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石达开为何会与太平天国决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娥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1/26 14:17:50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时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它寄托着无数农民希望摆脱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地主欺压、外强侮辱的国度。在这个前提下,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人们的心中便有了满满的期望值。

一开始,杨秀清便扮演“天父上帝下凡”的角色,萧朝贵扮演“天兄耶稣下凡”的角色,借助宗教和神权的力量来宣扬自己救世的职责。在两人的协助下,洪秀全成了“太平圣主”,而他们建立的“拜上帝会”就是太平天国存在的根基,他们借助圣经的名义,宣扬要在人间打造一个“天平天国”。

(太平天国剧照)

这种宗教和政权结合的模式本身就存在着极大地弊端,一方面从制度上来讲,洪秀全作为政权领袖,却必须给代表着“上帝”和“耶稣”的杨秀清和萧朝贵行礼、跪安,这也会后来组织分裂,天京事变埋下祸根;另一方面从人性上来讲,过高的权力和缺乏约束的集权制度,要想实现他们宣扬的平等,只能依靠统治者个人素养,但显然,后期的诸王并没有做到。

不深谈权力斗争,以《天朝田亩制度》举例,诸王为何让百姓失望,导致自己的名气不如石达开吧。

《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圣库制度: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话说得很漂亮,诸王打着平分天地与天下人共享财富的名义,将百姓除口粮之外的财富收归国库,但他们是真的为了共享吗?并不是,而是用这笔钱来广修宫殿、娶妻纳妾,满足自己对于财富和权力的需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只是名义上的纲领,却并没有具体贯彻下去。

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以上帝名义自居的人,却经常打着上帝的名义把攻克城池的儒生、官员、乡绅、艺人、医生定义成“妖人”: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或竞捶楚以死。

(石达开像)

只要手上没有重茧者,都会遭受到一家被杀的命运,这也是他们越来越不得民心的重要原因。

反观石达开,简直一股清流,他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办事,也不借机捞钱:达开既至安庆,以诚意相要结,择乡里之有声望音为乡官。缉盗贼,严军旅,使各安其业。更督民造粮册,按亩输钱米。于乡里之豪暴者抑制之,无告者赈恤之。立榷关于星桥,以铁锁巨筏横截江面,阻行舟,征租税,军用裕而百姓安之,颂声大起。

天京事变中,石达开打算回京调节矛盾,却被韦昌辉、洪秀全几人内斗中杀死了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人和部下,石达开虽然已经对这个组织不满,却并没有背叛,反而:兹据无为州在籍教谕征焕等禀称:五月十八日(即1857年6月9日)石逆由金陵带其党与数千,道经该州前往上游,到处张贴伪示,传谕各贼。察其词意,因洪逆疑忌过甚,惧害脱逃。

(处刑画像)

石达开为了建立四川根据地,带着数万人(因为一部分不满天京事变的太平军加入了进来,由几千人发展到了数万人)的部队在金沙江这个地方和清军展开了决战。但让石达开无法预料的是,他遇见了金沙江涨大水的时候,连日的暴雨,让这支军队陷入了缺粮的险境。而更不幸的是,清军的援军赶来,令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此时,石达开的选择只有拼杀一番,自己有机会逃跑和投降清军,用自己的性命换部下一条生路两种做法。石达开看着身后的几千将士,毅然选择了第二条路,清军却在下令凌迟石达开时,撕毁约定,近六千人的部下生存者只有三百人左右。

而遭受酷刑的石达开,却连敌人都佩服有加,四川布政使刘蓉赞佩到:“枭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一,赖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

  •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他与洪秀全之间到底是矛盾,还是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石达开

    不是负气出走,而是逃命。传说中的神奇谶书《推背图》里说到太平天国:“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可见“王杀王”是太平天国十四年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什么是“王杀王”?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的一次内讧:洪秀全利用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然后又自己动手,杀害了韦昌辉及其

  • 是谁想出用石灰将石达开的儿子杀死这一办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石达开因为体恤百姓民生而被后世所传颂。但就是这样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名誉的人,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甚至他五岁的儿子石定忠都被用石灰堵口鼻而死。先不论清朝对起义将领石达开的处置结果,仅谈其对无辜之子的处置方法,就足够用残忍一词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