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道光皇帝传位给鬼子六奕訢,那么可以拯救清朝吗?

如果道光皇帝传位给鬼子六奕訢,那么可以拯救清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的奇界 访问量:3155 更新时间:2024/1/17 13:03:11

清朝一共12个皇帝,这12个皇帝经历了清朝从极盛到极衰的蜕变,乾隆时期,清朝还处于康乾盛世,转眼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就已经变成了“家道中落”,虽说是发展的不景气,但是也不至于落后,到了咸丰时期,简直就是断崖式的下跌,清政府已经变成了被西方列强所宰割的土大款,并且咸丰皇帝还是一个短命皇帝,后来清朝的江山落到慈禧的手中,更是萎靡不振,清朝也是一步步的走向灭亡,可以说在咸丰当皇帝的时候,大清朝的国运已经没有了,如果不改变,那么灭国就在不远处。

当时道光皇帝,传自己皇位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四儿子,就是后来的咸丰,另一个是六皇子,人送外号“鬼子六”,恭亲王奕訢,而奕訢在我国近代政坛可谓是相当活跃,中国的洋务运动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与外国人周旋也是一把好手,如果说他当上皇帝的话,那么清朝不至于这么快就落幕,甚至与清朝可能会改革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比咸丰皇帝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圆明园就是在那一年被烧毁的,到了天子脚下的时候,咸丰干了一件事,什么事儿呢?他带的慈禧跑到承德的避暑山庄去了,而这个时候,奕訢站了出来,他可算是临危受命,之前奕訢接触过一些洋人,但是小小年纪的他,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啊,这些洋人可都是荷枪实弹,带着西方新式武器。

奕訢主张议和,但是没办法,打仗打输了,奕訢清楚的知道,西方列强是想要中国的钱,并不是要中国的命,签订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就可以把这件事给摆平。这些脏活累活身为皇帝的咸丰躲得远远的,全部都让奕訢给做了,好人坏人都让他当了,割地赔款也是不得已,两害取其轻,这也算是恭亲王的权宜之计。

奕訢最大的功劳就是在中国大搞洋务运动,并且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是奕訢把他们拉上台了,别说慈禧老佛爷会用人了,当时中国实际上最有权力的人是恭亲王奕訢,洋务运动的几十年,确实也让中国有了很多新兴的产业,工业水平发展的也很好,李鸿章当时打造的北洋水师,已经被英国人评为“亚洲最强水师”。

可以说恭亲王奕訢对整个中国的形势看得十分透彻,在外交方面有很高的政治才能,他懂得外国人的想法,懂过这些西方列强的想法,奕訢身兼数职,既是内务府大臣又是领班军机大臣,又是议政王,可以说在当时的清朝,他是政治经济一把抓了。

从1860年之后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之间的30年时间,甚至清政府还有过一次回光返照,被称为“同光中兴”,同光就是指的同治光绪,那个时候一心就已经知道发展是硬道理,就连死的时候给慈禧老佛爷的遗言就是说,千万不要打仗,要学会与这些列强谈条件,韬光养晦。

恭亲王奕欣曾经历地位也是一步之遥,但是在权谋之术上他不如慈禧,只能位居慈禧之下,如果他能走向帝位,清朝不至于这么快落幕,说不定在他的手中,可以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可以让中国平稳过渡。

标签: 奕訢

更多文章

  • 如果恭亲王奕訢登上皇位,是否能改变清王朝走向灭亡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奕訢

    #开讲吧历史#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已经病入膏肓的道光帝召见十重臣公启锦匣,锦匣内罕见地有御笔两谕,一为“封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另一为“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不久后,道光帝驾崩,奕詝继承大统,为咸丰帝。从道光帝独特的传位诏书来看,他在选定接班人时在奕詝和奕訢之间犹豫不决。这是因

  • 恭亲王奕訢,为何盼望长子早死?荒淫不堪、诱拐姑姑,就是个祸害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奕訢

    爱新觉罗·奕訢,道光帝皇六子,一个精明强干的晚清政治家、外交家。这个文武双全的皇子,在和咸丰皇帝的夺嫡之争中失败后,虽然经过了咸丰朝的沉寂,但因为在“辛酉政变”中给予了慈禧太后最有利的支持,而重回政坛巅峰,于同治朝初期总揽清廷内政外交,权势滔天。然而,这个被美国外交官何天爵评价为“清政府政策制订的主

  • 咸丰皇帝,为何尊封奕訢生母为皇太后?一对异母兄弟的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陋室文史标签:奕訢

    清咸丰五年七月初一,已经患病数月并逐渐病入膏肓的道光皇帝后宫妃嫔、恭亲王奕訢生母康慈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被咸丰皇帝以“侍奉皇考廿余年,徽柔素著;抚育朕躬十五载,恩恤优加”为由,特旨尊封为康慈皇太后。而且,咸丰皇帝还特意在尊封谕旨中予以了“福履无疆,长承爱日之暄”的尊封目的说明,也就是说,对于养母博

  • 一生为奴恭亲王奕訢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和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奕訢

    2005年,陈宝国、袁立和王刚等人联合主演了一部讲述恭亲王奕訢的历史剧,名叫《一生为奴》。文史不假个人认为,奕訢尽管被封为大清的第十个铁帽子王,但用“一生为奴”这四个字来概括和形容他,其实再合适不过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顾历史,回顾恭亲王奕訢充满悲剧色彩的遗憾人生。自满清入关统治中原后,经历了顺治

  • 道光选继承人时,放弃才华出众的奕訢,为何偏选傻乎乎的咸丰?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奕訢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它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中,后来一步步走向没落,关于清朝走向衰败的开端,有人说是从乾隆实行闭关锁国开始,有的人甚至说从康熙时候已经开始,但从清朝国际实力而言,应该是从道光皇帝开始走向衰落的。首先道光皇帝应该算个好皇帝,至少他是很勤劳节约的,

  • 假如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了恭亲王奕訢,清朝命运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奕訢

    道光皇帝驾崩前,是当着文武大臣们的面宣读了早就写好的诏书,将皇六子奕訢封为了亲王,而将皇位给了皇四子奕詝,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咸丰皇帝,慈禧太后的相公。道光皇帝在奕訢和奕詝之间也是举棋不定,最终选择了老成持重的奕詝,当然,这和道光本身的治国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他本身就是非常守旧,保守的一个皇帝,选择咸丰

  • 道光皇帝为何不传位给六皇子奕訢,而传给贪图享受短命的咸丰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奕訢

    在封建王朝中,讲究的是家天下,清朝就是爱新觉罗家的,而在皇位继承中也是嫡长子继承制,虽说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清朝的皇帝有好几个都非常的长寿,比如说康熙和乾隆,乾隆皇帝退位的时候,他的十几个儿子死的就剩几个,不得不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15子嘉庆,并且清朝皇帝在传皇位的时候,一般也都看心情,皇帝心情好了,

  • 实拍恭亲王奕訢墓地:生前争夺皇位失败,死后墓地被盗仅剩一牌坊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奕訢

    恭亲王奕訢,道光皇帝的六子,咸丰皇帝的六弟,在争夺皇位中以失败告终。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咸丰皇帝逃亡承德避暑山庄时,留下留奕訢和洋人谈判。由于经常和洋人打交道,奕訢又被称为“鬼子六”。咸丰病死承德避暑山庄后,奕訢因辅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然而,因其权柄太重,他终于

  • 道光为何舍弃老六奕訢,选择咸丰帝当太子?与一位美女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宝宝巴士奇奇标签:奕訢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病重,他命令的宗人府和朝中大臣,打开早已准备好的秘匣,正式公布诏书,将皇四子奕詝册封为皇太子,同时将皇六子奕訢册封为恭亲王。道光皇帝是一个比较谨慎的皇帝,他在立储这件事上一直犹豫不决,始终让太子之位空悬。 道光皇帝一生有二十多位后妃,这些女子陆续为他生育了十位公主和九位皇子。

  • 恭亲王奕訢位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但却是“一生为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奕訢

    提到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訢,虽不至于如雷贯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他陌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对维护和延续大清帝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在满清王朝276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十二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