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赖裕新受重伤,哭着说:“翼王,赶紧撤兵,保存实力”。石达开一意孤行,继续与清军交战,走向了末路。
石达开横扫湘军,得益于麾下悍将赖裕新的奋勇拼杀,石达开败亡,也是因为听不进赖裕新意见,一意孤行,不思变通,坑死了广大将士。
赖裕新,广西桂平人,骁勇善战。1855年,赖裕新充当前锋,从湖北奔袭江西瑞州,斩首湘军一千余人,夺取城池,为石达开“经略江西”开个好兆头。
破城之后,赖裕新加固城防的同时,设置管理机构、发展经济、制造火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准备,与湘军主帅曾国藩决战。
曾国藩负责江西战场,太平军夺取瑞州,他难辞其咎,必须重新攻占城池,给咸丰皇帝一个交待。为此,曾国藩、曾国华、刘腾鸿、吴坤修、普承尧率江西湘军前来攻城。
瑞州之战,从1855年12月持续到1857年8月,曾国藩损失了几位大将,包括刘腾鸿,却没能顺利攻克。赖裕新的深沟高垒面前,曾国藩战败了,又因为咸丰不授予他实权,便以丁忧为由,辞职回家。
曾国藩离开前线,杨载福、彭玉麟负责瑞州战事,也是采取“围困战术”,凭借后勤优势,与太平军死磕。此时,太平天国历经天京事变,没人顾及瑞州,赖裕新处境孤立。
赖裕新打算死守,却得到翼王石达开送来的书信:“本帅准备外出,希望你能追随我,一起建功立业,共享太平。”石达开威望高,还是自己的老上司,赖裕新便乘着大雨之夜,突围而出,去安庆找翼王。
石达开单干后,有一个宏伟目标:“进军四川,效仿刘邦、刘备,在川蜀大地建立根据基地,成为霸业。”对此,赖裕新不认可,他建议石达开留在安庆,节制各路兵马。
留守安庆,应该是最佳选择,但石达开不乐意。石达开目标远大,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从安庆去四川,最佳路径是过湖北,但这是胡林翼的防区,他过不去。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石达开决定先攻打江浙、福建,在这里夺取战略物资、扩充兵马,然后再从湖南进入重庆,最终夺取成都。
1859年初,石达开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便从江西杀入湖南,执行他的战略计划。但是,石达开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非要中途攻打宝庆,不但浪费时间,也消耗实力。
进入湖南,也是赖裕新打前锋,他夺取桂阳、郴州、永兴、东安,并分兵攻打湘军老巢新宁,牵制了刘长佑、李续宜的湘军主力。如此,石达开才能一路畅通无阻,顺利抵达宝庆。
起初,赖裕新反对攻打宝庆,他建议翼王快速穿越湖南,进军重庆,这里是清军防守的弱点,且西南起义军力量强大,可以作为盟友。但是,石达开却偏偏一意孤行,结果栽在了宝庆。
石达开的队伍,包括家属在内,大约30万,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基地,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再则,石达开目标是四川,攻打宝庆没有任何意义,这里也没有粮食,即便能破城而入,清军也会焚毁物资,太平军啥都没有。
宝庆之战,持续3个月,石达开不是强攻城池,而是采取“围困战术”,与湘军拼消耗,结果遭遇刘长佑、李续宜反包围。赖裕新率兵守卫河岸,阻止湘军渡江作战,被枪炮击中,却死战不退。
刘长佑、李续宜增援,湘军已经打通宝庆内外联系,继续作战没啥意义。赖裕新请求撤退,保存实力,不要与湘军死磕。石达开不听,决定扳回一局,结果太平军又一次惨败,城西的一百多座营垒全部被摧毁,湘军直逼石达开大营。
赖裕新痛心疾首,但为了掩护石达开突围南下,他毅然承担起断后任务,率兵与刘长佑厮杀,为石达开逃往广西赢得时间。
宝庆之战,石达开所部损失殆尽,个人威望也跌落到谷底。1860年,汪海洋等七十多位将士,率二十多万人马脱离翼王,石达开差点成了孤家寡人,也拉开了石达开败亡的序幕。
赖裕新忠心耿耿,没有北上,而是选择陪伴翼王,给石达开东山再起的勇气。可惜的是,石达开再一次坑了赖裕新,也害苦了自己。
1863年,赖裕新北路军牵制了清军主力,石达开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却没能及时渡过大渡河,而是留下来给儿子庆祝生日,兵败身亡。赖裕新为了掩护翼王行动,进军途中被滚木砸中,阵亡沙场。
赖裕新阵亡,所部群龙无首,难以赶往大渡河增援石达开,太平军陷入清军包围圈,全军覆没。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