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抄贪官家时发现一玉壶,雍正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大怒不已

李卫抄贪官家时发现一玉壶,雍正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大怒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4/1/10 21:32:06

雍正是我国历史常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只有13年,将一个更加强盛的清朝交到了儿子乾隆手中,执政期间对贪污腐化的治理非常严格。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抄位贪官的家时发现了一把玉壶,雍正把玩了三天,得知用途之后将这个大贪官满门抄斩。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雍正治贪

历史上有一位对于贪官非常痛恨的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为了下大力气治贪,出台了各种严酷的刑罚,洪武年间的官员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

除了朱元璋之外,雍正皇帝也是治理贪污腐败最狠的一位帝王,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抄家皇帝”。

雍正从继位开始就对于全国各省的钱粮进行清查,其规模之大,波及之广,查抄贪官数量之多在清朝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雍正年间有许多贪官想用自杀的方式来躲避朝廷的处罚,保住自己的财产。然而这些官员即便是自我了断,雍正仍然下令对于这些官员的家人后代进行清算,没收财产。

为了严惩贪官污吏,雍正会派自己的心腹进行明察暗访,比如上面提到的李卫,暗地里的调查将证据收集齐全突然将贪官逮捕,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贪官之间互串口供,官官相护。

雍正非常了解贪官的心思,有一些贪官为了防止上面检查弥补亏空,经常向一些富商进行借款。

为了避免官商勾结,雍正明文规定官府不得有任何借款行为,一旦查出有人给官府借款将会没收这个人的全部财产。

雍正的第三招,就是上面提到的对于贪官本人及其家人的追责。

都说祸不及子女,然而贪官的子女却享受着贪污所带来的豪奢生活自然也要负责,因此雍正年间好多官员出于为家人子女考虑都不敢贪污。

“贫穷”的贪官

几年前有一部反腐的电视剧引发全民关注,这部剧就是《人民的名义》。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讲的是一个小官巨贪的故事,一个名叫侯勇的处长每天蹬着电动车上下班,住的房子也是单位分的老破小。

然而,众人跟着侯亮平到达一栋别墅之后都惊呆了,别墅中发现了上亿元的现金,这一幕让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十分震撼,觉得电视剧拍得太夸张了。

《人民的名义》还是比较不错的,《李卫当官》这部电视剧里同样也有一个“侯勇式”的官员,他的名字叫做唐文,其贪腐程度比侯勇有过之而无不及。

雍正年间,唐文尧担任两江总督,他的表面工作做的比侯勇还要到位。

周围的同僚都以为唐文尧是一个十分清廉的官员,靠着朝廷少量的俸禄养活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堂堂两江总督除了官服以外,日常的衣服十分破旧,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平时看上去十分廉洁清正,甚至过的有一些抠搜的官员,居然是一个贪官而且还是“巨贪”。

收到举报唐文尧贪污受贿的奏折之后,雍正还不相信。

但随着举报的折子越来越多,雍正决定派自己的心腹李卫去查查,唐文尧究竟有没有贪污,不曾想李卫还真的查出来点东西。

李卫发现唐文尧最爱吃的是白菜汤,但是唐文尧却是拿人参当柴火煮白菜汤。在唐文尧眼中,珍贵的人参就相当于不值钱的柴火,用他做

随着调查的深入唐文尧表面清廉,实际上奢侈的生活终于被发现了。唐文尧的小妾有30多位,这么多小妾肯定做不到雨露均沾,于是唐文尧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做了一颗摇钱树,每天睡觉之前让小妾们拿鞋子砸摇钱树,谁砸中的铜板多就去谁的屋里睡觉。

李卫将唐文尧贪污的罪行全部都写成折子呈送给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下令对其抄家,并且将唐文尧关入大牢。

李卫从唐家发现了一个玉壶,一看就是用的上等玉石,雕工也很精致。雍正见到以后爱不释手,把完三天之后雍正皇帝突然问周围的人:这个玉壶是用来干嘛的?

旁边的太监吞吞吐吐的告诉雍正,这个精致的玉壶是唐文尧的夜壶。

雍正一听勃然大怒,一个夜壶都用如此上等的好玉和如此精湛的雕工制作而成,可想而知唐文尧平时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于是下令将其满门抄斩。

后来有人专门考证过,雍正时期并没有一个叫做唐文尧的两江总督,因此断定这只是拍电视剧而虚构的故事。

但不能否认的是雍正皇帝也是花大力气治贪,才有了康乾盛世。

创立康乾盛世

大清王朝也出现过一次盛世,就是知名的康乾盛世,这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盛世。

康乾盛世是从康熙中后期开始,历经雍正以及乾隆中期。

尽管雍正在位只有13年却起到了承前后的作用,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这其中与雍正大力治贪不无关系。

康熙统治后期,对于官员的管理非常松散,贪污成风。

《清史稿》明确记载康熙皇帝在位60年,对于对于一些官员贪污腐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官员贪污行为被查出来之后,只要补足银子就不会追责。

说白了就是花钱保平安,康熙皇帝自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他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康熙在位60年肃清了大清的内部环境,然而对外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这就导致国库经常入不敷出。

雍正继位之后大力的惩治贪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举动,就是在全国展开了非常大规模的库银摸底排查。

雍正在位13年,花了十年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同时雍正也对于贪官进行了一系列的严惩,就这样双管齐下令清朝官场的风气焕然一新。

从一个数据就可以反映出来雍正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努力,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之后清朝国库的银两只剩334万两,康熙58年达到了4737万两。

后来康熙屯兵青海防备准噶尔,到了康熙去世大清的国库仅有白银2715万两。

雍正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的白银为3453万两,13年间看似只增长了700万两,然而从雍正七年开始清朝同样也连年对外征战。

除了实打实的白银之外,雍正留给乾隆的还有丰富的政治遗产,其中吏治清明就是非常关键的一项。

现在当人们提到康乾盛世的时候只会想到了康熙和乾隆,在位13年的雍正帝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大清江山传到乾隆手中的时候基本盘已经非常的稳定,雍正不愧是一代雄主。

标签: 李卫

更多文章

  • 李卫养着百万人规模的黑帮,满朝文武都怕他,为何雍正却视若无睹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卫

    皇帝几乎都有疑心病,他们不允许有臣子势力过大,更不允许臣子们官官相护,结党营私。但奇怪的是,清朝时期名臣李卫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文武百官都很忌惮,为何雍正却对此视若无睹。宠臣李卫 在许多影视剧中,李卫的出身都比较低下,但这其实与历史并不相符。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出生在清朝的一个富贵人家,他的父母为了

  • 雍正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嚣张?后来是什么下场?结局让人泪目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李卫

    在雍正皇帝统治下,朝廷内外都充斥着权谋和尔虞我诈。这位皇帝性情难测,阴晴不定,他实行着严苛的统治,甚至连大臣们都难以幸免。然而,在这个权谋纷争的朝堂上,却有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他就是李卫。李卫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官员。然而,他却以其嚣张的气焰成为了雍正皇帝的宠臣。人们对此感到疑惑不

  • 盘点雍正朝四大宠臣,年羹尧最倒霉,李卫最幸运,田文镜最潦倒!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李卫

    若要评出清代最勤政的帝皇,雍正说自己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光是奏折批字就多达1000万,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此外,雍正在吏治反腐(高薪养廉)、经济改革(摊丁入亩)、西南治理(改土归流)上均建树颇多,这远不是乾隆这位守成之君所能比拟的。雍正之所以拥有如此大的成就,其手下自然会有一帮超级厉害的

  • 雍正立储遇到难题,为何李卫对此问非所答?真是猴精的不得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卫

    其实在雍正上位之后,心腹之臣还是很多的。无论是老臣张廷玉还是自己关系最好的老十三,亦或是李卫,都是忠心耿耿。尤其是李卫,作为当初雍亲王府出来的奴才,一步一步也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并且由于他“清白”的出身,也是成为了雍正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在雍正因为立储的事情而犯难的时候,也是找李卫谈。雍正立储遇到难

  • 科考舞弊案中李卫作为地方官,居然敢派兵去考场抓现行?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李卫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分两部分:第一、是李卫作为地方官敢越俎代庖的配合李绂来冲进考场,强行终止雍正元年的抡才大典。这可是雍正急需人才所开的恩科?第二、是李卫作为地方官包围考场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来对科考的举子搜身,他哪里来的这些兵?要知道清朝的科举考试可是三年一次,可雍正元年的恩科是为了选拔急需的人才

  • 王朝官员中的异类李卫:文盲却能当上封疆大吏,凭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卫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使底层的老百姓可以通过读书考试获得做官升迁的权利,自古以来能做到封疆大吏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饱读诗书通过科举之人,但能做官并不只有科举考试这一种途径,历朝历代都是可以捐钱做官的。要说通过捐钱做官做到封疆大吏最有名的官员,非雍正王朝时期的李卫莫属。李卫是江苏徐州人

  • 历史上的李卫当官和《雍正王朝》中有多少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李卫

    由于雍正皇帝的猜忌心理,以致于当朝的很多朝臣和宗亲都先后被杀,但李卫却是非常幸运的一位,他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在雍正朝一直都飞黄腾达。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字——“知进退”。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的三部曲中,笔者个人还是最喜欢《雍正王朝》。剧中,区区一个乞丐出身的李卫在机缘巧

  • 清朝时期的和珅,跟李卫,谁的官位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卫

    李卫和和珅都是清朝的名人。李卫死于乾隆三年后,和珅十年前死于乾隆,他们五年前才出生,两者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出任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和神官赴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李卫的最高官员是直隶总督兼兵部尚书(从一品);和珅的最高职位是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院士、军事首领等一品官职。李卫只是一个

  • 雍正死后,乾隆是如何对待父亲宠臣李卫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卫

    李卫,他在大清算是一个奇葩。没有读过书的他,靠着家里捐钱混了个一官半职。不过这样的人一般都只是为了一个身份而已,没想过在官场,有什么大发展。可李卫不一样,他却能够成为雍正皇帝的宠臣,而且是封疆大吏。在当时几乎无人敢惹,风头一时无两。客观说李卫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

  •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听雷标签:孝康章皇后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继位后,后宫曾有两宫并尊的局面,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继位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曰慈和皇太后(孝康章皇后)。当然,孝惠章皇后虽然不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但作为康熙嫡母的她,还是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