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大臣:荀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大臣:荀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96 更新时间:2024/1/8 13:43:04

在汉末三国时期,荀彧是一位顶级谋士,其谋略完全不输司马懿、诸葛亮、法正、郭嘉等人。不过,对于荀彧来说,结局却是比较凄凉的。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曹操因此“心不能平”。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导致荀彧受到了曹操的冷落,促使两人分道扬镳。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郡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曹操大军来到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亡。

在荀彧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自然继续为曹魏效力。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荀顗来说,因为得到司马懿的提拔,从而成为曹魏后期的大臣。并且,等到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荀顗更是成为了西晋大臣。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荀顗这位历史人物。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荀顗(yǐ)(?~274年),字景倩,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顗是荀彧的第六个儿子,早在年幼的时候,荀顗被他的姐夫陈群所赏识。对于陈群来说,和司马懿、曹真、曹休一起成为魏文帝曹丕的托孤大臣。

荀顗生性极孝顺,幼年时就有好名声,学识广博,思维周密。魏明帝曹叡在位时,荀顗被任命为中郎。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即位。彼时,因为曹芳比较年幼,所以,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佐曹芳执掌朝政。司马懿见到荀顗感到惊奇,说:“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提拔他为散骑侍郎。

对此,在笔者看来,受到司马懿的提拔,堪称荀顗人生和仕途的重要转折点。后来,司马懿又晋升荀顗为侍中,从而为皇帝曹芳讲授经典,官拜骑都尉,赐他关内侯的爵位。对于荀顗来说,还曾和扶风王司马骏辩论仁和孝哪一个为先的问题,被世人称道。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非曹芳亲母)迁到永宁宫,一时间曹爽兄弟执掌大权。在此背景下,司马懿选择了退让,甚至通过称病来让曹爽放松警惕。至于立场上偏向于司马懿的荀顗,也尽量保持了低调。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之变,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请旨罢免曹爽,与蒋济等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对于曹爽兄弟来说,在高平陵之变中走向了灭亡。

在司马懿病逝后,荀顗继续辅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嘉平六年(254年),曹魏皇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到了高贵乡公曹髦即位,荀顗对司马师说:“如今皇帝刚刚登基,应赶快派人赴各地通知这一消息,并且借机观察外界动向。”对此,在笔者看来,荀顗的这一举动,目的是让忠于曹魏的势力暴露出来,从而为司马师平定叛乱提供机会。

果然,如同荀顗之前的预料一样,得知司马师废立皇帝的消息后,毌丘俭、文钦起兵,以此对抗司马师。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并进兵项城,此为毌丘俭文钦之叛。东吴知道毌丘俭叛乱后亦由丞相孙峻率领吕据和留赞领兵到寿春支援毌丘俭。司马师自己亲自率军讨伐,并派遣荆州刺史王基率兵与叛军对抗,抢先占领南顿。及后诸葛诞、胡遵和邓艾都领军与司马师会合。在这场战役中,因为实力上的差距,司马师成功平定了叛乱。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荀顗参与讨伐毌丘俭等人有功,获得了亭侯的爵位。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执掌大权,荀顗被晋升为尚书。司马昭征讨诸葛诞的时候,让荀顗留守曹魏都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昭的这一安排,显然是把荀顗视为心腹了。

荀顗的外甥陈泰去世后,荀顗代替陈泰任仆射,兼管吏部,多次推辞之后才前去就职。荀顗接任陈泰的职位后,更加恭敬谨慎,综合考核曹魏官吏的名望和成绩。甘露五年(260年),因为不满司马昭篡夺大权,所以,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皇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魏元帝咸熙年间,荀顗升任司空,进爵为乡侯。东汉时期,司空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比如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担任司空这一官职。而到了三国时期,司空依然是地位显赫的官职,一般授予给资历深厚的老臣。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荀顗已年过六十岁,孝顺奉养老母一片诚心,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悲伤得几乎丧失了理智,这促使荀顗获得了广泛的称赞。曹魏末期到西晋初期,司马炎恢复五等爵位,命令荀顗制定礼仪。荀顗上疏请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孔颢共同删改旧的典章,撰定晋朝的礼仪制度。

最后,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对于司马炎来说,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西晋建立后,荀顗晋升为太尉这一官职。众所周知,太尉始于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后,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秦朝时期,太尉名义上执掌天下兵马,堪称位高权重。不过,到了三国时期,太尉逐渐成为大臣的荣誉官职,比如灭亡蜀汉的邓艾,就被封为太尉。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泰始年间,荀顗与贾充一起推举司马衷为太子,并进言让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做太子妃,称贾南风“姿德淑茂”,被时人讽刺。当时因《正德》、《大豫》中雅、颂不相配合,司马炎命令荀顗制定“乐”。事情还未完成,荀顗在泰始十年去世。司马炎表示哀悼,太子司马衷亲临丧礼,司马炎、杨皇后为丧事馈赠物品,礼节超过了常规。

对于荀顗这位西晋大臣,晋武帝司马炎曾表示:“侍中、司空顗,明允笃诚,思心通远,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但是,唐朝时期,房玄龄曾批评了荀顗,他表示“顗明《三礼》,知朝廷大仪,而无质直之操,唯阿意苟合于荀勖、贾充之间。”换而言之,荀顗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荀顗

更多文章

  • 韩信和白起的区别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

    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武人也相轻。比如兵仙韩信就看不起杀神白起,韩信认为白起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算不得高明。那么,白起和韩信,他们之间谁更卓越呢?谁的兵法韬略更强一些?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秦一统六国大业中功不可没的大将,他智勇双全,屡立战功,手段残忍,毫不留情,所过之处无不灰飞烟灭 。他号称

  • 曹魏凉州刺史:陈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泰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愿,以北伐中原为己任,先后十一次出兵北伐曹魏,但遗憾的是,姜维的虽然竭尽全力但战果甚微,几乎寸土未得。并非是姜维军事才能不够强,而是因为魏国的武将人才储备厚度远远超过了蜀汉,他们成为姜维北伐之路上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提起魏国后期名将,人们大都会想起钟会邓艾等人。实际上,当时的魏国名

  • 唐朝帝王师:李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泌

    《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掀起了一股热潮,马伯庸老师和创作团队用十二个时辰的特殊视角,给我们展现了天宝三年上元节前一天唐朝的风云变幻。这一天,按照公元纪年,应该是公元744年正月十四。而剧中的男主角之一李必,当年22岁。李必在和张小敬的对话中说道: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

  • 唐朝宗室宋王让皇帝:李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宪

    上文是以德行、能力、政绩等方面的水平对皇帝进行评判和划分。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比较特殊的皇帝,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清朝后期的光绪帝等等,就属于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另外,唐朝时期还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让皇帝”。那么,“让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皇帝

  • 清朝大臣:潘世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潘世恩

    清朝君主独裁统治,因为小过失被罢黜或杀头的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能占据高位并得以善终的大臣为数甚少。在这些人当中,历事4朝、为官40余年的状元宰相潘世恩,无疑是典型代表,并被后世称为清朝300年来最有福气的官员。那么,潘世恩有哪些做官秘诀,以至于能长期混迹政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

  • 如何客观评价梁红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的妻子,但史书里却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称她为梁氏。“红玉”是她去世以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最早是明朝的张四维在传奇《双烈记》里说:“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出

  • 西晋开国功臣:卫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到了公元263年,卫瓘以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卫瓘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

  • 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何

    我们发现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有这么一个历史规律,除了耶律氏为固定皇族之外,以往的历任皇后都出自萧氏。之所以这么做,出处便在于萧何。作为汉初的第一任宰相,他用自己的实力给后代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史学家把萧何评价到汉初三杰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韩信懂得行军布阵;张良善于未雨绸缪;萧何则妥善管理后方,

  • 如何客观评价彭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越

    汉朝初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一个时代,不仅有无数的谋略家,更有可圈可点的军事家。这些名将当中韩信无疑最具代表,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帮助刘邦夺取了江山。他依然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实际上他的死多多少少有点不冤枉。有一位名将功劳仅次于韩信,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被封为梁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

  • 如何客观评价名将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宁

    孙权十分看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是曹魏名将,十分受曹操信任和其中,孙权把甘宁和张辽相比,足见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甘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孙权如何看重他呢?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为了生存,甘宁带着一批同乡,在长江边上做起了拦路打劫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