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李卫当官和《雍正王朝》中有多少差别?

历史上的李卫当官和《雍正王朝》中有多少差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言浅谈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25 11:16:33

由于雍正皇帝的猜忌心理,以致于当朝的很多朝臣和宗亲都先后被杀,但李卫却是非常幸运的一位,他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在雍正朝一直都飞黄腾达。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字——“知进退”。

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的三部曲中,笔者个人还是最喜欢《雍正王朝》。剧中,区区一个乞丐出身的李卫在机缘巧合下跟随皇四子胤禛并成为了他的包衣。

胤禛在“九子夺嫡”胜出后,李卫的好运终于开始了。他先从布政使开始,到巡抚,再到总督,简直就是顺风顺水。

之后,他还继续着自己的拉风之举,比如越级弹劾、冲闯贡院、擅入刑狱、斥责曾静、涉及储争……。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一直都是宠信有加。

抛开电视剧不谈,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同样是雍正朝响当当的人物,炙手可热的人物。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李卫(1687年——1738年),字又玠,江苏徐州人。他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是以捐官的身份入仕为官,历经了康熙朝、雍正朝和乾隆朝。

和影视作品不同,历史上的李卫家境非常富裕,通过花钱捐官获得了员外郎的虚职。在雍正登基之初,经怡亲王胤祥的举荐,他由员外郎被破格提拔为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自此开始,他与雍正有了更多的接触,一步步获得了圣心圣宠。以担任布政使为标志,李卫成为了地方的实力派大员。

雍正三年,李卫升任浙江巡抚;雍正四年,他开始兼领两江盐运使;雍正五年,又升任了两江总督并兼领巡抚事;雍正六年,他两江总督并兼管海事。

这种升迁速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短短三四年时间,他就由一个员外郎成为了满清最富饶的地方首长。而且,李卫的好运并没有停止,被称为是雍正的“三大宠臣”。据《清史稿》记载:

上赞于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到了雍正七年,李卫进京担任了兵部尚书。同年,雍正设立了军机处全权负责军政大事,正要授予他军机大臣之职时,李卫因母亲过世而归乡丁忧守制。

雍正十年,李卫守孝期满返回了朝廷,暂代刑部尚书一职。不久后,他转任地方成为了直隶总督。

一般而言,为了皇权稳固,直隶总督并不执掌八旗军。但是,雍正却特旨李卫可以节制直隶境内提督以下的所有将领,无论满八旗还是汉八旗都受他统辖,可见雍正对他的信赖。

雍正十一年,压根不隶属直隶管辖的九门提督鄂尔奇被李卫上疏弹劾,这实在不是他的职责。鄂尔奇是谁?他是当时内阁首辅鄂尔泰的亲弟弟。据《清史稿》记载:

上以鄂尔奇为鄂尔泰弟,曲宥之;奖卫,命议叙。

也就是说,雍正出于维护鄂尔泰颜面的缘故,没有严惩鄂尔奇的过错。但是,他对于李卫的公正无畏还是非常欣赏,给予了充分的嘉奖。

雍正帝虽勤勉执政,但却显得严苛冷酷。登基后,他不仅严惩了当年参与“九子夺嫡”的众多兄弟,甚至就连辅保自己的股肱之臣年羹和隆科多也先后问罪。据《清史稿》记载:

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

由于李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性格,反而使得雍正一朝都对他非常信任。在乾隆登基后,李卫继续担任直隶总督一职,继续着自己一贯的作风。

乾隆二年,李卫上疏弹劾诚亲王约束自己的门人不力,乾隆尽管不情愿,但也只得斥责了诚亲王。事后,他赏赐李卫穿四团龙补服,何为“四团龙补服”?满清时期,除了皇子和宗亲外,只有功勋卓著的满臣才有资格穿戴,汉臣极少能有此殊荣。

回顾满清入关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只有五位汉臣获得过“赏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誉,分别是马见伯、岳钟琪、史贻直、李卫和朱珪。我们所最熟知的一群汉臣们,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不在此列中。

乾隆登基后,希望有别于父亲雍正的严厉形象,将自己塑造为开明和宽容的君主。因此,他对于李卫的直言无畏行为,多次委婉地规劝,可李卫依然我行我素。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过世了,平稳走完了自己豪横的一生。笔者个人认为,幸亏他过世了,不然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张廷玉,也会被乾隆厌弃。

李卫过世后,乾隆也感到如释重负,他公开下旨表彰李卫:

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标签: 李卫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和珅,跟李卫,谁的官位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卫

    李卫和和珅都是清朝的名人。李卫死于乾隆三年后,和珅十年前死于乾隆,他们五年前才出生,两者并无直接交集。李卫官出任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和神官赴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李卫的最高官员是直隶总督兼兵部尚书(从一品);和珅的最高职位是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院士、军事首领等一品官职。李卫只是一个

  • 雍正死后,乾隆是如何对待父亲宠臣李卫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卫

    李卫,他在大清算是一个奇葩。没有读过书的他,靠着家里捐钱混了个一官半职。不过这样的人一般都只是为了一个身份而已,没想过在官场,有什么大发展。可李卫不一样,他却能够成为雍正皇帝的宠臣,而且是封疆大吏。在当时几乎无人敢惹,风头一时无两。客观说李卫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

  •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听雷标签:孝康章皇后

    康熙生母佟佳氏——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继位后,后宫曾有两宫并尊的局面,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继位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曰慈和皇太后(孝康章皇后)。当然,孝惠章皇后虽然不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但作为康熙嫡母的她,还是极度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中)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二、潘金莲的家境与出身一个人的家庭状况与出身经历,跟其性格之间有着相当的密切的关系。这里试图通过《金瓶梅》与《水浒传》对潘金莲家庭状况与出身经历的不同描写来揭示《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性格的渊源关系。(一)潘金莲的家境关于潘金莲的家庭状况,《水浒传》中没有明确交代,只说道:“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上)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一、《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的直接来源是《水浒传》,因此关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便不能不予考察,而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才更易于看清楚潘金莲这一形象的演变进程。(一)嘉靖年间的潘金莲英雄传奇《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为更好地表现“绝伦

  • 叶桂桐 | 新时代的潘金莲(下)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三、潘金莲的文化素养《金瓶梅词话》中的潘金莲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文化素养不同。而这种文化因素,无论在其性格特点的构成中,还是在其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中,都至关重要。这里则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述潘金莲的。(一)潘金莲的文化层次根据种种迹象推断,《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似乎还

  • 叶桂桐|潘金莲与孙雪娥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叶桂

    《金瓶梅词话》真正摆脱《水浒传》的束缚,发挥作者自己的创作才能,叙述自己的新的故事,是从第九回潘金莲嫁进西门庆家中开始的。《金瓶梅词话》是中国第一部以家庭描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家庭中众妻妾之间错综复杂、跌宕起伏、一浪高过一浪的矛盾斗争,无疑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线,而潘金莲则是一方的代表。潘金莲与西门庆

  • 叶桂,温病学奠基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浪久以孤标签:叶桂

    叶桂(559年-618年),字茂才,河南息县人。他是我们古代医学家和温病学奠基人之一。据史领导载,他自幼聪慧,八岁能吟诗作赋,十七岁考中进士。在隋朝时期,叶桂在医药方面成就卓著,熟悉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并能准确定断治疗。他特别善于治疗热病和温病,因此被后人誉为“温病祖宗”,并被尊为温病学奠基人

  • “神枪手”道光帝旻宁究竟有多“神”?在历史上他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旻宁

    搜搜搜,我是搜史君!每天带给大家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他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并且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单从嫡长子这一项来看就很出众了,毕竟在古代那个勾心斗角的上层利益集团里,能够稳当地拿下政权也是很不错的

  • 扬州八怪闵贞一生画过七只猫,看罢他的猫画,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店标签:闵贞

    各位读者,你们知道“扬州八怪”吗?所谓的“扬州八怪”,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其中,有一位画家名叫闵贞,他一生中曾画过七只猫,可是看到他的猫画,很多人却明白一个人生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