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为什么兵至舒城杨家店却大败而回?

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为什么兵至舒城杨家店却大败而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六月的雨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3/12/27 2:32:16

提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一定对这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十分熟悉。是想起来了它的轰轰烈烈,还是最后惨败的消失。或者只因留下了一些只言片语,而在脑海中寥寥带过,让它的辉煌淹没在历史中。

(太平天国运动纪念画面)

这场运动出了许多有名之士,有英勇的烈士,那么必然有被唾弃的小人。他们都在这段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算再不了解,也会因为它的声势浩大而感到震惊。不得不承认,历史见证了这段曲折的抗议的光荣与失败。

一、人物简介

秦日纲是一个极具矛盾的历史人物,他一生有幸,也有很多的不幸。他是太平天国的守将之一,但是其军事领导能力不高,打了很多败仗,最后被利用够了,再被处死。

(秦日纲在和兄弟商量大战对策)

他的一生苦劳众多,最后还被人说才能一般,不堪大用。在权利纷争中被迫牺牲,仿佛是一早的结局。当时为了北伐大业的顺利进行,东召来他,先迷惑他,然后乘机告诉当时未封王的他,许诺可以给他地位。

因为东王说已经请示上面了,又暗示他,这次封赏是必然的。所以秦日纲对此非常惊喜,心里立马对他产生了感激之心。借此东王顺利拉拢了秦日纲,进入这场权利争夺的纷争之中。

(秦日纲领命)

二、杨家店战役

秦日纲因为对东王十分信任,就许诺一直效忠于他,这相当于选择了阵营。杨秀清对此非常的满意,他知道拉拢燕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以后有了在前面替他挡剑的人了。

(大战一触即发)

所以杨秀清连忙告诉秦日纲,如今北伐的形势非常的严峻,大敌前援军还没有到达,所以要秦日纲向北去救陷入危机的军队。虽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但是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他前进的。并且提醒说,这次大战非常重要,关乎天国的前途,这次如果打了胜仗,这块地就是你的封地。

秦日纲这才明白封王的巨大陷阱,自己打仗才有地位。现在幡然醒悟有点迟了,只好假装答应,内心可是一点也不想去。秦日纲慵懒地向北边进军,到了舒城杨家店后,又带兵马上退回来了,就是不想成为刀下魂,让这场大战因失败而快速的告终。

(往日的光辉)

三,这场战争的背后

秦日纲心里清楚,为什么其他的天王可以在都城享受没有战争的日子,自己却要在这次战役中当替罪羊,最后还没有多好的赏赐给他。秦日纲心里更清楚,自己已经卷入了这场战争中,迷失在利益旋涡里。

(秦日纲惊愕)

就这样,在这历史性的转折点中,他成了一系列历史变化中的一个棋子。他被其他王当做一枚棋子,身为炮灰在前面挡着。最后被历史所唾弃,被世人所骂,这场战役进一步推动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这场战争的失败一方面是秦日纲的个人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兵力实在是无法与清兵抗衡,这才导致了大败。匆匆一战,留下了硝烟,也留下权利的无限纷争。杨家店一战是灭亡的一次前兆而已,十余日的战场只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我们可以看见这场战争背后秦日纲的无奈,还有他的随意,他已经在权利中放弃了自我。

(大战前的谋划)

四、对秦日纲的正确看待

从秦日纲的事迹看来,他一生的功劳屈指可数。出席过几次重大的会战,但除了完成一个任务以外,其他的几个战役可谓是惨败。有几个战役还是其他的天王带他,他顶多打个酱油。其他人更是对他的功不屑一顾,觉得不值一提。

(兵临城下)

关于他的一些重大文件,还记述了他所参与的几次大战。因为军事能力非常一般,各种危机都遇到过,临阵脱逃也是常有的现象,不得让人对他的经历感到唏嘘。

秦日纲的悲剧都是洪秀全一步步造就的。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受到天王的重用,却屡屡失望。还因为权力纷争,背上了很多不知名的罪责,间接导致了他的形象一直很差,一百年来的世人都对他印象不佳。

(秦日纲十分疑惑)

“忠贞仗义,功过皆有”,这是对秦日纲最客观的评价。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提到太平天国运动,秦日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但人们对秦日纲的大部分印象都是不怎么好的,在讨论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时,人们也是寥寥谈谈。

一些人还在宣扬,秦日纲是太平天国的一大罪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他难道不是一个权利纷争的缩影吗?一个重大的起义,失败的过错都要推给他一个人吗?

(十分自信)

答案是不,我们应该正确地去看待秦日纲的成功与失败,功绩和失误。他的责任的确该承认,但偏激的思想,只会让我们过于片面看待太平天国这段不一般历史。在清朝,这样偏激的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是绝对不公平的。他的确在这些战役中有很多过失,但最大的祸患人物显然不是他,我们不能全都将历史的脏水泼向他。

正确看待他的所有,有助于让我们了解太平天国背后的故事。历史的罪人太多,权利的争论不得而知。我们离那段历史过于的遥远,更加应该真正地走进去看看。

(秦日纲还原画像)

总结

兵至舒城杨家店为何大败而回,有很多人对这场战役心存疑虑,这场战争关乎了太平天国的发展轨迹。有人认为都是秦日纲导致的失败,他的敷衍,草草了事。还有人认为都是因为太弱了,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些都是片面理解,却也有一些道理,不难看出这场战役的确有些悬殊,更有一些消极心理影响。

燕王秦日纲本身就颇受争议,他在后人眼里更是毫无军事才能,整个就是常败将军。太平天国有他灭亡是肯定的,毋庸置疑,所以他的形象是反面的。

(大战指挥)

现在看的话,他顶多是个职场的小白,为了利益纷争,被迫去打仗。一个有名无权的王,就是个替罪的物品,他的价值毫无争议。所以,一场战役失败了,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谁都不愿意牺牲的。

标签: 秦日纲

更多文章

  • 1856年,太平天国五大高手对决,底层“剩男”秦日纲败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秦日纲

    在小农意识异常浓厚的古代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从未停止过;为了掌握大权,他们不惜发动“宫廷政变”或各种“靖难”,搞得血流成河,死伤惨重。1856年9月—11月,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月的“天京事变”就是太平天国内部权力之争的恶果,是五大高手为了争夺最高领导权而展开的一场对决。其中,底层“剩男”出身

  • 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勇猛有余,智慧不足,后被翼王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晓燕说历史标签:秦日纲

    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天王洪秀全想要打江山,推翻满清王朝,只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六人知道,其余则不知;他们都是被“骗”进拜上帝教,上了“贼船”,非常无奈。李秀成对这六人也是评价不一,除对冯云山极力肯定外,其余则认为都不是做大事的料。对于秦日纲,太平天国燕王,李秀成

  • 石达开败北的起点:处决燕王秦日纲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秦日纲

    1856年12月,石达开处死燕王洪秀全:“六哥,你可以释放秦日纲兄,给他一条生路。”杀死秦日纲,是石达开垮台的起点。他犯了一个错误。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杀秦日纲呢?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石达开、秦日纲都是归县人。他们是假同胞,却是竞争对手,关系很差。在杨秀清获得“谣言天父”资格后,洪秀全和冯云山决定重新

  • 17年过后,徐寿兰与王浩现状如何?彭宇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日三秋标签:徐寿

    2006年南京徐秀兰一案后记发生于2006年南京的一次交通意外,由于法官王浩的“神操作”,彻底改变了事件的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如今十七年已过,事件的始作俑者徐寿兰与彭宇,还有法官王浩的现状如何?想必依然有很多人愿意了解吧?事件回顾事件回放:2006年11月20日早上,南京水西门广场附近的一个公交站点

  • 徐寿:一个对科学狂热的人,被人们称为“晚清霍金”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徐寿

    想必有很多小伙伴对霍金不会陌生,偶尔还会翻看一下关于霍金的预言,甚至会去他的预言中看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霍金是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毕生致力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他对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值得每一个人尊敬,也许是天妒英才,霍金患上了渐冻症,在76岁那年驾鹤西去。因为霍金的那些预言,很多人都笑言他是来自未来世界

  • 天才徐寿遐想记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徐寿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天才如徐寿,也只能黯然离世!在那个没有一丝希望的时代,留下自己的光芒,盼望着黎明的到来。徐寿,1818年生,江苏无锡人。是第一位在NATURE,即《自然》上发表科研论文的中国人,纠正了伯努利定律的错误。这一年是1881年,很巧合的事件,这一年徐寿63岁,距离其

  • 清代词人朱彝尊入赘爱上妻妹,写下一首情词,仅27字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朱彝尊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宋的词固然冠绝今古,惊艳时光。但不可否认的是,元明清乃至近现代,仍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长短句,在民间口口相传。其中清朝的词因为眼界高远开阔,细节精雕细琢,备受梁启超先生的推崇。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梁先生认为清代诗文皆趋衰落,独词“驾元明而上”。而在所有清代词作中,

  • 洪秀全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能灭掉实力派的杨秀清和韦昌辉呢?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韦昌辉

    洪秀全打仗不行,搞治理也不行,但是论玩阴谋诡计,杨秀清和韦昌辉加起来都不是对手。一、杨秀清与洪秀全 太平天国早期运动中,洪秀全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但是杨秀清最早传“拜上帝教”的时候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表天父传达圣旨,有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 永安建制后,杨秀清受封东王,位在诸王之上,只在天王

  • 太平天国失败后谁的后人过得最好?北王韦昌辉,弟弟成了二品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韦昌辉

    太平天国天王殿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最初“五王”中谁的后人过得最好。太平天国最初“五王”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以及“翼王”石达开。01、洪秀全后人:一个赴美当苦力,一个在加勒比海当传教士从现存史料看,洪秀全的直系子女全

  • 杀红了眼的韦昌辉围堵天王府,洪秀全培养多年的女兵终于派上用场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韦昌辉

    不论从哪里看到关于太平天国的描述,总会有“轰轰烈烈”四个字来形容,一个原因是天国反清运动的确闹得非常大,鼎盛时占据满清半壁江山有余,但终因内讧而消逝。第二个原因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洪秀全的一声呼应,惊起全国贫苦百姓千层浪,而由于农民革命军的局限性和一些战略失误,太平天国迅速起势后又迅速走了下坡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