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不杀汤和不是因为关系好,而是汤和做了这件事

朱元璋不杀汤和不是因为关系好,而是汤和做了这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回忆屋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4/2/7 1:26:31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除了汤和善终,其余的真谈不上善终。不过汤和也确实有数,他深知帝的凶险,所以从不居功自傲。是以在朱元璋心中,汤和是个没野心的人,这才让其在后来,对手下功臣下手时,放了汤和一马。

不过有人曾评,汤和能够善终,是因为和朱元璋达成了生死协议。而且在朱元璋杀,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勋时,完全倒向了朱元璋,狠心对自己的生死兄弟动手。

其实,这话说的到挺顺,但实际却不是这样。汤和并不向民间野话,说的那样不堪,他其实是有大智慧的。古今的能臣将相,在功劳大后,能舍弃富贵的不多,但汤和却很舍的开。

这在二十四史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因为富贵真难放弃。可是汤和在这点上,却做的很好,这才是朱元璋不杀他的原因。朱元璋打天下后,手下的功臣们都非常的嚣张跋扈,而且贪污受贿,在皇帝眼皮底下欺压百姓。

朱元璋早就不满意,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后来太子早死,才让朱元璋下了狠心。不过汤和是个人才,能打仗也懂兵,是朱元璋手下独当一面的人物。

这可不是虚话,

史书上对汤和的评价,也非常的高,是大明的能臣典范。这也是朱元璋开国之后,会给汤和那么高的待遇,最主要的因素。

当然,汤和也是个明白人,他一发现朱元璋,对手下权利过大有情绪,就赶紧上表交出兵权,甚至比徐达交的还彻底。试想一个不爱功名利禄,又对主子极为忠心的人,又有那个皇帝不喜欢。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泥鳅不管怎么吃,别再烧汤和红烧了,教你一招,土腥味全跑光

    历史人物编辑:心灵情感记标签:汤和

    大家好,今天我上街去买了一些泥鳅,打算给大家分享一道泥鳅的美食做法。泥鳅是一种富含了丰富营养的食材,它的吃法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炒着吃、煮着吃也可以炸着吃,喜欢吃泥鳅的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泥鳅的做法呢?如果你也喜欢吃泥鳅的话,就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这道泥鳅美食做法吧。别再烧汤和红烧了,教你这样去

  • 汤和辞官,朱元璋问他要什么?汤:100名美女!事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汤和

    1388年,63岁的信国公汤和,以年老为由,向朱元璋辞官。朱元璋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汤和笑眯眯地说:“请赐臣一百名美女吧!”朝臣脸色大变,为汤和捏一把汗,不料朱元璋爽快地答应了。汤和与朱元璋自小在一个胡同里长大,汤和比朱元璋大两岁。而且他的遭遇比朱元璋还苦,自幼失去双亲,但困难并没有打倒他,童年的汤和

  • 63岁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要何赏赐,汤和回答:100个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汤和

    在中国历史上,疑心重、好猜忌的皇帝简直不要太多,而其中,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出身寒微,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好不容易才爬到天底下最高的那个位置。位高权重之后,朱元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被别人夺去了,因此一直在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几乎杀光了曾经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他

  • 李善长既然已经告老还乡了,为何朱元璋还是要杀他?这么害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李善长

    有一说,朱元璋是为了让儿子(实际是长孙)继承皇位后能坐稳江山而扫清障碍,开国功臣能量和影响力都太大了,杀光了就后继无人,自己儿孙平安。赵构杀岳飞后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恐怕老朱内心也应该说“非卿谋反,非朕残暴”吧。都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啊,只好“莫须有”地安上若干罪名,爱卿,对不起了。其实漏洞百出,

  • 如果朱元璋不杀李善长、蓝玉、胡惟庸,那么明朝会改朝换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李善长

    如果朱元璋对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没有诛杀,朱允炆顺利继位的话,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设置的制度已经把这些可能性给降低到最低。另外,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的制度,也决定了臣子谋反的成功性很低,比如后期的万历一朝,万历数十年不上朝,朝纲依然在正常运转,就深刻说明了臣子想颠覆皇权

  • 大学生拿出家谱,自称李善长后裔,专家:他不是被灭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李善长

    朱元璋是一个出身比较低贱的皇帝了,本来从小低贱,却没想到在44岁的时候,竟然成了这个天下的霸主,不仅把元朝的残余势力给赶走了,而且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他能够走到那一步,离不开他身边的功臣的帮助,在他称帝以后,徐达这些勇猛的将士都没有成为了功臣的第一,真正被他封为第一功臣的,就是李善长。在他南下的时候

  • 侄子犯罪,李善长设法救人,刘伯温:杀了他可以降雨!朱元璋:杀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李善长

    洪武年间的一天,丞相李善长对御史台的御史咆哮道:“我中书省怎么可能有人贪污三千两白银,你们御史台欺人太甚,刘伯温太不把本相放在眼里了!”御史高正贤见李善长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很是害怕,就小心翼翼地说:“丞相大人,确实有人控告中书省五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而且太子也知道了此事,下了手令,提李彬去问话,还

  • 李善长,你不过是条狗而已,让你的主子出来见我!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李善长

    1367年9月,平江陷落,张士诚不但没逃跑,反而迅速回府杀掉了自己所有的亲属,之后被俘虏,面对审讯者,他怒斥:你不过是条狗,让你的主子来,也正是这句话让他落得个挫骨扬灰的下场。元朝末年的平江城号称天下第一坚城,是张士诚的老窝,眼看着跟自己同期起义,慢慢壮大起来的陈友谅,跟朱元璋打得风风火火,张士诚却

  • 同为朱元璋的谋臣,李善长比刘伯温强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辅佐朱

  • 李善长:我有免死金牌,我是第一功臣。赏,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李善长

    李善长何许人也?挺牛哦,免死金牌、第一功臣多强大的头衔,可是朱元璋打的就是这一类“老虎”,更何况老李也非老实人吖。李善长可是再世萧何也比不上的人物,这是皇帝朱元璋所认证的,可谓是位极人臣,是当时最为强大的淮西勋贵首领。洪武四年,李善长便辞官退休了,当然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毕竟这时候的老李也才57,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