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朝宋名将沈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朝宋名将沈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3/12/6 15:11:02

沈璞(416年453年),字道真,南朝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林子少子,沈约之父。好学善文,始兴王刘濬(刘浚)的心腹,担任刘濬的僚佐长达十六年,颇受刘濬倚重,随从刘濬出镇扬州、南徐州,先后担任其主簿、始兴国大农、正佐、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曾与臧质坚守盱眙,抵抗北魏大军。先后获得宋文帝刘义隆和始兴王刘濬的称赞,累迁淮南太守。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合谋政变,弑杀宋文帝,沈璞接受刘劭和刘濬的任命,乃携老弱赴都自归。不久,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和刘濬,沈璞守于湖不迎义师,刘劭和刘濬被杀后,沈璞迟迟不向孝武帝投诚,遂以二凶旧党,伏诛被杀。

早年经历

沉璞字道真,是沉林子的小儿子,幼年时,他便神气闲雅从容,与众不同,宋文帝问沉林子:“听说你的小儿子气质不凡,我很想见一见。”沉林子叫沉璞进见,宋文帝很称赞沉璞的应答,对林子说:“这孩子不一般!”沉璞十岁左右,智意风度便有一种大器的味道,他手不释传,会写文章,记忆力特别的好,对日常种种事务尤其精,凡经过他看一遍或者听一遍的,别人甭想能骗他。管理家务非常好,亲戚们都信赖他。长大之后,吴兴太守王韶之两次请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张邵当郡太守,又叫他当主簿,又被用为南平王的左常待。

刘濬心腹元嘉十七年(440年),始兴王刘濬(刘浚)当扬州刺史时,很得文帝宠爱,文帝用沉璞当刘濬的主簿。沉璞上任日夜努力,一点儿也不松懈,心中想到什么,便暗中上告,每到实行,必然从中得到指示才敢执行。沉璞之子沉约在《宋书》中称沉璞担任刘濬的扬州主簿八年,扬州局面安定,人民没有怨言。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因罪被杀,当时刘濬(刘浚)虽然说亲自揽权,但实际州中事务全部委托给沉璞,文帝一次平静地对刘濬(刘浚)说:“沉璞在职任上没有丝毫错误,在家中有孝顺友爱的名声,学问优异,才能特别,文章华美,却又深沉安静,不求闻达,很好,你只管把大事委托给他,更应经常和他交谈。”此后,刘濬对沉璞既多加赏赐,又十分照顾,颇为倚重沉璞。沉璞一次曾作《旧宫赋》,好久没有写成,刘濬(刘浚)写信给沉璞说:“你常常写得很快,《旧宫赋》为什么这么慢吧?我想大概快要完成了吧。”沉璞按问作答,文辞优雅。刘濬又写信说:“你整天深思,前些时候随便问一问,回信写得文采斐然,甚至于写满了纸张。当年曹植曾说过,他作文下笔成章。我一直以为是放肆才子的华丽文辞,夸大他的本领,以如今的情况看,才知是真有那么一回事。我仔细地看你的文章,而是不断地看,我远则惭愧不如楚元王,门下没有申公白公那样的宾客,近则惭愧不如梁孝王,门庭中没有枚乘司马相如那样的文士,我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印象非常深刻,姑且写几笔,代替我们见面。”刘濬又和主簿顾迈、孔道存写信说:“沉璞深思超过一年,你们研究几十天,其华美的文辞,确实和古人一样,先前随便问他,而他用长篇文章回答,辞采艳丽飘逸,使我非常快慰。一方面我特别高兴有这样的助手。另一方面惭愧我没有道德相当,这里再写几个字,把我的心情告诉沉璞,随便写几句,使你们都知道我的这个心意。”刘濬越来越大,沉璞请求辞退本身职务,但宋文帝并没有允许,让沉璞接着当刘濬的始兴国的大农令,不久又用他当刘濬州府所在的秣陵令。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刘濬出外当南徐州刺史,刘濬给文帝上奏说:“沉璞是我多年的主簿,又当过国家卿监的官职,虽然未曾当中军参军或部属佐吏,如今是不是该让他正式当参军呢?如果这样,正应让他当其他的官职,兼任原职,不然便应该当辅助或正式中兵参军,只怕这种选拔方法不正常。”文帝接受了刘濬的要求,让沉璞当刘濬的正佐。

盱眙拒敌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刘宋北伐。沉璞当时担任刘濬的宣威将军、盱眙太守,驻扎在后方的南徐州的盱眙郡,负责往前线输送粮草。北伐前期,彭城汴州一带非常太平,沉璞认为前线正在交战,未来什么都可能发生,而本郡又在淮河的关键路口上,于是修治城楼,挖深沟,聚集木材和石头,储藏食盐和大米,作防守的准备,其他官员都觉得豪无此必要,宋文帝也认为沉璞太神经过敏。

不久,魏军如山海般反攻至刘宋腹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统率骑兵六十万,践踏刘宋江北六州土地,渡过淮河后,直指盱眙。当时,刘宋辅国将军臧质率残兵一千多人,投奔盱眙城。沉璞便叫人开门迎进臧质,臧质看见城池险固,人心团结,鱼肉大米糯米丰盛,武器物资堆得像小山,大喜过望,他手下士兵也高呼万岁。等到魏军来到城下,像蚂蚁一样从四面攻城,臧质和沉璞灵活抵御,经过三十天的防守,消灭了魏军士兵的一大半,魏太武帝拓跋焘被迫退走。有人提议趁机追击敌人,沉璞说:“我军不多,况且臧质的兵还没有跟我们习惯协作,虽然防守有余,但还不能说进攻,只需整装舟舰,显示想渡过淮河去的模样,加快敌人逃走的速度,不需要真的攻打敌人。”

宋文帝肯定沉璞的功劳,派人给他予以深深的表扬,宋文帝又下一道诏书说:“近来的危险,你们的老弱士兵一定很忧虑害怕吧?想你到那时候的情况,简直不可思议,当时百姓流转京城,我这里派的接济人马将到,将把后事委托给你办呢!”,不久始兴王刘浚也给沉璞写信说:“恶敌凶残,自己送到我国,伪将领被打死。他们的酋长受到的沉重打击,他们实在是我朝的威风给打倒的,也是你们这些人的忠诚勇敢取得的,我对敌人抵抗无法,使境内荒芜,人民受苦,渎职的罪过,应该受到惩罚,近来请求辞官谢罪,不被允许,所以也告诉给你。”

接着沉璞被征还当淮南太守,文帝给他很丰厚的赏赐,每天都叫他参加宴会。当时中书郎缺人,尚书令何尚之管这事,推荐沉璞和谢庄、陆展,但是这事没有施行,所以沉璞没有当上此官。

党同二凶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合谋政变,弑杀宋文帝自立。沉璞接受刘劭的诏令,携老弱赴都自归,甚至极有可能参与了二凶弑父的谋划。沉璞后率军,为刘劭扼守淮南。

伏诛被杀刘骏起兵讨伐刘劭,不久,攻破建康,诛杀刘劭和刘濬,是为宋孝武帝,当时刘骏讨伐刘劭之战的后期,刘劭及刘濬阵营不断有大臣官员向刘骏投诚,但至刘骏攻进建康时,投诚奉迎的官员仍然没有沉璞。不久,孝武帝派军接管淮南后,沉璞方才投降。颜竣等人向孝武帝进言沉璞党同二凶,又奉迎太晚,不从义师,应予诛杀。不久,沉璞被孝武帝以二凶同党为由,下令收捕诛杀,时年三十八岁。

标签: 沈璞

更多文章

  • 南朝梁将领王神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神念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颇著治绩。在青、冀二州刺史任内,严禁淫祠,移风

  • 东汉大臣大司空宋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弘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东汉初年大臣。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帝直言敢谏。赤眉军攻入长安时以装死得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封宣平侯,以品行清雅获得称誉。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宋弘官居大司空,位列三公,位高权重

  • 清朝孝惠章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惠章皇后

    清朝近300年历史,总共产生了十一位皇太后。以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首,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终。在这段颇为传奇动荡的末代历史中,有一个女人不容忽视,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是清朝所有皇太后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她13岁当皇后,21岁成为皇太后,一共在位57年,成为清朝皇太后在

  • 西汉霍光之子:霍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禹

    霍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是西汉大司马霍光的儿子,霍成君的弟弟,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小舅子。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第二位皇后,宠冠六宫,霍家那时候可谓是显赫无比、风光无限。霍禹生在长安,出身尊贵,因父亲的关系,自然也在朝中做官了。汉昭帝时他曾担任中郎将,还有他的堂兄堂弟、侄子啥的,也都有一官半

  •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谋士:张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宾

    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后,后赵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

  • 清朝宗室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福全

    世人皆知,顺治皇帝此生唯一深爱之人,便是董鄂妃。董鄂妃曾为顺治生下一子,可惜未过数月,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所以并未给他留下任何子嗣。顺治皇帝这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在他临终病重的时候,长子以及四子都已经夭折了。因此对于顺治皇帝来说,选择太子是一个难题。有一说一,当时次子福

  • 唐朝宰相:岑长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岑长倩

    岑长倩(?-691),荆州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侄。早年曾任兵部侍郎。永淳元年(682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后迁为内史。天授元年(690年),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权势仅在武承嗣之下。天授二年(691年),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因不同意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得罪了武氏,被罢相,出任武

  •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韦见素

    韦见素(697年-762年1月),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历任相王府参军、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天宝十三年(754年),韦

  • 唐朝宰相:岑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岑羲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文昌右相岑长倩之侄。岑羲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710年(景云元年),岑羲升任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便被罢相,出任陕州刺史。712年

  • 唐朝宰相:裴耀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裴耀卿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 ,唐朝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南来吴裴,历任秘书正字、相王府典签、国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长安令、济州刺史、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户部侍郎、京兆尹。开元二十一年(7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