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

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俊慧文史书院 访问量:4258 更新时间:2024/1/11 1:17:28

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

左宝贵衣冠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西南约一公里处,于1897年9月12日(光绪23年8月16日)建成。衣冠冢占地近十余亩,围有砖墙,植有松柏,立有牌坊。茔围大门朝南,一对威武的石狮分踞左右,两幢高大的华表分立东西。

华表的阳面为兵部左侍郎杨颐撰写的一副挽联:

孤军支拄穷边伤哉为国捐躯万里未能收战骨;

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忠魂。

华表背面是驻藏帮办大臣、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尚贤所题挽联:

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

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睢阳古之烈丈夫。

华表以北是一座石牌坊,两边矗立着四块以光绪帝名义撰写的御碑。御碑中间,是一座按回族习俗建成的埋有左宝贵生前戴过的帽子和穿过的靴子的方形圆顶衣冠冢。

“文革”期间,衣冠冢围墙及御制石碑全部被毁掉,后来,门前的一对石狮又被盗走。现在,茔地的衣冠冢、门前的华表依然完好无损。

左宝贵生平事迹

左宝贵,字冠廷,平邑县地方镇(清时隶属费县)人,回族,清末著名的反帝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毕生与太平军、捻军、辽东起义军周旋作战,转战于苏、沪、皖、鲁、津、燕辽东等地。在战争中屡立奇功,由低级军官把总累升为千总、都司、游击、参将、总兵、记名提督,成为清廷高级将领,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1894年9月15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与丁汝昌、邓世昌并称为“甲午三英”。

据《清史列传》、《清史稿》、《费县志》等记载:左宝贵出身寒门,幼年失怙,无恒产谋生,于咸丰六年(1858年)挈二弟宝贤、三弟宝清奋志从戎,遂被编入江南大营。

咸丰八年(1858年)3月,在清军攻打天京(南京)西南的乌江据点时,左宝贵受“六品军功”嘉奖,由士兵升为把总。此后,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多次立功,升为千总、都司。

太平天国失败后,因其英勇名冠诸军,又被忠亲王僧格林沁挑选,赴前线追剿捻军。同治四年(1865年)5月,僧格林沁率清军追击捻军进入山东曹州城西高楼寨(今菏泽西北蒹葭密寨一带),遭赖文光领导的义军和张宗禹领导的捻军联合抗击,陷入绝地。僧格林沁遂命左宝贵率精壮勇士百余人斩杀辟路,先行突围而出。僧格林沁在突围中被捻军杀死。接着,捻军又挥师东逼,围攻嘉祥城11昼夜。城内守军粮草断绝,危在旦夕。左宝贵率援军先头部队及时赶到,里应外合,捻军队伍大乱,只得撤围而去。嘉祥解围,首功在左宝贵,因此受到清廷嘉奖。

同治十年(1871年)7月,左宝贵被派往驻守通往京师的重要门户--临铭关。

同治十一年(1872年),热河朝阳县东荒一带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惊了清政府。因左宝贵驻守临铭关时治军严明,地方安靖,受到热河都统完颜崇实的赏识,被推荐为“统练军马队前往剿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平定了大东沟伐木工人宋三好领导的起义后,清廷晋升左宝贵为“总兵记名简放”,并赏赐“铿色巴图鲁”勇号。

光绪二年(1876年)夏,左宝贵受崇实派遣,剿平了林方、耿举领导的哈力套改地区的起义,清廷命崇实酌保出力人员。直隶总督李鸿章上疏赞扬他“勤明忠实,骁勇耐劳,懂军事韬略,谋勇兼优”,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光绪四年(1878年),盛京将军崇厚以“晓畅戎机,才堪专”奏报朝廷,将左宝贵报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空缺即请旨简放。

光绪6年,(1880年),清廷为了京畿的安全与稳定,调左宝贵驻防古北口,将左宝贵以提督、总兵记名简放,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长。

中法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加强西南地区的军事力量,于光绪15年(1889年年)12月,调左宝贵任广东高州、雷州、廉州三府镇总兵(简称高州总兵)。东北诸将再次上疏请留,清廷再次允许。

左宝贵再次留任奉天,是慈禧太后和朝廷的意思,其目的仍是保护盛京皇陵,因为那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太宗皇太极和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笃信风水的清廷担心农民起义军占领了这些地方,开陵掘墓,危及他们的江山社稷。

光绪17年(1891年)底至光绪18年(1892年)初,左宝贵参与平定了东北人民反洋教斗争,由于“功勋卓著”得到了清廷赏穿黄马褂(只有御前大臣、侍卫、护军统领巡行扈从大臣,特例准穿,以示恩宠)、赏头品顶戴的殊荣,还赠其“建威将军”(这是八旗与绿营划一后武职封阶的最高衔,为正一品)称号。光绪20年(1894年),慈禧太后60寿辰时,左宝贵又被清廷赏戴双眼花雁。

1894年8月,清政府对日宣战,调总兵左宝贵率奉军精锐部队5000人,从陆路出发经鸭绿江直抵平壤。赶到平壤时,因清军先到诸部各自为政,使日军乘虚渡过大同江,抢占了汕头,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

左宝贵鉴于日军立足未稳,主张主动出击,先集中兵力攻敌一路,然后,各个击破。但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竟按兵不动,并想率部逃跑,左宝贵立即派出亲兵把叶志超监视起来。9月15日,日军分四路对平壤发起总攻,先从东门突破,继又以优势兵力逼近清军固守的的北门外围堡垒。

左宝贵沉着指挥应战,双方鏖战很久,日军死伤无数,后终因敌众我寡,致使全城制高点牡丹台被日军占领。左宝贵知势不可挽,志在必死,乃身着“御赐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的珊瑚冠”,登城督战。部下劝他去掉头上的翎顶,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却坚定地回答:“吾服朝服,欲士卒知吾先,庶竞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他一面监督士兵作战,一面亲临炮台,手燃大炮,左右轰击。

激战中,他身上两处受伤,犹裹创督战,复被炮中胸,登时阵亡。部将杨建春等试图将他的遗体从城墙上背下来,用马驮着撤退时,遭日军炮击,尸首横飞,部将杨建春受伤,左宝贵的尸首已被马踏如泥。

左宝贵壮烈殉国后,引起朝野极大震悼。光绪在《御制祭文》中写道:“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之壮气未消,仓猝而雄躯遽殉。”,在《御制碑文》中说:“值内地敉平之日,正东藩多难之秋。旋整援军,骤临前敌……虽廑唾手成功之志,竞抱殒身殉战之哀……”对左宝贵的牺牲表示极度痛悼与惋惜。

清末著名的爱国诗人黄遵选在《悲平壤》一诗中写道:“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火光所到雷轰隆,肉雨腾飞飞红雨。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

1894年9月23日,光绪帝在上谕中又给予左宝贵“太子少保,予谥忠壮、赏骑都尉兼一等云骑都尉世职袭次完时,给恩骑都尉、世袭罔替”等封典,命将其事迹付国史馆立传,入祀昭祠,于立功省份建立专祠等。

标签: 左宝贵

更多文章

  • 左宝贵:平壤为吾冢,返乡仅一靴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左宝贵

    平壤为吾冢,返乡仅一靴左宝贵同邓士昌被称为“甲午双忠”,但两人的知名度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清史稿》在记载左宝贵和邓士昌时有言:“中东之战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然邓士昌因一部电影《甲午风云》,在国内可谓是人人尽知,而左宝贵只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仅仅是提及了一下名字,若抽问

  • 何为和光同尘高境界?当官就为赚钱的小县令给胡林翼上了震撼一课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胡林翼

    晚清胡林翼不仅是抗击太平天国的中兴名臣,也是一位深懂“和光同尘”大智慧的高人。直白地讲,所谓“和光同尘”就是不能把自家的君子操守当成包袱,不能遭遇小人就嫉恶如仇、针锋相对,看见俗人就横眉冷对、嗤之以鼻。在高人那里,遇小人从不会去打脸,而是要一把搂过来,进而悄悄地抓住他的小辫子,这叫为己所用;遇俗人就

  • 此人是湘军财神,胡林翼说他开口只会要钱,还为他编了一段顺口溜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胡林翼

    湘军不属于国家的经制兵,通俗的讲就是后娘养的,从组建那天开始就处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的境地。因此,对于曾国藩来说,最急迫也是最头疼的就是筹措军饷。我们知道,湘军前前后后花了几千万两白银,绝多大数都是曾国藩自己筹来的,这就需要找到非常合适的人。同时,不但筹钱的人有办法、有水平,更要经得起推敲,这样人们

  • 当曾国藩被包围在南昌城内岌岌可危时,胡林翼和罗泽南应该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胡林翼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今江西之势亦可谓棋危劫急矣。当此之时,若雄师能从北岸长驱,与水军鼓行东下,直至小池口、八里江等处,则敝处青山、湖口之师,忽如枯鱼之得水;江西瑞州、临江之贼,忽如釜底之去薪。以不援为援,乃转败为功之要着也。若阁下仍

  • 胡林翼出山时,为何要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去工作?在贵州容易出成绩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胡林翼

    胡林翼作为与曾国藩齐名的晚清中兴名臣,其发迹的路线与曾国藩相比,更具有戏剧性。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八月,胡林翼的父亲去世后,他从京城扶棺回湖南益阳老家丁忧,直到6年之后,在花了一万零六百多两银子的情况下,捐了一个知府,得以再次进入仕途。按照清朝当时官场上的规矩,捐官的人,可以挑选比较富裕的

  • 他是湘军第一猛将:如果他没救曾国藩胡林翼的命,清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胡林翼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手下名将众多,包括主帅、统帅、统领在内的17个高级将领之中,大部分是湖南人,而且有很多是书生出身。只有塔齐布、多隆阿、鲍超三人既非湘人,又非书生出身。塔、多二人为满族,且是军官,跻身湘军高层在一定程度上是借朝廷之力。只有鲍超是真正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进入湘军高层,并成为当时的“湘军

  • 胡林翼24岁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胡林翼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帮手不得不提,此人就是胡林翼。胡林翼不仅学识出众,而且善于权谋,曾国藩甚至评价: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与曾国藩相比,胡林翼出道早,24岁就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可是,在官场上,胡林翼的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反而需要曾国藩的提携和帮

  • 清末名臣胡林翼教你如何“和光同尘”,最牛的处世之道,道家法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胡林翼

    和光同尘这个词来自老子的《道德经》,书中的记载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用虚柔的态度来化解纷扰,收敛自己的光芒,把自己变得像尘埃一样的谦卑。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句话,一个人明明光芒万丈,为什么非要让他收敛光芒,自降身份去当尘埃呢?殊不知,尘埃也有自己的智慧和生存之道,木秀于

  • 处处被制约,二把手如何干成大事?高人有高见,名臣胡林翼有高招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胡林翼

    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十七日,武昌被太平军攻陷,湖北巡抚陶恩培自杀。危急时刻,咸丰帝将回援武昌的胡林翼推向了搏杀的前台,署理湖北巡抚。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胡林翼率兵誓夺武昌,在付出湘军名将罗泽南战死武昌城下的惨痛代价后,终利用太平天国天京内讧,武昌守敌军心涣散之机,于咸丰六年十一月拿下武昌。收到

  • 因一制度缺陷胡林翼预言太平天国必败清朝也不能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胡林翼

    晚清之太平天国,发轫于两广,兴盛于江南,是由农民所发起和领导的一场反清运动。自金田太平军起事以来,由于清朝官兵颟顸,无人可撄其锋镝。而横扫江南后,太平军却没有继续北上,一举推翻清朝,而是选择偷安而定都金陵,给予了清朝积蓄反击的机会。太平天国有一特点,其为一政教合一的国家,其管辖的百姓既是国民,又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