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名将刘琨?

如何评价名将刘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3/12/13 0:14:54

西晋时,都城洛阳里,一些文艺青年聚拢在皇亲国戚贾谧身边,形成了一个很著名的俱乐部金谷二十四友,其中不乏大咖VIP,诸如潘岳、陆机左思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他们每日出入豪华的“金谷别馆”写诗作赋(当然也包括石崇斗富),谄媚于贾谧。说实在的,这个俱乐部的名声并不太好,但里面却有一个成员,不仅同样善文学、精音律,还怀有一腔热血和豪迈情怀,如一股清流,在二十四友中脱颖而出,他就是爱国英雄刘琨

刘琨是中山(今河北无极)人,与刘备同宗,都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不过相比于刘备沦落至“织席贩履”,刘琨的家境要好很多,父亲曾官至光禄大夫。出身士族并没有使刘琨成长为沉湎享乐、醉生梦死的纨绔子弟,相反,在西晋末年的纷乱中,他磨练地愈加洒脱、豪壮,成为坚守在北方,于“五胡乱华”爆发之际,拯救华夏的第一英雄!

一:闻鸡起舞

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国势衰微,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渐强,起兵反抗、抢掠之事频发,局面就是一个大写的“乱”字!身在中原的刘琨从未忘记与好友一起立下的志向。早些年,他与祖逖同任司州主簿时,常常一起憧憬着为国建功立业,复兴晋朝。两人志同道合,相互砥砺,每日闻鸡起舞,一腔热血如道道剑影,在黎明前的暗色里闪烁。后来,当他听说祖逖被起用时,激动地给亲人写信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铆足了劲要一展抱负。

二:出任并州

光熙元年(306年),身不由己地卷入诸王多年混战的刘琨,终于被派往北方,出任并州(今山西)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带领一千余人向并州进发,由此走上了奋勇救国的道路。

因为战乱,并州境内的汉人大多迁徙南下,胡人比例大大提高,非常难以管理。而到达首府晋阳(今太原)时,眼前景象更让刘琨心痛不已。这里常年战乱,房屋残破,尸体遍地,百姓亡的亡,逃的逃,幸存的人们在废墟中艰难求生,缺衣少食,“饥羸无复人色”,晋阳城内死气腾腾。

刘琨到任后,四处走访,安抚流民,收葬骸骨;派人将府衙、房屋建造起来,指挥生产,整顿防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晋阳终于恢复一丝生气以及抵抗能力,不仅秩序好转,流民也渐渐回归,刘琨声名大振。

初步工作完成后,刘琨将目光放在平定北方,恢复祖国统一的大业上来。晋阳周围都是胡人势力,匈奴、鲜卑、羯族等等,哪一股力量都比刘琨强大。面对强敌,刘琨恨不能一并消灭,无奈势单力薄,只得采取争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的策略,对来侵犯的胡人绝不妥协,战斗时有发生,有时,刘琨和晋阳居民甚至陷入困境。

有一次,匈奴兵5万围困晋阳,而当时刘琨的兵力只有几千,虽然严密防守,但毕竟悬殊过大,被攻陷似乎已成定局。如果敌军进城,城中的百姓将会面临怎样的劫难?刘琨站在城楼上忧心如焚。他望着城外绵延不绝的敌营,对这些犯我中华的胡人恨得咬牙切齿,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刘琨想起了古时“四面楚歌”的故事,何不试他一试?他下令让会吹胡笳的兵士全部前来报到,临时组成一个胡笳乐队,精通音律的刘琨亲自培训,很快,乐队就学会吹曲子《胡笳五弄》。在北方多年,思乡爱国的情怀愈来愈浓,刘琨在传统的琴曲中加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调,创作出《胡笳五弄》,曲调哀婉凄凉,闻之落泪。

在一个落日西沉的傍晚,晋阳城楼上胡笳声起,声声凄婉,一种哀伤的情绪在晚风中弥漫;至夜半时分,《胡笳五弄》再次响起,低迷的音调在夜色中更平添幽怨,搅得匈奴将士夜不能寐,思乡情起不禁泪如雨下,最后因为军心涣散,战斗力消逝殆尽,匈奴不得不撤退。

刘琨坚决抗击胡人的气慨,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一时之间,晋阳城成了北方对抗五胡侵华的战斗第一线!

三:多难兴邦

316年,晋阳经历短暂的春天后,最终因力量悬殊而被石勒攻陷,刘琨多方营救失败,无奈逃离并州,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同年,西晋灭亡,而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已经站稳脚根。远离朝廷千里的刘琨闻听后连忙派温峤到南方,向司马睿劝进,分手时对温峤说:“我当建功河朔,使卿延誉江南”。

“我当建功河朔”六个字,道出了刘琨一心坚守北方抗击胡人的决心,正如他在《劝进表》中所言:“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圣明”,国家这么多的危难,反倒激励我们团结起来,保家为国。司马睿非常看重刘琨,称帝后加封刘琨为侍中、太尉,然而,英雄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抱负,便默然离去。

四:英雄末路

刘琨投靠段匹磾后,仍然坚决讨伐胡人,然而段匹磾的堂弟暗中受石勒贿赂,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并写密信给刘琨,邀他共击段匹磾。不料这封密信被段匹磾截获,虽然刘琨对此一无所知,却还是被投入监牢。

爱国英雄刘琨一向受人敬重,如今莫名被捕,激起人们的愤慨,他手下的部将想方设法营救,都被发现而告失败,这时东晋的权臣王敦暗示段匹磾杀掉刘琨。刘琨自知命不久矣,仰天长叹:“死生有命,但恨仇耻不雪,无以下见二亲耳”,不禁泪如雨下。英雄悲歌,竟至于此!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生如百炼钢铁,最终却无奈地成为指上缠绕的柔丝任人宰割,刘琨写下的这流传千载的名句,是他壮志未酬的苦痛,字字饱含血泪。318年5月初八,在北方坚守10年的刘琨同子侄共四人同时被杀,那一年,他48岁。诗人陆游曾写诗纪念:“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这是对英雄的高度赞扬,更是对刘琨壮志未酬的叹息。

刘琨之死,意味着东晋失去了一股坚守在北方的顽强抵抗力量,北方大部逐渐被胡人控制,华夏历史悲惨进入了长达一百余年“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

标签: 刘琨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称夏侯渊为“白地将军”?如何评价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夏侯渊

    一,跟随曹操夏侯渊出身谯郡夏侯氏,为西汉名臣夏侯婴之后,夏侯惇堂弟。夏侯渊自幼与曹操交好,情同兄弟,长大后二人娶了一对姐妹为妻,成为连襟。曹操因为犯法被县官治罪,夏侯渊于是主动替他顶罪。后来在曹操的营救下,夏侯渊得以无罪释放。二,东征西讨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夏侯渊于是前往投靠,

  • 北魏功臣左辅长孙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长孙嵩

    长孙嵩(358年437年),其名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赐,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部大人长孙仁之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重臣、将领。长孙嵩年十四代父统军,累著军功,历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明元帝即位后,与奚斤等八人坐于止车门听理万机,世号“八公”。太武帝为太子时临朝监国,长

  • “半老徐娘”历史主人公徐昭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南史·列传第二》译文:c因为萧绎有一只眼瞎了,每次听说萧绎将要来时,必定要在半边脸上化妆来等待他,萧绎看

  • 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鲁班

    孙鲁班,即全公主,三国时期东吴公主,吴大帝孙权长女,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她是一位玩弄权术的高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男权当道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总有一些女人会打破世俗的桎梏。在遥远的三国时代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关于她的出生年

  • 曹操正妻武宣卞皇后:卞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卞夫人

    武宣卞皇后,即卞夫人,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魏文帝曹丕之母,她得到了乱世英豪曹操的盛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

  •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乙弗皇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流传着母凭子贵的说法。特别是皇宫之中,哪个嫔妃只要生一个儿子,那么后半辈子就有盼头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个妃子却是个例外,她16岁嫁给皇帝,26岁时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她31岁的时候,却被皇帝赐死,同时她在短短14年,就给皇帝生了12个孩子。按理说,她应该倍受宠爱,但是为什么最后

  • 东吴大将军荆州牧:诸葛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三国时期孙吴开国元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可谓当时的一流将领,比如在曹魏,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曾担任过大将军一职。在蜀汉,姜维曾任大将军一职。与此相对

  • 唐朝大臣宋国公:萧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瑀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萧瑀传》中说:南朝萧家大族崛起于江东,萧梁的创始人萧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间,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实事,自始至终并没有犯下重大的过错,却因小小的过失导致王朝的灭亡,而他所遗留下的福祉泽及后世子孙。自萧瑀至萧遘,八人官居宰相,家族的名望德业,与整个唐代的兴衰相始终。

  • 唐朝名伎关盼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名伎。此“伎”非彼“妓”,伎是指以歌舞业为生的女子,也就是说我可以给你唱个小曲,可以为你一舞,但是不能么么哒,也不能啪啪啪。妓,才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关盼盼出生书香世家,精通诗文,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无奈家道中落,不

  • 唐朝名妓杜秋娘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秋娘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家可能都认为这首诗是如李白那样大家所作。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写出这首诗的是一个小小的歌舞伎,她叫杜秋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秋娘这个小人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此诗的呢?杜秋娘从小长于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