义灭亲之举令人感慨万分。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八年中,仆固怀恩家族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

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极其家族居功至伟!

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仆固怀恩奉唐肃宗李亨之命,与太子李豫出使回纥借兵,为使顺利借兵,仆固怀恩把自己两个女儿嫁与回纥可汗和亲,终于顺利借得回纥兵帮助平叛。

这样忠勇无私的仆固怀恩,最后却走上了反叛唐朝的道路,他经历了什么?

二、名将不被信任

宝应二年(763),祸乱天下的安史叛军被平定。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宗不再信任武将,尤其不信任少数民族将领。

因为安史之乱,大唐中央对于手握重兵的将领存在潜在的畏惧。由于安禄山是胡人,大唐对少数民族将领更不信任。

平定安史之乱中出力最多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被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甚至郭子仪还得拿出唐肃宗所赐的千余件诏书呈给代宗这位年轻的皇帝,才暂时打消了他的疑虑。仆固怀恩看出了朝廷里的潜在危机,自然小心行事,但麻烦还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三、大功不抵谗言

安史之乱后期,史思明长子史朝义不甘心失败,企图引诱回纥攻唐,回纥的登里可汗亲率十万大军进逼边疆,唐代宗为了争取回纥,赶紧派人劳军,与登里可汗接洽。此时,登里可汗提出要见一见自己的老丈人仆固怀恩。

怕遭小人谗言,仆固怀恩不想与自己的这位女婿见面,奈何唐代宗一味要求仆固怀恩相见,并拿出免死铁券保证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仆固怀恩只得与这个胡人女婿相见。据《新唐书》记载“可汗大悦,遂请和,助讨史朝义”。

这次会见化解了回纥与唐朝的冲突,使回纥进一步帮助唐朝平定叛乱。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命令仆固怀恩护送登里可汗及回纥军队回漠北,仆固怀恩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宦官来告状,称仆固怀恩联合回纥谋反。

仆固怀恩无法自证清白,恰好代宗派宰相裴遵庆前来慰问,仆固怀恩当即抱着裴遵庆的脚大哭。裴遵庆劝说仆固怀恩入朝解释,但副将范志诚认为代宗亲宦官疑武将,去了凶多吉少。

正在这时,唐朝大将辛云京率兵前来讨伐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与辛云京解释不通,只好派儿子仆固玚进行抵挡,结果误会越闹越大,最终把仆固怀恩逼上了反抗的道路,后暴死于军中。

为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全族46人为大唐捐躯。为促使回纥出兵帮助大唐,他又安排两个女儿与回纥和亲。可以说,没有仆固怀恩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顺利解决,如此大功不抵小人的谗言。一代名将死得如此冤枉,令人唏嘘。

标签: 仆固怀恩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郑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浑

    郑浑,字文公。开封人,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五世祖郑兴、高祖父郑众都是东汉的一代名儒。可以说家学渊源。早年间郑浑为了避难与郑袤逃去了淮南,在那里他受到了袁术礼待。但郑浑却觉得袁术并不是贤明之主,所以投靠当时担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后来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随后又担任了蔡县长、邵陵县令等职。当时

  • 南朝宋名将沈庆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沈庆之

    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沈庆之出身于吴兴沈氏,早年曾参与抵抗孙恩之乱,此后一直在家乡种地,直到三十岁时方得赵伦之赏识,授以宁远中兵参军。他在南朝宋历仕高祖、少帝、文帝、孝武帝、前废帝五朝,官至侍中、太尉、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沈庆之作战勇猛,

  • 南朝宋名将沈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沈璞

    沈璞(416年453年),字道真,南朝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林子少子,沈约之父。好学善文,始兴王刘濬(刘浚)的心腹,担任刘濬的僚佐长达十六年,颇受刘濬倚重,随从刘濬出镇扬州、南徐州,先后担任其主簿、始兴国大农、正佐、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曾与臧质坚守盱眙,抵抗北魏大军。先后获得宋文帝刘义隆和

  • 南朝梁将领王神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神念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颇著治绩。在青、冀二州刺史任内,严禁淫祠,移风

  • 东汉大臣大司空宋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弘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东汉初年大臣。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帝直言敢谏。赤眉军攻入长安时以装死得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封宣平侯,以品行清雅获得称誉。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宋弘官居大司空,位列三公,位高权重

  • 清朝孝惠章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惠章皇后

    清朝近300年历史,总共产生了十一位皇太后。以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首,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终。在这段颇为传奇动荡的末代历史中,有一个女人不容忽视,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是清朝所有皇太后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她13岁当皇后,21岁成为皇太后,一共在位57年,成为清朝皇太后在

  • 西汉霍光之子:霍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禹

    霍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是西汉大司马霍光的儿子,霍成君的弟弟,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小舅子。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第二位皇后,宠冠六宫,霍家那时候可谓是显赫无比、风光无限。霍禹生在长安,出身尊贵,因父亲的关系,自然也在朝中做官了。汉昭帝时他曾担任中郎将,还有他的堂兄堂弟、侄子啥的,也都有一官半

  •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谋士:张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宾

    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后,后赵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

  • 清朝宗室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福全

    世人皆知,顺治皇帝此生唯一深爱之人,便是董鄂妃。董鄂妃曾为顺治生下一子,可惜未过数月,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所以并未给他留下任何子嗣。顺治皇帝这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在他临终病重的时候,长子以及四子都已经夭折了。因此对于顺治皇帝来说,选择太子是一个难题。有一说一,当时次子福

  • 唐朝宰相:岑长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岑长倩

    岑长倩(?-691),荆州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侄。早年曾任兵部侍郎。永淳元年(682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后迁为内史。天授元年(690年),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权势仅在武承嗣之下。天授二年(691年),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因不同意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得罪了武氏,被罢相,出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