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愉妃:五阿哥永琪生母,70多岁还能被乾隆翻牌子,79岁善终

乾隆愉妃:五阿哥永琪生母,70多岁还能被乾隆翻牌子,79岁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的动静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1/19 22:50:08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除夕,已经81岁的乾隆皇帝居然翻了已经78岁的愉妃牌子,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太太还能被老皇帝翻牌子,难道两个80岁的老人之间还能有什么激情吗?

其实想一想两名都80岁的老人晚上在一起还能干些什么,他们更多的是叙旧,是怀念往事,而乾隆召78岁的愉妃侍寝也是如此,因为每当乾隆怀念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晚上召愉妃陪伴自己一起缅怀,而缅怀的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儿子五阿哥永琪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这些儿子中最优秀的人就是愉妃珂里叶特氏所生皇五子永琪,而愉妃也是在生育永琪之后才母凭子贵。

永琪自幼就非常聪慧,学习能力强,精通汉语、满语、藏语、蒙语等多种语言,还擅长琴棋书画以及天文历法。

乾隆的第十一子永瑆是清代著名的宗室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很高,与刘墉、铁保、翁方纲并列为乾隆时期书法四大家,而永瑆的书法蒙正是哥哥永琪亲自教导,被永琪教导出来的永瑆在后来能成为书法家,可见永琪本身书法造诣有多高了。

永琪不仅精于这些文才方面,他还擅长骑射摔跤,据《清高宗实录》记载,永琪曾与父亲乾隆在木兰围场比试骑射,父子二人连比三局,向来自负骑射本领难逢敌手的乾隆结果三局都败在了永琪之下,可见永琪骑射本领之强。

除了骑射之外,永琪还擅长摔跤,他自幼就随宫廷善扑营的侍卫练习摔跤,到成年后善扑营的侍卫已经几乎没人能摔得过他。

从这些历史记载都能看出来永琪自幼就像是现代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能力超强,学啥会啥,样样通样样精,综合素质非常高,当然永琪本身也是乾隆所有儿子中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子。

永琪不仅能力优秀,还极为孝顺,这也是乾隆十分喜爱他的地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带着妃嫔、皇子、公主等皇室贵族来到圆明园中居住度假,在晚上时乾隆居住的寝宫失火,在火灾突起时,大家都纷纷往外逃跑,只有住得离乾隆最远的永琪来到火场时,看到父亲乾隆没有出来,于是永琪不顾个人安危,往自己身上到了一盆凉水就冲进火场寻找父亲乾隆。

永琪后来不顾个人安危背负乾隆从火场中跑了出来,这让乾隆十分感动,他认为永琪是真心挂念自己安全的孩子,是极为孝顺的人。

乾隆在继位之初就有着想立嫡子为皇储的想法,所以他曾秘密册立原配妻子富察皇后所生嫡子皇次子永琏为皇储,但是很不幸永琏在9岁时夭折,此后富察皇后又生育了皇七子永琮,乾隆也想将其立为皇储,但是很可惜还没来得及秘密册立时,永琮就在2岁时夭折了。此后富察皇后经受不住两次丧子之痛的打击去世,乾隆的嫡妻、嫡子就这样全部死光了,而乾隆也暂时把考虑继承人选的事情搁置下来。

随着永琪的长大,他优秀且全面的能力,加上还这么孝顺,因此在永琪勇救乾隆出火场之后,乾隆就已经有了打算想多历练考察一下永琪,然后将他秘密立为皇储的想法,于是永琪就获得了乾隆重用,乾隆开始让他过多地参与政治。

与此同时永琪的老妈愉妃珂里叶特氏也因他背负乾隆出火场受到了表扬和赏赐,其实此前愉妃已经因为儿子永琪获得了很高的地位提升和不少赏赐了。

愉妃珂里叶特氏又称海佳氏,她的家族出身低微,虽然是蒙古人,但她的家族系蒙古八旗包衣出身,并非传统的蒙古贵族,因此大概在雍正五年(1727年)左右,乾隆大婚前雍正派内务府赏赐给了他九名侍妾,其中就包括了愉妃。

也就是说愉妃比富察皇后嫁给乾隆还早,虽然嫁给乾隆比较早,但是愉妃却一直并不受乾隆喜爱和重视,在嫁给乾隆之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女。

而且在乾隆继位之后,早期嫁给乾隆的侍妾们基本都被封妃或封嫔,愉妃却只被封了一个低级的海常在,这也能看出愉妃很不受乾隆的喜爱和重视。这主要和她的家族出身低微以及她本人性格有关系。

看愉妃去世后乾隆亲自给她撰写的祭文就能看出她的性格,乾隆在祭文中用了“纯诚秉质”和“温恭赋性”形容愉妃,这意思就是称她的性格温柔,为人淳朴厚道,用现代的话来说愉妃就是标准的老实人。

现代人都知道,老实人就是不太会说话,不太会来事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是吃不开的,同样在古代也是如此,因此愉妃的这种性格很难讨到乾隆喜爱,所以在后宫中的地位也就很难得到提升了。

愉妃最初在常在的位置上就熬了两年多,后来乾隆觉得她毕竟是自己未登基前就嫁过来的女人,念在旧情上才将她晋升为海贵人。

此后愉妃就一直在乾隆后宫中不温不火,不过幸运的是在乾隆五年(1740年)时,乾隆宠幸了愉妃一次,也是这一次使得她在嫁给乾隆十五年后终于怀孕,这次怀孕也改变了她的命运,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六年(1741年),愉妃顺利生下了永琪。

永琪的出身让愉妃在乾隆后宫中的地位得到了质的提升,虽然最开始永琪刚生下来的时候乾隆还不知道他将来会有多么优秀,但毕竟这是一个皇子,乾隆还是十分高兴,当即下旨晋封海贵人为愉嫔。

随着永琪的长大,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赢得了乾隆的喜爱,也为母亲愉嫔赢来了晋升为愉妃的机会。

可以说如果没有永琪的出生,愉妃很可能一辈子都是乾隆后宫中可有可无的妃嫔,永琪的到来改变了愉妃的人生命运。

随着永琪越来越优秀,还这么孝顺乾隆,都让乾隆有了想传位的想法,按照后来乾隆对永琪的器重,永琪会被乾隆秘密立为皇储,而愉妃甚至将来有可能成为贵妃、皇贵妃甚或是皇后,如同嘉庆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一样,生前获得皇贵妃封号,死后被追谥为皇后。但是意外永远来得让人毫无准备。

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永琪不幸罹患了一种重病附骨疽,永琪病重时乾隆十分关心他,乾隆为了让永琪开心有助于他的身体康复,特意下旨晋封永琪为荣亲王,永琪也是乾隆诸子中第一位获封亲王爵位的皇子。

其实荣亲王这个爵位在清朝有着特殊的含义,代表着和太子之位挂钩。当初顺治宠爱董鄂妃,后来董鄂妃生育了皇四子,顺治曾想立其为太子,但是皇四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悲痛的顺治于是就想追封皇四子为太子,遭到了母亲孝庄太后的反对,最后只得追封皇四子为荣亲王,因此自顺治之后,荣亲王爵位就意味着和太子之位有关系,所以清朝皇帝几乎不会授予皇子荣亲王爵位。

乾隆在永琪病重期间授予他荣亲王爵位也是想暗示他,将来他可以成为太子,希望能让永琪振作起来,对未来充满希望。

乾隆对永琪的偏爱,也让朝臣和后宫妃嫔都明白了,永琪这回如果病好了,那他肯定是乾隆最属意的继承人选了,这也让平日在后宫中低调内敛的愉妃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很可惜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初,永琪还是去世了,年仅26岁。在永琪去世七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秘密册立了他与令妃(后来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储,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但是从嘉庆各方面能力来看他都和哥哥永琪颇为相似,能力非常全面,文武双全,还孝顺听话,只不过永琪是样样通样样精,嘉庆是样样通样样松而已,总得来说嘉庆似乎就是弱化版的永琪,也说明了乾隆后来其实是按照永琪的模板去选择继承人。

而乾隆选择嘉庆成为皇位继承人其实也是无奈之选,乾隆的儿子们整体素质都不高,要比他爷爷康熙的那些儿子们质量差远了,永琪是乾隆儿子中最为优秀的,而嘉庆虽然不是最为优秀的,但他却和永琪很像,是个全能型人才,因此乾隆在永琪早逝后才只能考虑秘密册立嘉庆为皇储,可以说永琪不死,皇位很可能轮不到嘉庆身上。

这一点从乾隆晚年在召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就能看出来,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伯爵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为乾隆贺寿,乾隆在招待马戛尔尼的宴会上当着已经被他秘密立为皇储的嘉庆面称赞永琪: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乾隆这意思就是说永琪才是他最属意的继承人,只可惜英年早逝,当着已经被自己秘密立为皇储的儿子嘉庆面,夸另外一个已经去世了快三十年的儿子,而且还是对着一个英国人夸赞,可见乾隆对永琪的赞许和怀念。

其实乾隆晚年越发怀念永琪,在晚年时每逢永琪的忌日乾隆都会为他写上一首诗来怀念,同时乾隆也会召愉妃来侍寝,夫妻二人共同缅怀他们优秀的儿子永琪。

永琪的去世对愉妃打击也很大,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怎能不难过,不过所幸的是永琪留下了后人绵亿,此后乾隆命人将永琪唯一的儿子绵亿收入皇宫交由愉妃抚育,愉妃才得以抚育幼孙缓解丧子的悲痛。

此后愉妃逐渐看淡了后宫名利,虽然她在乾隆后宫中资历很老,但是后来的令妃和舒妃都很快想方设法获得乾隆喜爱,地位在她之上,不过愉妃对这些已经淡然了,也因此愉妃如此随缘的心态才让她得以长寿,在后来令妃和舒妃去世后,愉妃就成为了乾隆后宫众妃嫔之首,但是这些对愉妃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

也正是愉妃的这种态度,才更加让后宫中其他年轻妃嫔羡慕嫉妒恨,在六七十岁的时候还能被乾隆翻牌子,当然,她们不知道的是乾隆之所以翻愉妃的牌子其实只是为了和她一同缅怀优秀的儿子永琪。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愉妃去世,享年79岁。她死后乾隆又想起了永琪,乾隆十分感慨,这回再想怀念永琪都没有人能倾诉了,因此乾隆在愉妃死后下旨追封她为愉贵妃。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78岁时还能被乾隆翻牌子的妃嫔正是他最优秀的儿子皇五子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只不过愉妃在70多岁还能被乾隆翻牌子并不是由于她有多么受乾隆喜爱,而是乾隆出于对永琪的怀念,愉妃是典型的母凭子贵事例。

标签: 愉妃

更多文章

  • 《延禧攻略》纯妃被愉妃秒杀,娴妃早已开始布局了,琥珀再次上线

    历史人物编辑:心心念念的笑笑标签:愉妃

    让很多观众恨得压根儿痒痒的纯妃终于领盒饭了,虽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总是让人觉着太突兀了。某着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愉妃把纯妃给秒杀了。但是仔细留意这段剧情的细节,便会发现很重要的两点线索。第二条线索是琥珀跪求娴妃救自己,这个桥段到目前来对主线剧情没有什么作用。那么就只可能是接下来剧情的伏笔了,不然

  • 洪秀全给英国人写诗,内容颠覆历史,学者:杨秀清或是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杨秀清

    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历经6年,席卷全国18个省份,大半个中国都被太平天国的旗帜所覆盖,此时的太平天国,可以说已经达到鼎盛阶段。但再坚固的堡垒,总会从内部瓦解,当年6月,太平天国突然发生内乱,史称“天京事变”。天王洪秀全指使北王韦昌辉带兵夜袭东王府,在东王府里制造了一批大规模的屠杀。东王杨秀清猝不

  • 杨秀清难道还有后人?竟在美国报纸上刊登寻亲启事,万分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杨秀清

    太平天国几乎是将清朝摧毁殆尽的一次强悍的农民起义,当时清朝政府无力镇压,还是依靠西方势力的帮助才得以解决,但实际上太平天国的崩塌,并不是开始在清廷的追逐之下,它的崩塌其实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当时洪秀全在太平天国的局势强盛之后,就因为不满他人的势力强大过自己,先后将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击杀,还让带兵

  • 英国有封洪秀全亲笔信,内容颠覆历史,学者:杨秀清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杨秀清

    我国历史上的很多农民起义都伴随着宗教色彩,陈胜吴广起义就用了一招神话的套路。他们将鱼肚子里面提前塞好纸帛,上面写好话语:大楚兴、陈胜旺。之后再让人传播出去,使得陈胜成为了当时起义军的首领。带有神话色彩,也象征着是上天授命,他应该担当大任,起兵也就名正言顺。不仅陈胜吴广起义时候用的这一招,刘邦当时也用

  • 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何从生死兄弟成了不共戴天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杨秀清

    提起太平天国,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排除不了农民阶级的斗争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复杂关系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洪秀全在创立拜上帝教之初,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杨秀清,杨秀清虽然只是一个煤矿工人,但是他精明干练,对很多事情处理的非常到位,这

  • 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长兄,杨秀清为其撑腰,李秀成却不买账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杨秀清

    1862年,湘军主帅曾国荃一声令下,湘军兵分多路强势围攻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天王洪秀全见湘军强势来袭,当即组织城内的太平军军民加固城防,构筑防御工事,以此来抵御湘军的攻势,岂料,天王洪秀全那个不争气的大哥洪仁发则是趁机打发“国难财”,在城内搜括钱财,抢夺粮食,弄得天京城内人心惶惶!洪仁发,太平天国天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还没站稳脚跟,杨秀清为何着急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杨秀清

    定都天京不到2个月,杨秀清就北伐,导致数万精兵阵亡,几十位将领殒命,这是太平天国权力博弈的缩影,没实际意义。一、从当前局势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没必要北伐1853年3月,60万太平军杀入天京,旋即东征,拿下镇江、扬州。5月,杨秀清调林凤祥、李开芳、黄益芸、朱锡琨、吉文元回京,负责北伐,率2万兵马直

  • 没有天京事变,杨秀清继续掌权,太平军能否灭清朝?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杨秀清

    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误北王、东王两家相互杀,此为大误”,认为天京事变爆发,是太平天国灭亡的重要原因。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北王、翼王、燕王等各大实力派相互厮杀,两万骨干死于内斗,拜上帝教信仰崩溃,太平天国从极盛转向衰败。那么,我们不妨设想下,若没有天京事变,杨秀清继续掌握大权

  • 太平天国史:杨秀清处事不公平,被杖责50大板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杨秀清

    1854年,陈宗扬、谢婉妹押赴刑场,死前痛斥:“东王不公平,卢丞相为何逍遥法外。”杨秀清无奈,只好让士兵当众杖责自己50大板,给民众一个交代。杨秀清凭借“天父下凡”,任意杖责韦昌辉等诸侯王,连洪秀全都被欺负,可谓是嚣张。那么,为何杨秀清连“本人”都要杖责呢?这事说来话长。金田起义时,包括家属在内,太

  • 杨秀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洪秀全起了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秀清

    在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当中,东王杨秀清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杨秀清,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在冯云山被捕入狱之时,早已经土崩瓦解。更为重要的是杨秀清的军事才华,对稳固太平天国政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1853年,清政府为了剿灭刚刚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政权,在南京的南北两个方向设置江北大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