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李开芳等太平天国名将,为何宁愿被俘凌迟也不选择自尽?

石达开、李开芳等太平天国名将,为何宁愿被俘凌迟也不选择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汉江忆史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11 7:26:40

之所以石达开李开芳等名将在穷途末路的紧要关头,没有选择自杀,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侥幸心理。

无需讳言,石达开、李开芳是何等英雄了得的人物,但他们也是凡人,是凡人都有凡人的想法,比如,说怕死不好听,咱就说是珍惜生命。

率兵北伐的李开芳当时是在走投无路兼僧格林沁的招抚下,准备实施诈降计划,却被老谋深算的僧看穿,绞杀了李开芳手下的诈降努力,李开芳已经陷入重围,与敌军短兵相接,没有机会自杀。

石达开的“投降”之举,有人也猜测为情势危急之下的诈降,更多人认为是他甘愿引颈就戮,以一人性命,博取手下将士们的安全,是大义之举。不管是诈降还是谈判,其实也都是存有侥幸心理。

二、自杀乃是怯懦表现。

活着我都不怕,我还会怕死吗?

对于他们二位领军人物,死亡恰恰是最不忌惮于面对的事情,想自杀,一枪就可以毙命,简单的很,也不用受罪,分分秒秒就过去了。说句不中听的话,自杀谁都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跟丈夫吵一架,脾气暴一些的马上就敢喝农药寻死,这算是哪门子英雄形象?究其实质,更像是一了百了的懦夫之举、逃避行为。

但只要选择活着,就必须把所有压力自己全部扛下,负重前行,这才是英雄所为,他必须承受常人所不能也不堪承受的种种苦难。

三、自杀行为为教义所不容。

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组织叫做“拜上帝教”,其实也就是基督教的一个畸形变种。由于学识所限,哪怕是作为最早期的核心传教成员,洪秀全也缺乏对基督教义的精准理解,甚至对基本的“三位一体”概念都很模糊。

但一些最简易的基督教义,在“拜上帝教”的小册子中还是得到了普遍推广,比如基督教徒不能自戮身体,因为他们的身体都已归于基督的名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死后就无法升入天堂.......诸如此类的教义在“拜上帝教”中也得到了普遍流传。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军人物,石达开、李开芳本人的宗教信仰可以有虔诚程度的区别,但他们必须为手下带个好头。

从石达开在刑场上的表现来看,就连观看行刑的清朝地方官都暗翘一个大拇指,翼王石达开是泰然自若,“神情怡然”,即便是遭到异常残忍之凌迟刑罚,却默然无声,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也说明了石达开绝非贪生怕死之徒。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天国一梦,石达开的逆命人生,为何功败垂成惨烈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石达开

    引言:外忧强国。公元1856年6月,初夏时节的天京(今南京)城内,人人喜笑颜开。原因无他,太平军用连续的胜利,接连攻克了困守天京三年之久的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天京之围被解,清军统帅向荣胆战心惊之余羞愤自杀。但,解除了外患后的太平天国,却陷入了内乱!这内乱的影子,从东王杨秀清而来。这真就应

  • 石达开两次放过曾国藩,直接葬送了太平天国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再到定都南京,太平军一路北上都是势如破竹。可是,自从定都南京开始,败报便一个接着一个!当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统一大江南北遂即派遣两路大军,一路以林凤祥为首北上攻打清廷首都,一路以胡以晃为首西进夺取南京上游要地武昌、长沙和宜昌等。北伐大军本是牵制清军作用,西征大军却是命

  • 这四场战役告诉你,石达开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早期核心领导人之一。16岁受冯云山邀请出山,19岁统帅千军万马,20岁获封翼王,24岁横扫湘军于大江南北,屡次逼迫曾国藩投水自尽,可谓是传奇人物。但是,石达开之赫赫战功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杨秀清高超的战略部署和指挥调动,他只是杨秀清计划的执行者而已。其实

  • 石达开埋下宝藏,留下了八字玄机,至今无人能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石达开

    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曾把军中大量的金银财宝埋藏于一个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山靠水,宝藏期间”八字隐训。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曾经秘密调动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从山壁凿入,发现了三个

  • 石达开最后众叛亲离下场凄惨,不是因为人缘不好,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总给人一种他的人缘不太好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他决定要带走一部分的兵力回到天京,可是却只有极少的人跟他一起走。那个时候,他手下的兵力至少有好几万,可是却只有几千人愿意跟着他,可以见得他的人缘有多么的不好。石达开还打过几次仗,有一次仗就是因为无人赶来救援,所以才失败了的,这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缘

  • 太平天国失败的罪魁?石达开的离开,实属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石达开

    清代中后期,南方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影响之广、参加人数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运动的巅峰之作。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说起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震惊朝野的“天津事件”。正是这件事导致了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迅速衰落。东王杨

  • 天京被围,石达开真的见死不救?事实可能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石达开

    1857年6月11日,清军总兵傅振邦攻占漂水。7月16日,清军又攻下句容,重兵云集镇江。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提督衔漳州镇总兵张国梁趁机率军向天京进逼,10余万大军再次将天京围困,形势十分危急。清军为何要大举围攻天京?起因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部出走,带走了城中精锐。清军认为有机可乘,于是重兵来围。

  •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石达开

    清朝为什么二话不说,直接杀掉了石达开,不给任何余地?在对付被俘虏的太平天国将领时,清军有三种方法对付他们:一种是说服人民投降而不杀人。二是说服他们不要投降和杀人;三种是不说服他们就杀人,而杀人的手段是极其残酷的。其中,对付韦俊就是劝服投降者不要杀人。处置陈玉成便是劝不降而杀,处置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爆发内乱,天王洪秀全已经对其他异姓王产生了戒备与猜疑,这导致了长期在外负责开阔西面战场翼王石达开,陷入两难的局面,回天京,可能会被架空兵权,甚至于被天王杀死。因此,带兵离开天京后的石达开已经没有退路了。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石达开当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也不愿意作一个谋逆者。所

  • 石达开为何要逃跑,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石达开

    自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了天京后,石达开就没怎么在天京待过,当东王杨秀清、天王洪秀全在天京搜刮财富,声色犬马的时候,石达开就已经带着部队西征前往安庆了,而石达开这个人在农民军首领中是一股清流,从不挥霍享受,也不滥杀无辜。如果太平天国人人都如石达开的精神,那么太平天国就亡不了。但一张桌子的倒塌,绝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