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被凌迟没叫一声,理论上有没有可能?

石达开被凌迟没叫一声,理论上有没有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2645 更新时间:2024/1/15 0:48:30

大概率的情况下是喊了的,但是估计喊了几声就没音了。就好比我和拳王邹市明打比赛,除了第一下我会喊痛,剩下的谁喊谁是孙子

为什么我只喊第一下?还不是因为我只能挨一下,剩下的就没知觉了。石达开作为一个军人,他到底能忍受多少下凌迟?人类理论上忍受疼痛极限是多少?为何俗语里面有疼麻木了?

何为凌迟?到底有多少刀?

民间通常把凌迟称作是千刀万剐,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金、元、明、清都把它当作是法定的刑法。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都是死于这种刑罚当中。

比如皇太极曾经把自己的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太平天国里面的诸多将领,也都是死于凌迟的刑罚,其中就包括了石达开。甚至是一些小人物,比如说康小八,清朝末年的一个混混,也是死于凌迟。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凌迟?被凌迟的对象一般是谋反或者大不逆罪行,比如说前面的莽古济和石达开,他们两人就是属于谋反。至于混混康小八则是大不逆,当着慈禧的面调戏后宫妃子。

到底怎么个处刑方法?在对犯人凌迟之前,会把他的衣服脱光,然后用渔网紧紧的勒住身子,让肉从渔网里面凸出来。这个时候刽子手就可以行刑了,一点点的割。

但是下刀也有先后顺序,不同朝代割的数量也不同。一般都是24、36、72、128等等,通常是根据这个人犯的事情的大小。比如说皇太极的姐姐莽古济,据说就凌迟了几千刀。

我们拿24刀来举例!1~2刀割取眉毛;3~4刀切去双肩;5~6刀切去双乳;7~8刀切掉双手和胳膊肘之间;9~10刀割掉胳膊肘和肩膀之间。

11~12刀割去大腿肉;13~14割去小腿肉;15刀插心;16刀砍头;17、18切双手;19、20切手腕;21、22切双脚;23、24切双腿。

一般这样的刑法,到了第十五就不行了,因为这一刀最为要命。古代有的一些罪犯为了避免忍受凌迟之苦,会在行刑前贿赂刽子手,让他们第一刀插心,就没有后面的疼痛了。

但是绝大部分来说,遭受这种刑罚的,都是古代犯了重罪的人。一般不会便宜他们,会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为了让这些犯人活着,刽子手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一般在行刑之前,甚至会自掏腰包补贴他们,给他们吃好喝好。在行刑的过程当中,会时不时的给他们喂点水。避免失血过多提前死掉。一个成熟的刽子手,要求他们必须最后一刀结束犯人性命。

比如说当时北京城有一名非常出名的凌迟刽子手,名字叫做小刀刘,还带了一个徒弟。行刑的过程当中,他负责割肉,徒弟则是负责止血。

他的每一刀都是薄如婵翼、大小均匀,他凌迟过最多的一个人是一个江洋大盗,整个过程割了600多刀,等到400多的时候才失去了精气神。

整个过程一般都是三天,每一天都有固定的刀数,但是也根据犯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数量,但是最低的都不低于100。

那么到底疼不疼?肯定疼,一般都是前几刀就晕过去了,中间会间接性的醒过来。所以说只会刚开始叫,后来就很少叫了。为什么?因为疼麻木了!

石达开真的没喊疼痛吗?人类的极限在哪?(理论上)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关羽刮骨疗毒。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幕,关羽当时受了箭伤,华佗亲自给他刮骨疗毒。然而他全程没有叫一声痛,甚至还能和别人对弈。

刮骨疗毒的疼痛,想必也和凌迟差不了哪里去?其实我认为整个凌迟的过程,最为疼痛的是刚开始的时候。只要疼过了这个劲,对于疼痛的感觉越来越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疼麻木了。

因为我不是一个医学生,里面所含的原理我并不清楚。但是大概可以推测一下,疼痛可以使人体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作用在大脑皮层的某些位置,从而让人产生相应的疼痛感。

但是如果疼痛持续时间太长,或者说疼痛的幅度太大。造成产生的这种“物质”太多或者说突然之间的增大,类似物极必反的原理,这种物质就是疼痛的“抑制物”,或者说阻碍了大脑皮层对于疼痛的感知。

所以说如果石达开没有喊痛,那么他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忍住了前期“轻微”的疼痛感,等到后期的时候,因为疼痛所造成的某种“物质”越来越多,他感觉不到了痛,也就是俗语里面的疼麻木了。

至于人类的疼痛极限,那要看个人了!有的人手蹭破了皮,都哭天喊地。有的人腿断了,半个月之后才发现,中间只是感觉到腿不适应。至于网上流传的12种疼痛,其实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可以稍微借鉴下。

同时还要补充一点,人类的疼痛和心理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说二战的时候,有的士兵虽然受了很重的伤,但是并没有感到痛,等到下了战场之后,才发现中弹。神经紧绷的情况下,可能忽略了疼痛。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石达开、李开芳等太平天国名将,为何宁愿被俘凌迟也不选择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石达开

    之所以石达开、李开芳等名将在穷途末路的紧要关头,没有选择自杀,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一、侥幸心理。无需讳言,石达开、李开芳是何等英雄了得的人物,但他们也是凡人,是凡人都有凡人的想法,比如,说怕死不好听,咱就说是珍惜生命。率兵北伐的李开芳当时是在走投无路兼僧格林沁的招抚下,准备实施诈降计划,却被老谋深算

  • 天国一梦,石达开的逆命人生,为何功败垂成惨烈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石达开

    引言:外忧强国。公元1856年6月,初夏时节的天京(今南京)城内,人人喜笑颜开。原因无他,太平军用连续的胜利,接连攻克了困守天京三年之久的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天京之围被解,清军统帅向荣胆战心惊之余羞愤自杀。但,解除了外患后的太平天国,却陷入了内乱!这内乱的影子,从东王杨秀清而来。这真就应

  • 石达开两次放过曾国藩,直接葬送了太平天国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再到定都南京,太平军一路北上都是势如破竹。可是,自从定都南京开始,败报便一个接着一个!当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统一大江南北遂即派遣两路大军,一路以林凤祥为首北上攻打清廷首都,一路以胡以晃为首西进夺取南京上游要地武昌、长沙和宜昌等。北伐大军本是牵制清军作用,西征大军却是命

  • 这四场战役告诉你,石达开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早期核心领导人之一。16岁受冯云山邀请出山,19岁统帅千军万马,20岁获封翼王,24岁横扫湘军于大江南北,屡次逼迫曾国藩投水自尽,可谓是传奇人物。但是,石达开之赫赫战功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杨秀清高超的战略部署和指挥调动,他只是杨秀清计划的执行者而已。其实

  • 石达开埋下宝藏,留下了八字玄机,至今无人能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石达开

    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曾把军中大量的金银财宝埋藏于一个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山靠水,宝藏期间”八字隐训。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曾经秘密调动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从山壁凿入,发现了三个

  • 石达开最后众叛亲离下场凄惨,不是因为人缘不好,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总给人一种他的人缘不太好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他决定要带走一部分的兵力回到天京,可是却只有极少的人跟他一起走。那个时候,他手下的兵力至少有好几万,可是却只有几千人愿意跟着他,可以见得他的人缘有多么的不好。石达开还打过几次仗,有一次仗就是因为无人赶来救援,所以才失败了的,这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缘

  • 太平天国失败的罪魁?石达开的离开,实属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石达开

    清代中后期,南方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影响之广、参加人数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运动的巅峰之作。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说起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震惊朝野的“天津事件”。正是这件事导致了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迅速衰落。东王杨

  • 天京被围,石达开真的见死不救?事实可能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石达开

    1857年6月11日,清军总兵傅振邦攻占漂水。7月16日,清军又攻下句容,重兵云集镇江。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提督衔漳州镇总兵张国梁趁机率军向天京进逼,10余万大军再次将天京围困,形势十分危急。清军为何要大举围攻天京?起因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部出走,带走了城中精锐。清军认为有机可乘,于是重兵来围。

  •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石达开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在对付被俘虏的太平天国将领时,清军有三种方法对付他们:一种是说服人民投降而不杀人。二是说服他们不要投降和杀人;三种是不说服他们就杀人,而杀人的手段是极其残酷的。其中,对付韦俊就是劝服投降者不要杀人。处置陈玉成便是劝不降而杀,处置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爆发内乱,天王洪秀全已经对其他异姓王产生了戒备与猜疑,这导致了长期在外负责开阔西面战场翼王石达开,陷入两难的局面,回天京,可能会被架空兵权,甚至于被天王杀死。因此,带兵离开天京后的石达开已经没有退路了。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石达开当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也不愿意作一个谋逆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