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在雍正朝有多牛?目不识丁、花钱买官,竟还能成为雍正的心腹

李卫在雍正朝有多牛?目不识丁、花钱买官,竟还能成为雍正的心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冰城秀玲 访问量:811 更新时间:2024/1/10 21:20:48

李卫仅仅只用了几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纨绔子弟,成为了位居一品的封疆大吏,雍正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究竟做了什么竟能得到雍正皇帝的如此信任?

他又是凭借什么本领,在多疑的雍正身边得以善终的呢?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走进李卫的传奇人生!

李卫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出生在江苏省一户家境富裕的人家,他长大之后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靠着花钱走进了官场。

李卫在整个康熙年间的表现都不算特别出色,一直到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后,他才正式走上了平步青云之路。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一个慧眼识人才的皇帝,他的身边有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有能力超强的张廷玉,还有帮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年羹,李卫究竟是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在雍正身边另有一席之地呢?

雍正皇帝即位后,朝廷中的官员来了一次大变动,李卫也顺势得到了一个云南盐驿道的职位。

虽说李卫目不识丁,不通文采,但是在做生意、做官方面,他却非常有一套。

虽然说乾隆年间清朝的GDP达到了全世界第一,可是从父亲手中接过皇位后,雍正才发现富裕的国库已经是一副空架子了,为了解决没钱的难题,他开始重视起了盐务。

盐务是朝廷税收的一个重大来源,他原本是想凭借卖官盐税来快速充盈国库的,可是百姓为了赚钱,却做起了贩卖私盐,偷税漏税的事情。

江南地区贩卖私盐的情况更是尤为险峻,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雍正皇帝怒不可遏,立即把才能过人的李卫封为了浙江巡抚,让他去处理此事,而就是这次升迁让李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李卫去到江浙一带后,迅速剿灭了当地的盐匪,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缉私队伍,狠狠地打击了贩卖私盐之事。

雍正皇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工作狂,能入这位皇帝法眼的也都是才识过人之人,那目不识丁的李卫究竟凭何能力,能得到雍正皇帝的青睐呢?

我们前面说到,李卫到达江浙一带后,迅速打击了私盐贩子,并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遏制了猖獗的私盐黑市。

当然,除了替大清管好钱袋子之外,李卫还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在江浙一带任职时,李卫着重办理了浙江海塘事宜,所谓海塘指的就是海堤,江浙一带水多雨多,为了避免海潮侵袭,江浙两省沿海居民,会提前在嘉兴、杭州、绍兴等地修筑海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卫向雍正上了好几份奏折,请朝廷拨款重新修理了海塘,正是因为李卫如此重视修海塘之事,所以将江浙防洪防险水平才有了质的飞跃。

李卫是一个情商极高之人,他非常擅长弹压地方,在暗访的过程中,他无意间得知江南一带常有盗贼,一番打听后,他发现这些盗贼之所以会如此猖獗,靠的都是地方官符的包庇。

为了彻底杜绝官贼勾结的情况,雍正玩起了制衡之术,夺走了心术不轨的官员的实权。

他是目不识丁的关系户;他是雍正皇帝第一心腹重臣;他是百姓心中的大清官;他就是浙江总督兵部尚书李卫。

在雍正七年的时候,李卫被加封为了兵部尚书,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他的母亲因故离开了人世。

众所周知,古人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李卫也不例外,他当即便回家为母亲守起了孝,虽说他在这段时间里淡出了皇帝的视野,但是皇帝却并没有忘记这个忠臣。

李卫回去之后,就直接坐上了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的位置,为了表达对李卫的器重,雍正还特地让他出任直隶总督,管理相关事务。

在做官的过程中,刚正不阿的李卫,曾多次因弹劾贪官污吏而得到了皇帝的嘉奖,雍正是一个善待忠诚的好皇帝。

除了年羹尧之外,一心跟随雍正的臣子的下场大多都是极好的,李卫也得到了善终的结局。

雍正去世之后,李卫便开始效忠起了乾隆皇帝,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三年,李卫突发疾病,得知此事后,乾隆专门将御医派到了李卫的府上为他诊治。

皇帝为了治好这位忠臣,用了很多心思,但是病情严重的李卫,还是在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离开了人世,他去世之时只有五十一岁。

乾隆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重视,还特意命人按照总督例厚葬了他。

李卫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名臣、忠臣,虽说他本人的学识并不高,但是他却非常的尊重文人,由于浙江发生了很多起文字狱,所以雍正皇帝一怒之下,不让浙江人参加科举考试了。

李卫深知寒窗苦读的文人的不容易,因此接到命令后,他便亲自深入基层,了解文人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在他的努力下,乾隆皇帝很快便下令恢复了浙文士的乡会试,浙江文人也没有辜负李卫和皇帝对他们的期待,于第二年的殿试,获得了一甲三名的好成绩。

标签: 李卫

更多文章

  • 李卫抄贪官家时发现一玉壶,雍正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大怒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卫

    雍正是我国历史常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只有13年,将一个更加强盛的清朝交到了儿子乾隆手中,执政期间对贪污腐化的治理非常严格。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抄位贪官的家时发现了一把玉壶,雍正把玩了三天,得知用途之后将这个大贪官满门抄斩。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雍正治贪

  • 李卫养着百万人规模的黑帮,满朝文武都怕他,为何雍正却视若无睹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卫

    皇帝几乎都有疑心病,他们不允许有臣子势力过大,更不允许臣子们官官相护,结党营私。但奇怪的是,清朝时期名臣李卫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文武百官都很忌惮,为何雍正却对此视若无睹。宠臣李卫 在许多影视剧中,李卫的出身都比较低下,但这其实与历史并不相符。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出生在清朝的一个富贵人家,他的父母为了

  • 雍正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嚣张?后来是什么下场?结局让人泪目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李卫

    在雍正皇帝统治下,朝廷内外都充斥着权谋和尔虞我诈。这位皇帝性情难测,阴晴不定,他实行着严苛的统治,甚至连大臣们都难以幸免。然而,在这个权谋纷争的朝堂上,却有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他就是李卫。李卫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官员。然而,他却以其嚣张的气焰成为了雍正皇帝的宠臣。人们对此感到疑惑不

  • 盘点雍正朝四大宠臣,年羹尧最倒霉,李卫最幸运,田文镜最潦倒!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李卫

    若要评出清代最勤政的帝皇,雍正说自己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光是奏折批字就多达1000万,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此外,雍正在吏治反腐(高薪养廉)、经济改革(摊丁入亩)、西南治理(改土归流)上均建树颇多,这远不是乾隆这位守成之君所能比拟的。雍正之所以拥有如此大的成就,其手下自然会有一帮超级厉害的

  • 雍正立储遇到难题,为何李卫对此问非所答?真是猴精的不得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卫

    其实在雍正上位之后,心腹之臣还是很多的。无论是老臣张廷玉还是自己关系最好的老十三,亦或是李卫,都是忠心耿耿。尤其是李卫,作为当初雍亲王府出来的奴才,一步一步也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并且由于他“清白”的出身,也是成为了雍正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在雍正因为立储的事情而犯难的时候,也是找李卫谈。雍正立储遇到难

  • 科考舞弊案中李卫作为地方官,居然敢派兵去考场抓现行?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李卫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分两部分:第一、是李卫作为地方官敢越俎代庖的配合李绂来冲进考场,强行终止雍正元年的抡才大典。这可是雍正急需人才所开的恩科?第二、是李卫作为地方官包围考场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来对科考的举子搜身,他哪里来的这些兵?要知道清朝的科举考试可是三年一次,可雍正元年的恩科是为了选拔急需的人才

  • 王朝官员中的异类李卫:文盲却能当上封疆大吏,凭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卫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使底层的老百姓可以通过读书考试获得做官升迁的权利,自古以来能做到封疆大吏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饱读诗书通过科举之人,但能做官并不只有科举考试这一种途径,历朝历代都是可以捐钱做官的。要说通过捐钱做官做到封疆大吏最有名的官员,非雍正王朝时期的李卫莫属。李卫是江苏徐州人

  • 历史上的李卫当官和《雍正王朝》中有多少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李卫

    由于雍正皇帝的猜忌心理,以致于当朝的很多朝臣和宗亲都先后被杀,但李卫却是非常幸运的一位,他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在雍正朝一直都飞黄腾达。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字——“知进退”。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的三部曲中,笔者个人还是最喜欢《雍正王朝》。剧中,区区一个乞丐出身的李卫在机缘巧

  • 清朝时期的和珅,跟李卫,谁的官位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卫

    李卫和和珅都是清朝的名人。李卫死于乾隆三年后,和珅十年前死于乾隆,他们五年前才出生,两者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出任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和神官赴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李卫的最高官员是直隶总督兼兵部尚书(从一品);和珅的最高职位是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院士、军事首领等一品官职。李卫只是一个

  • 雍正死后,乾隆是如何对待父亲宠臣李卫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卫

    李卫,他在大清算是一个奇葩。没有读过书的他,靠着家里捐钱混了个一官半职。不过这样的人一般都只是为了一个身份而已,没想过在官场,有什么大发展。可李卫不一样,他却能够成为雍正皇帝的宠臣,而且是封疆大吏。在当时几乎无人敢惹,风头一时无两。客观说李卫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