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支持田文镜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可以无底线地保护自己下属

雍正支持田文镜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可以无底线地保护自己下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3600 更新时间:2024/1/10 21:14:38

镜是没有考上进士的,他只是一名监生。也就是在国立小学里面读过几年书,本身是没有功名在身上的。可是他傍大款成功了,这就是人的机遇,他遇到了还不是皇帝的雍正。早在雍正登基之前,他们之间便有了一种特别的关系。所以等到雍正登基以后,田文镜得到了重用,成为实行雍正新政的重要人物。雍正对田文镜的偏袒行为堪称职场上少见的案例,这也成为了优秀领导对手下人该做出的典范。

第一,直隶总督绂弹劾田文镜,被雍正罢免,差点给宰了。

说起来这件事是比较扯的,那个时候的田文镜在河南做巡抚,属于河南省的一把手。这个时候的田文镜得到了雍正的重用,让他在河南实行新政。田文镜自然是不遗力地为雍正办事,可是他却得罪了一帮人,尤其是士绅。在新政当中,是让士绅们也要纳粮。可是自古以来士绅都没有纳粮的说法,所以得罪了士绅。为此田文镜可不怕什么,他知道自己有雍正靠着,所以就抓了几个袒护士绅的官员。

这件事可算是闹大发了,因为这几个人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跟直隶总督李绂是有很大的交情的。为此李绂不惜放下身段来求田文镜,却遭到了拒绝。所以李绂出面弹劾田文镜,并且约了御史台的人一起弹劾。而雍正的做法实在是亮了,他不仅没有罢免田文镜,反倒是将李绂打入了死牢,差点就给宰了。而田文镜,依旧好端端地做着河南一把手,还收到了嘉奖,这么个袒护法子实在是牛的很。毕竟李绂可是号称天下最会读书的神童,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第二,差点搞得河南秀才们都罢考了,雍正却称他为模范的封疆大吏。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河南那些读书人都怒了,他们认为田文镜实在是无法无天。居然对读书人的领袖动手了,所以他们都开始罢考,有些人甚至搬出了孔夫子的排位,让田文镜当众出丑。不过这都没有改变田文镜实行新政的决心,他一边遭受读书人痛骂,一边逼着他们纳粮,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这个时候一个晴天霹雳打了下来,这些秀才们都不打算考试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在太平朝,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说明这个国家出了重大问题。

正当田文镜不知道该如是好的时候,雍正却出面力挺他。这给了田文镜继续实行新政的勇气和决心。雍正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他不给田文镜足够的支持,那田文镜是没办法再地方上开展好工作的。所以就算是秀才们都罢考了,士绅一体纳粮这件事也必须要办好。雍正的魄力,加上田文镜的努力,终于是将这件事贯彻了下去。

第三,黄河水灾严重,田文镜藏着掖着就是不告诉雍正,雍正居然忍了。

如果说前面两件事,田文镜做出来还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现在这件事,田文镜做出来可就不值得原谅了。那个时候黄河发大水,灾情相当严重。这种事情是必须要让皇帝知道的,可是田文镜却没有上报朝廷,事情闹大了以后,还是通过其他人的奏章,雍正才知道了这件事。不过雍正这个时候的举动又让人大跌眼镜,本来应该重重惩罚田文镜这个河南一把手的,但是雍正却忍住了,他没有做出任何表态,这其实就是对田文镜最大的包容。

天下领导如果都能够像雍正这样袒护自己的手下,那么我认为这个团队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取得相当出色的成绩。因为手底下的人心里是幸福的,他们心甘情愿为了领导九九六,也就没有工作效率低这种说法了。换一种思路,可能你的职场之路就会走的十分顺畅,各位领导们,你们看到了吗?

标签: 田文镜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宁可杀掉李绂,也要保住田文镜?田文镜对他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田文镜

    当时的李绂就相当于北宋时期的苏东坡,如果皇帝杀掉全国的文人之首的话,那必然会遭到天下文人的反对。可是在面对李绂弹劾田文镜这件事上,雍正丝毫没有手软,他将李绂先是打入死牢,没多久便宣布问斩了。为什么雍正名声这么差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得罪了当时的读书人,他始终认为,这些读书人除了写文章,那就是国家的寄生

  • 山东沦陷,日本人逼他当汉奸,他愤然回答:我爹是左宝贵

    历史人物编辑:富涛说史标签:左宝贵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消极避战,导致山东很快陷于敌手。回族名医左国楫多年在山东平邑地区行医,广有人望。左国楫还是前清的一等云骑尉,虽然大清国早就灭亡了,但这个头衔在百姓中间,还有很强的号召力。人们亲切地称呼左国楫为“左大少”。左大少行医,不仅医术高明,还童叟无欺,遇到一些

  • 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左宝贵

    民族英雄左宝贵衣冠冢左宝贵衣冠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西南约一公里处,于1897年9月12日(光绪23年8月16日)建成。衣冠冢占地近十余亩,围有砖墙,植有松柏,立有牌坊。茔围大门朝南,一对威武的石狮分踞左右,两幢高大的华表分立东西。华表的阳面为兵部左侍郎杨颐撰写的一副挽联:孤军支拄穷边伤哉为

  • 左宝贵:平壤为吾冢,返乡仅一靴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左宝贵

    平壤为吾冢,返乡仅一靴左宝贵同邓士昌被称为“甲午双忠”,但两人的知名度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清史稿》在记载左宝贵和邓士昌时有言:“中东之战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然邓士昌因一部电影《甲午风云》,在国内可谓是人人尽知,而左宝贵只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仅仅是提及了一下名字,若抽问

  • 何为和光同尘高境界?当官就为赚钱的小县令给胡林翼上了震撼一课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胡林翼

    晚清胡林翼不仅是抗击太平天国的中兴名臣,也是一位深懂“和光同尘”大智慧的高人。直白地讲,所谓“和光同尘”就是不能把自家的君子操守当成包袱,不能遭遇小人就嫉恶如仇、针锋相对,看见俗人就横眉冷对、嗤之以鼻。在高人那里,遇小人从不会去打脸,而是要一把搂过来,进而悄悄地抓住他的小辫子,这叫为己所用;遇俗人就

  • 此人是湘军财神,胡林翼说他开口只会要钱,还为他编了一段顺口溜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胡林翼

    湘军不属于国家的经制兵,通俗的讲就是后娘养的,从组建那天开始就处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的境地。因此,对于曾国藩来说,最急迫也是最头疼的就是筹措军饷。我们知道,湘军前前后后花了几千万两白银,绝多大数都是曾国藩自己筹来的,这就需要找到非常合适的人。同时,不但筹钱的人有办法、有水平,更要经得起推敲,这样人们

  • 当曾国藩被包围在南昌城内岌岌可危时,胡林翼和罗泽南应该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胡林翼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今江西之势亦可谓棋危劫急矣。当此之时,若雄师能从北岸长驱,与水军鼓行东下,直至小池口、八里江等处,则敝处青山、湖口之师,忽如枯鱼之得水;江西瑞州、临江之贼,忽如釜底之去薪。以不援为援,乃转败为功之要着也。若阁下仍

  • 胡林翼出山时,为何要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去工作?在贵州容易出成绩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胡林翼

    胡林翼作为与曾国藩齐名的晚清中兴名臣,其发迹的路线与曾国藩相比,更具有戏剧性。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八月,胡林翼的父亲去世后,他从京城扶棺回湖南益阳老家丁忧,直到6年之后,在花了一万零六百多两银子的情况下,捐了一个知府,得以再次进入仕途。按照清朝当时官场上的规矩,捐官的人,可以挑选比较富裕的

  • 他是湘军第一猛将:如果他没救曾国藩胡林翼的命,清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胡林翼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手下名将众多,包括主帅、统帅、统领在内的17个高级将领之中,大部分是湖南人,而且有很多是书生出身。只有塔齐布、多隆阿、鲍超三人既非湘人,又非书生出身。塔、多二人为满族,且是军官,跻身湘军高层在一定程度上是借朝廷之力。只有鲍超是真正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进入湘军高层,并成为当时的“湘军

  • 胡林翼24岁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胡林翼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帮手不得不提,此人就是胡林翼。胡林翼不仅学识出众,而且善于权谋,曾国藩甚至评价: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与曾国藩相比,胡林翼出道早,24岁就考中进士,有后台有背景,可是,在官场上,胡林翼的升迁速度为何不及曾国藩?反而需要曾国藩的提携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