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旅游达人(11)袁枚旅游家 行年七十走天涯 听水听风笑到家

历史上的旅游达人(11)袁枚旅游家 行年七十走天涯 听水听风笑到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缺 访问量:585 更新时间:2024/1/23 7:50:35

#历史开讲#

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三亚的温度26°,晴

《苔》

其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物是斜阳。

日本湿苔园林

这是清代袁枚的两首诗歌《苔》。这首诗歌的大意是阳光照不到,花儿自己开。暖凉自己知,何必问斜阳。

在前几年的中央台《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上,乡村教师梁俊山里的孩子们唱起了这首歌,《苔》也流传开来。

清代袁枚

一、袁枚的旅游地方

袁枚1716年3月25日出生,自号随园主人,杭州人清代的诗人、散家、文学批评家、美食家,也是旅游达人。

袁枚九岁学诗,十岁无师自通,12岁参加乡试,23岁进士,26岁江宁知县,7年县令后辞职回家,定居南京,自号苍山居士,随园老人。他晚年身体健康,游历山水,主要成就提倡“性灵说”,表现个人生活真实感受、情趣和见识。有《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一直到1798年1月3日82岁去世。

袁枚65岁以后,开始喜欢上了游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他游历了浙江的天台山、雁荡山、四明山、雪窦山、黄龙山等名山。

70岁那年,他从南京出发,游览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苏等,足迹遍布黄山、庐山、罗浮山、桂林、南岳、洞庭湖等。

袁枚作诗:“自觉山人胆足夸,行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

二、袁枚的旅游贡献

旅游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袁枚就是一位旅游美食家。

1.袁枚是一名旅游家

他的诗歌《湖上杂事》: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

《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袁枚是一位美食家

作《随园食单》。袁枚写了厚厚的一本书《随园食单》,主要论述烹饪方法。

饮食是一种大文化。国画大师大千说:“吃是人生最高艺术。”

袁枚《随园食单》

3.袁枚是一名健身家。他每天散步、练拳、舞剑,还喜欢修剪果木、躬耕陇田。这些活动,使他劳而不疲,疲而不衰。

在《养生之道》说:“康节先生有三不出之戒,谓风不出,雨不出,大寒暑不出也。七十后,惟暑不出,过中秋才出,此定例也。”

三、正道感悟

一、旅游养生

袁枚酷爱旅游,精力旺盛,把旅游作为养生术。我们可以采取旅居养老模式,开展旅游活动,做到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里平衡。

二、诗与远方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林跃。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看山看水看风景,乐山乐水乐生活。

标签: 袁枚

更多文章

  • 清朝才子袁枚的双面人生,一面是性灵说大家,另一面却是创业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袁枚

    前言:提起袁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那个提出了“性灵说”的大才子。袁枚的诗作清新别致,散文哀婉真挚,骈文辞藻清丽,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佳作。但袁枚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清苦诗人,他的人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前半生是科举界的一枚宠儿,后半生是创业界的网红大佬,一面是饱读圣书的清廉县令,另一面却是“好

  • 袁枚嘲笑打油诗人底气十足其诗歌到今天仍被经典传唱

    历史人物编辑:沉没在你心标签:袁枚

    《随园诗话》记载了一个文坛笑话:“蔡芷衫好自称蔡子,以诗示汪用敷,汪曰:‘打油诗也’。蔡曰:‘此《文选》正体,何名打油?’曰:‘蔡子不打油,何物打油?’”清朝时,有个叫蔡芷衫的诗人,喜欢自称“蔡子”,就像人家老聃叫老子,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庄周叫庄子,诸如此类。不过这些大师级别的先贤都是别人尊称

  • 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历史人物编辑:赖志刚标签:袁枚

    #可以说一句自己非常喜欢的诗词吗#平凡是什么?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平凡,心中装着科学家、作家、演员的理想,对平凡只是不屑,因为科学家、作家、演员是绝不平凡的。后来,老师教育我们,平凡不可怕,平庸才可怕。什么是平庸呢?我也不懂,保尔柯察金就告诉我,“回首往事,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因虚度年华而羞耻”,这就是

  • 文学才子袁枚,为何辞官归家隐居不仕,沉迷文学开创诗风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袁枚

    字数:1525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文/空弦插画师/乌有袁枚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散文家,诗人以及文学批评家,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美食家。从少年时期开始,袁枚就凭借着才华之名而闻名于当时。乾隆四年,他考中进士进入朝堂为官,先后在江宁、沐阳等地区担任县令,共有七年之久,其对待工作认真,因此在任上颇有声望

  • 清朝文坛第一奇人袁枚的断案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袁枚

    文/林岩袁枚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祖籍钱塘(今属浙江杭州),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美食家,留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等著作。很多人都知道袁枚很有文才,而其善于断案却鲜为人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袁枚考中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

  • 纪晓岚福建见鬼拉袁枚作证,袁枚:我也是听你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袁枚

    “朕以汝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使得纪晓岚诙谐、睿智、才华横溢的形象深入人心,剧中他与和珅斗智斗勇又惺惺相惜的故事让人以为纪晓岚位高权重,是可以跟和珅一掰手腕的人物,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主要从事文字工作,按现在的说法称为文史专家比较合适,是

  • 秦日纲做了什么,他的老乡石达开对他恨之入骨,一定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秦日纲

    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石达开却恨透了秦日纲,以致洪秀全不得不为平复石达开的怒火,公然处死了秦日纲。

  • 同是贵县老乡加亲密战友,为何石达开非要置秦日纲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秦日纲

    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也具有浓厚的“老乡”情怀,来自同一地方的人往往被编入相同战斗单位。在日常生活与战争中,他们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一起为实现美好的天国梦而奋斗。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石达开与秦日纲之关系。这两位都是贵县人,石达开是小地主,在当地也算是高富帅一枚;秦日纲则是矿工,年近三十都还没成婚,是

  • 功劳不输燕王秦日纲,洪秀全为何不给他封王?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秦日纲

    罗大纲是太平天国的奋王,但他这一个封号并不是生前给封的,而是死后追封的。作为太平太国早期的将领,罗大纲能征善战,战功显赫,而且还和李开芳、林凤祥、胡以晃以及黄文金并称为“五虎上将”,为什么没能封王呢?一在加入太平天国之前,罗大纲是天地会成员,长期和清廷做斗争,天地会当时和太平天国有过交往,很多成员投

  • 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为什么兵至舒城杨家店却大败而回?

    历史人物编辑:六月的雨标签:秦日纲

    提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一定对这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十分熟悉。是想起来了它的轰轰烈烈,还是最后惨败的消失。或者只因留下了一些只言片语,而在脑海中寥寥带过,让它的辉煌淹没在历史中。(太平天国运动纪念画面)这场运动出了许多有名之士,有英勇的烈士,那么必然有被唾弃的小人。他们都在这段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