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纳兰容若人生最后一首词,不是写爱情的,却比情诗更让人心酸

纳兰容若人生最后一首词,不是写爱情的,却比情诗更让人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图说不语 访问量:2442 更新时间:2023/12/25 22:09:11

很多人对纳兰容若的评价很高,都说他是封建历史时期,最后一个优秀的诗人。清朝自他之后,人间再无人能有李白杜甫一般惊采艳艳的古诗词人。

虽然这样的形容有些夸张,但是也的确可以看出纳兰容若在诗词上面的成就。他作为清朝初始,唯一一个能能武,才艺绝佳的诗人,他短暂的一生,却给世人留下太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令人心酸的情感经历。

纳兰容若一生的诗词,多以爱情为主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从小患有寒疾的他,体弱多病很少能有机会像一个正常孩子一般拥有欢乐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因为他遭遇了几段感情,都最终不是圆满的结局,所以让他只能把自己心中的无限愁苦倾注到诗词上面。

当然啦,他仍然也有许多写物咏志,关乎友情家庭,以及一些感悟的作品,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首词,送给朋友严绳孙的一首友情词。

不过这虽然是一首写友情的词,却也一样基调愁苦,甚至远比爱情诗还要让人觉得难受。看完之后让人立马可以感受到他对朋友分别的万般不舍之情。

先将原文奉上。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否。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二人其实是忘年交,严绳孙比纳兰容若年长了整整32岁,在他的府上住了两年,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秉烛夜谈,天上地下,家里国外,诗词歌赋无所不谈,所以交往颇深。

当时严绳孙要离开北京回故乡去了,纳兰容若之前送过好几首词给他,这一次见好友离去可能以后就很难再见面,才又写下这一首送给他。

朋友分别,总会是有些难过的,所以一般这样的诗词都会比较哀伤一些,却没想到纳兰容若的整首词,却是更加凄惨消极,好像此次一别,再也不能相见一般。

我们此刻再来一句一句分析一下纳兰当时的所思和所想。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人生如梦,飘零半世,谁又不想可以自在逍遥呢,你终于可以得偿所愿,早我一步游戏人间了。

纳兰容若虽然出生富贵,纳兰家是当时清朝最有权贵的家族之一,但是他却喜好自由,没有半点嫌贫爱富,追逐权利的思想。他最大的心愿,便是可以一个人一匹马,逍遥于世间,而不是被约束在帝身边,每日提心吊胆。

在得知好友将要归隐,他的内心也是替好友欢喜的。

“白波东逝,鸟嘀花落,任他日暮。”

这可是纳兰容若想象出来的画面:当友人归去,或坐或卧,看江水东流,鸟叫虫鸣,繁花开败,日初日落,这才真是逍遥自在呢。

他对友人离开后的生活很是羡慕,虽然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可是在他的认知里,只要身心自由了,那在哪里都是天堂。

“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

将送别的酒倒满酒杯,叹息一声后对你说珍重,希望你可以平安回到家乡。

从这里开始,便从看着友人能回故乡的喜悦,变成了要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了。情感一层一层的递进,也从喜转忧。

“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否。”

你这一走是万里路途烟雨缥缈,能陪伴你的,只剩下孤帆残月,你又会不会偶尔在回头北望时,想起我来呢?

分明是朋友之情,却硬是将二人的离别描述的像恋人分别一样,还询问朋友会不会在一个人寂寞时想起自己。可见纳兰容若非常珍惜他与严绳孙之间的友情。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

不知道你又还能不能想起曾经你我二人在房中促膝长谈,一直到了深夜,仍然在灯前有着说不完的知心话。

这一句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不仅问友人会不会想起自己,更是问对方能不能想起与自己相谈甚欢的过往。

可见纳兰容若对好友的不舍之情有多深厚。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早知道人生如此聚散无常,总是分别太多而相聚太少,那我们还不如不要相识相遇的好。也就不要再受那思念的痛苦了。

其实这样的担忧,听起来真是有几分闺怨的语气呢。纳兰容若在描写人间离愁别绪的功底上,一般人是望尘莫及的。寥寥几个字,便能让人感同身受。

“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

我一个人坐在长廊旁,风雨中的树叶在旧墙上摇晃,忽明忽暗,显得更是落寞。

这是纳兰容若形容自己独处时的模样,空荡荡的屋子,孤零零的人,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好不让人神伤。也从侧面体现出他失去友人后的独孤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这样的情景不知道还有多少,就像是金刀铁马,沙场无情一样,更显得凄凉无助了。

最后这句话,简直是整首词的灵魂一吼,一改之前低沉消极的情绪,借用战场上生死由天的凄凉,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孤独。

这原本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可是全词的意境,却真是比一般的爱情诗,闺怨诗还要让人觉得凄凉几分。

其实也不能怪纳兰容若写出如此凄惨的送别词来。当时他也是病痛缠身,而严绳孙又已经六十多岁,在古代算是高龄了。

他在内心其实已经认定,这或许就是他与好友最后一次见面了。而友人尽管年龄大了,却还能去纵横山河,畅游人间。

纳兰容若自己呢,虽刚至中年,却已经油尽灯枯,人生恐怕将要画上句号。而他似乎还没有像友人这般自在潇洒过。

如此想来,也就能体会纳兰容若怎么会将这首送别词写得如此悲凉了。他这既是对友人离开的不舍,又是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叹。

事实上,在严绳孙离开几天后,纳兰容若就因为重病不治而亡了,当时的他,不过才刚刚三十岁罢了。也的确是人生无常,再也没有与老友的相见之日了。

标签: 纳兰容若

更多文章

  • 纳兰容若这首写给爱妻的一首词,凄凉悲伤,最后七字道尽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纳兰容若

    说到词人,可能读者都会想到李煜和李清照等人。若是笔者提起纳兰容若呢?大家肯定都知道,不会被突然想起,又不会被轻易遗忘,这就是又低调又重要的纳兰容若。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和他的人生经历相似。作为皇帝的侍从,纳兰容若一生并没有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但也不会因为人生经历不够坎坷而碌碌无为。就算是李清照和李煜更令

  • 当年,纳兰容若知道心爱的表妹被选入宫,竟然跑进宫要带表妹私奔,可表妹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西柚秀标签:纳兰容若

    当年,纳兰容若知道心爱的表妹被选入宫,竟然跑进宫要带表妹私奔,可表妹对他说了一番话,却让他伤心欲绝,从此后,到死都没有再见……纳兰容若是朝廷重臣纳兰明珠的儿子。他是曹雪芹祖父的同事,是年羹尧的岳父,还被乾隆认为和巨著《红楼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却在而立之年溘然长逝……一次,当乾隆读完和珅给他呈上

  • 纳兰容若最后悔的一首词,未见如今独感伤,当时只道是寻常

    历史人物编辑:电影大酱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一生,求而不得,爱而无果,他的爱情就像是一幕幕的悲剧。他的诗词创作,也多借由此有感而发,写下的句句血泪箴言。其间,最令他感到后悔不已的诗词,莫过于这一首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谁独自在

  • 这首词记录了纳兰容若最后的一场爱恋,断肠之痛令闻者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纳兰容若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这位千古伤心词人,王国维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梁启超称他为“清初学者第一”。他有着惊世的才华,同样有着似水般的柔情。感情的挫折造就了这位千古伤心词人。容若活得这半生,爱情比例占大部分。他尝过初恋那种混沌初开的甜蜜之情,他有过炽热而刻骨铭心的爱情,他尝

  • 她是纳兰容若最爱的女子,康熙皇长子的生母,为了家族选择了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读起纳兰容若的这首词,总是能让人浮想联翩。然而,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爱情,在当时的社会却只能出现在梦里。而容若所爱的那个女子,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康熙帝的惠妃。康熙帝惠妃,纳喇氏,岁出

  • 纳兰容若这首词,说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哀伤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纳兰容若

    爱情是什么?爱情不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情也不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万千红尘中,爱情或许会有很多种:是飘荡在沧海中的一叶轻舟;是流淌在山涧的汩汩清泉;是沧海桑田中的一丝平静……神话、音律、影视,有关爱情的一切可以从上古洪荒到天荒地老,而文字或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吧。

  • (纳兰容若 下)只因他来过,风很轻,月很冷,人间很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沫沫生活日记标签:纳兰容若

    他用短暂的生命旅程,赏尽了人间所有的风景,从山川到田园,从冰雪到风雨,从一树一树的花,到残阳中的落霞孤鹜……他的眼神那样清透明澈,于他,每一片叶都是灵致的,每一朵花都是静美的。可是,每一个黄昏都是孤绝的,每一个秋天都是悲凉的,甚至,连那些名字、那些情衷,也都是悲伤的。于是,我们在萧瑟的风中听到他的悲

  • (纳兰容若 上)只因他来过,风很轻,月很冷,人间很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小茹情感日记标签:纳兰容若

    时光,是一扇斑驳的门,推开看见沧海桑田,闭上却又寂静无声。从那扇门轻轻走进去,走向流水的无恙,走向过往的沉默,走向一切的繁华与落寞。当你踩着碎石走出来,仍旧是那扇门,门上斜阳再一次刻下斑驳的记忆,或许,还有一丝风,从你身边不经意地飘过,从门缝里钻进去,到达杳渺的从前,可是你真的没有留意。但似乎,没有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这深深的忧伤,却是拜康熙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个听着名字就给人以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的满清第一词人,似乎他的词变成了伤感的代名词,而他的一生也似乎伴此而生,最终英年早逝。容若,是纳兰性德的字。他出生于满洲正黄旗一个显赫的家庭里,这是一个显赫的家族,赫赫有名满清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而他的父亲,就是我前一篇文章里所提到的纳兰明珠,当时

  • 这是纳兰容若最伤痛的一首词,一生挚爱选入皇宫,心如死灰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与表妹雪梅一块长大,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然没有挑明爱情关系,但纳兰深深地爱着雪梅这是事实。他与表妹曾经一块去读私塾,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对作赋。如今,表妹走了,走进了皇宫,当了妃子。一场早期的恋爱就这样成了泡影。表妹走后,纳兰曾经装扮成僧人进宫去见过表妹一面。匆匆一面,而且还隔着宫廷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