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朝梁将领王神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朝梁将领王神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3/12/16 14:56:02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

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颇著治绩。在青、冀二州刺史任内,严禁淫祠,移风易俗。在此期间,屡次领军对抗北魏,但多以失败告终。晚年入朝拜右卫将军、散骑常侍、爪牙将军等。

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去世,年七十五。梁元帝时累赠侍中、中书令,谥号“忠”。

人物生平

初仕魏朝 王神念为太原郡祁县人。他自少研习儒术,尤其通晓内典。在北魏时,他最初任州中的主簿。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十月,王神念隶属于任城王元澄麾下,以统军身份与党法宗、傅竖眼出兵进攻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等地,并攻克关要、颍川二城,斩杀南梁军主费尼。大约在此时间前后,王神念出任颍川郡太守。

据郡南归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正月,王神念据郡投降南梁。 [5] 北魏派兵来讨,王神念率领家属南逃至东关,又退保合肥漅湖西。武帝封他为南城县侯,食邑五百户。

据《魏书·世宗纪》载,王神念还曾在天监八年(509年),率军进攻北魏的南兖州,北魏宣武帝命假平南将军长孙稚统领邴虬等五军抵御。

归梁不久后,被任命为安成郡内史,又历任武阳、宣城二郡内史,在任内都有突出的治绩。之后入朝,被除授为太仆卿。

硖石争锋 天监十四年(515年),左游击将军赵祖悦攻占北魏的西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并构筑外城,就地建立军事据点,进逼寿阳(今安徽寿县)。北魏扬州刺史李崇、假镇南将军崔亮相继出兵击败梁军,围困西硖石。

天监十五年(516年)正月,北魏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李平受命节度李崇、崔亮二部,加紧对硖石的攻势。同年,时任朱衣直阁的王神念随左卫将军昌义之淮水而上,援救硖石。魏军截断水路,防止赵祖悦逃跑,王神念进攻魏军所造浮桥,企图解围,但未能成功,只得屯驻于梁城。二月,赵祖悦出降,硖石陷落。

出镇青冀 后来,王神念出任持节、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王神念为人刚正,在所宰的州郡内一定禁止淫祠。当时青州东北临海处有一座石鹿山,先有神庙,庙中妖巫欺惑百姓,使远近官民前来祈祷,耗费大量钱财。王神念到任后,下来拆除此庙,风俗于是一变。

普通五年(524年)六月,武帝下诏北伐,进攻北魏寿阳、淮阳等地,北魏河间王元琛等南下救援。九月,元琛与王神念交战,王神念战败,仅以身免。在此期间,他被征召入朝,任右卫将军。

入朝病逝 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被改授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爪牙将军,仍任右卫将军。不久后,王神念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武帝下诏追赠他右卫将军、衡州刺史,兼赐鼓吹一部,谥号“壮”。 [17] 梁元帝时,因其子王僧辩所立战功,王神念被改赠为侍中、中书令,改谥“忠”。

主要成就

王神念历仕北魏、南梁两国,征战数十年,颇有战功,且治政有方:

在北魏: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王神念随任城王元澄南征,参与第一次钟离之役,进攻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等地,攻克关要、颍川二城。

在南梁: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王神念率军进攻北魏南兖州。天监十五年(516年),与左卫将军昌义之沿水路援救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但遭遇北魏重兵拦截,最终师老无功。普通五年(524年),率军拦截南下寿阳的北魏河间王元琛,为其所败。在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及青、冀二州刺史任上,王神念都有突出的政绩。

人物评价

姚思廉:元法僧之徒入国,并降恩遇,位重任隆,击钟鼎食,美矣。(《梁书》)

李延寿:王神念、羊侃羊鸦仁等,自北徂南,咸受宠任。(《南史》)

标签: 王神念

更多文章

  • 东汉大臣大司空宋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弘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东汉初年大臣。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帝直言敢谏。赤眉军攻入长安时以装死得免。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封宣平侯,以品行清雅获得称誉。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宋弘官居大司空,位列三公,位高权重

  • 清朝孝惠章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惠章皇后

    清朝近300年历史,总共产生了十一位皇太后。以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首,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终。在这段颇为传奇动荡的末代历史中,有一个女人不容忽视,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是清朝所有皇太后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她13岁当皇后,21岁成为皇太后,一共在位57年,成为清朝皇太后在

  • 西汉霍光之子:霍禹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禹

    霍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他是西汉大司马霍光的儿子,霍成君的弟弟,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小舅子。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第二位皇后,宠冠六宫,霍家那时候可谓是显赫无比、风光无限。霍禹生在长安,出身尊贵,因父亲的关系,自然也在朝中做官了。汉昭帝时他曾担任中郎将,还有他的堂兄堂弟、侄子啥的,也都有一官半

  •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谋士:张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宾

    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他死后,后赵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

  • 清朝宗室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福全

    世人皆知,顺治皇帝此生唯一深爱之人,便是董鄂妃。董鄂妃曾为顺治生下一子,可惜未过数月,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所以并未给他留下任何子嗣。顺治皇帝这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在他临终病重的时候,长子以及四子都已经夭折了。因此对于顺治皇帝来说,选择太子是一个难题。有一说一,当时次子福

  • 唐朝宰相:岑长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岑长倩

    岑长倩(?-691),荆州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侄。早年曾任兵部侍郎。永淳元年(682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后迁为内史。天授元年(690年),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权势仅在武承嗣之下。天授二年(691年),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因不同意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得罪了武氏,被罢相,出任武

  •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韦见素

    韦见素(697年-762年1月),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历任相王府参军、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天宝十三年(754年),韦

  • 唐朝宰相:岑羲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岑羲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文昌右相岑长倩之侄。岑羲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710年(景云元年),岑羲升任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便被罢相,出任陕州刺史。712年

  • 唐朝宰相:裴耀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裴耀卿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 ,唐朝宰相,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南来吴裴,历任秘书正字、相王府典签、国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长安令、济州刺史、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户部侍郎、京兆尹。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 唐朝宰相:宇文融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任监察御史。时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流失,税收受到影响。他建议检括逃亡户口和籍外占田,充使搜括户口,并自任劝农使,率劝农判官20余人出使各地,清出客户80余万和大量土地。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请复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回易陆运。入为鸿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