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功臣左辅长孙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魏功臣左辅长孙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23

长孙嵩(358年437年),其名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赐,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部大人长孙仁之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重臣、将领。长孙嵩年十四代父统军,累著军功,历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明元帝即位后,与奚斤等八人坐于止车门听理万机,世号“八公”。太武帝为太子时临朝监国,长孙嵩为左辅。太武帝即位后,进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国大将军。

太延三年(437年),长孙嵩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宣王。孝文帝时追录先朝功臣,以长孙嵩配祭宗庙。

归附库仁

长孙嵩宽厚儒雅,有气度。十四岁时,代替父亲长孙仁担任南部大人,统领军队。建国三十九年(376年),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去世,当时各部落反叛作乱,前秦皇帝苻坚趁机派兵攻灭代国,将代国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别由刘库仁和刘卫辰代掌部中事务,长孙嵩和元他等人率领部众归附刘库仁。

归顺道武

刘库仁之子刘显谋划发难时,长孙嵩率领旧部和乡党七百多家背叛刘显逃走,将要到达五原。当时昭成帝之子拓跋寔君的儿子拓跋渥也聚集部众自登王位,长孙嵩打算归附他。途中见到乌渥,乌渥说拓跋渥是作乱之父的儿子,劝说长孙嵩归附昭成帝之孙道武帝拓跋珪。长孙嵩没有决定,乌渥拉回他的牛头,长孙嵩勉强听从他的话。长孙嵩在三汉亭(一作二汉亭)见到道武帝,于是归顺道武帝。

登国元年(386年)正月,道武帝即代王位(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建立北魏政权,任命长孙嵩为南部大人。

登国二年(387年)正月,长孙嵩因是有功之臣,而受到道武帝的赏赐。

平乱随征

登国七年(392年),西部泣黎部大人茂鲜反叛北魏逃走,道武帝派长孙嵩率军追击,大败茂鲜。

长孙嵩后来不断立下军功,跟随道武帝征伐中山时,授任冀州刺史,赐封爵位为钜鹿公 ,后改任侍中。

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出巡,当时右军将军尹国在冀州督促征收租税,听说道武帝将要北返,于是阴谋造反,准备袭取信都。时任安南将军的长孙嵩将其捕获,押送至中山,道武帝下令将其斩首。 同年四月初一日,道武帝任命长孙嵩为司徒。 后来,长孙嵩出任相州刺史,封南平公,在各处任职都受到称道。

时称八公

天赐六年(409年)十月,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作乱,弑杀道武帝。不久,道武帝长子齐王拓跋嗣诛杀拓跋绍,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兴 ,是为明元帝。明元帝登基后,下诏命长孙嵩与北新侯安同处理民讼,拔贤任能,整理人伦纲常。

永兴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等北伐柔然。 同年五月,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柔然追赶并把他们围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明元帝亲率大军北伐柔然,柔然于是闻讯逃走。

永兴三年(411年)十二月三十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和山阳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等八人坐在止车门右面,处理提审囚徒等各项事务,务求公允确当,所以当时称为八公。

永兴四年(412年)二月十二日,明元帝登虎圈射虎;赐给长孙嵩等人数量不等的布帛。

泰常二年(417年)二月十八日,东晋的谯王司马文思派使者王良到北魏朝廷上书,请求发军讨伐东晋将领刘裕。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率领诸军邀击刘裕,在畔城接战,各有胜负,于是明元帝下诏诸军停止战斗。 同年十月十一日,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等回京城。十一月,长孙嵩等诸军到乐平。明元帝下诏命长孙嵩派娥清、周几等与叔孙建讨伐西山丁零人翟蜀、洛支等,把他们的力量全部消灭干净后回军。

借道刘裕

东晋将领刘裕攻打后秦皇帝姚泓时,明元帝赐给长孙嵩符节,督察太行山以东各军事务,乘传车到平原,沿黄河北岸,排列军队停驻在畔城。军队遭受不少失败。明元帝诏令长孙嵩借给刘裕道路,刘裕在船中望见长孙嵩的旌旗车盖,送给他酃湖的酒和长江以南的食物,长孙嵩都送到京城。明元帝诏令长孙嵩厚礼答谢刘裕。明元帝又命令挑选精锐兵士做好战斗准备,如果刘裕向西通过,就率领精锐部队向南出兵到彭、沛,如刘裕不按时通过,只率领军队跟随他们。他们到了崤山、陕县之间,必定和姚泓相对峙,一死一伤,士兵疲惫。等到秋季,再慢慢趁机出动,如此刘裕的首级可以不战而得。于是叔孙建等人沿黄河前往洛水。刘裕进入函谷关。长孙嵩和叔孙建等人从成皋向南渡河,东晋各屯驻戍守据点都望见尘土而逃奔溃散。刘裕攻克长安,长孙嵩于是撤军。

进封王爵

泰常八年(423年),明元帝患重病,向长孙嵩询问身后事,长孙嵩说:“立长子就顺畅,依德行就人心信服。现在大皇子拓跋焘贤明而且是嫡子,是上天所定,请求立他。”明元帝就在宫中定下计策。于是诏令拓跋焘临朝代行处理国政,长孙嵩任左辅。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 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是为太武帝。十二月,太武帝进封长孙嵩为北平王 ,担任司州中正。

帝议征伐

始光二年(425年),太武帝下诏询问公卿,大夏、柔然二者中先征讨谁。长孙嵩和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人说:“大夏定居,不能成为祸患,柔然世代是边境祸害,应该先征讨柔然可汗大檀。追赶上就缴获他们的牲畜,足以富足国家;赶不上就在阴山狩猎,多杀禽兽,皮肉筋角,用来充实军用物资,也超过打败一个小国家。”太常崔浩说:“大檀迁徙如鸟飞,追快了不能持久,人多了则不能追上。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土地不过一千里,刑罚政令残酷暴虐,为人神所抛弃,应该先征讨大夏。”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求先平定北燕皇帝冯跋。太武帝保持沉默,于是向西巡视。恰逢赫连勃勃去世,关中大乱,太武帝议论想要征讨关中。长孙嵩等人说:“他们如果据城防守,以逸待劳,大檀听说后,乘虚而进犯,这是危险的做法。”太武帝于是向天师寇谦之询问隐微的事,寇谦之劝他出兵。杜超之赞同促成此事,崔浩又谈论向西征伐的利益。长孙嵩等人执意规劝认为不可以。太武帝大怒,斥责长孙嵩在任贪污,派武士侮辱他。同年三月初二日,太武帝升任长孙嵩为太尉。

留守去世

神麚二年(429年)四月二十九日,太武帝北伐柔然,命长孙嵩与广陵公楼伏连留守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神麚四年(431年)九月十三日,太武帝加任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 从此以后,太武帝每次出兵征伐,长孙嵩总以元老身份多次留守平城,坐在朝堂,决断刑罚诉讼。

太延三年(437年)正月十二日,长孙嵩去世 ,终年八十岁,谥号宣王。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时,追录先朝功臣,以长孙嵩配祭宗庙。

标签: 长孙嵩

更多文章

  • “半老徐娘”历史主人公徐昭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南史·列传第二》译文:c因为萧绎有一只眼瞎了,每次听说萧绎将要来时,必定要在半边脸上化妆来等待他,萧绎看

  • 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鲁班

    孙鲁班,即全公主,三国时期东吴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她是一位玩弄权术的高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男权当道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总有一些女人会打破世俗的桎梏。在遥远的三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关于她的出生年

  • 曹操正妻武宣卞皇后:卞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卞夫人

    武宣卞皇后,即卞夫人,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之母,她得到了乱世英豪曹操的盛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

  •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乙弗皇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流传着母凭子贵的说法。特别是皇宫之中,哪个嫔妃只要生一个儿子,那么后半辈子就有盼头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个妃子却是个例外,她16岁嫁给皇帝,26岁时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她31岁的时候,却被皇帝赐死,同时她在短短14年,就给皇帝生了12个孩子。按理说,她应该倍受宠爱,但是为什么最后

  • 东吴大将军荆州牧:诸葛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三国时期孙吴开国元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

  • 唐朝大臣宋国公:萧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瑀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萧瑀传》中说:南朝萧家大族崛起于江东,萧梁的创始人萧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间,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实事,自始至终并没有犯下重大的过错,却因小小的过失导致王朝的灭亡,而他所遗留下的福祉泽及后世子孙。自萧瑀至萧遘,八人官居宰相,家族的名望德业,与整个唐代的兴衰相始终。

  • 唐朝名伎关盼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名伎。此“伎”非彼“妓”,伎是指以歌舞业为生的女子,也就是说我可以给你唱个小曲,可以为你一舞,但是不能么么哒,也不能啪啪啪。妓,才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关盼盼出生书香世家,精通诗文,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无奈家道中落,不

  • 唐朝名妓杜秋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秋娘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家可能都认为这首诗是如李白那样大家所作。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写出这首诗的是一个小小的歌舞伎,她叫杜秋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秋娘这个小人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此诗的呢?杜秋娘从小长于妓院

  • 唐朝宰相之苏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瑰

    苏瑰(639年-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西魏度支尚书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封许国公。710年(景龙四年),唐中宗去世,苏瑰

  • 唐朝宰相之敬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敬晖

    敬晖(?-706年),字仲晔,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宰相。敬晖早年曾历任卫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长史、中台右丞,后与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侍中。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平阳郡王。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