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杨国忠?

如何客观评价杨国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32 更新时间:2024/1/21 19:43:32

大唐盛世的称谓,体现着唐代曾经的辉煌与繁荣,李世民打造“贞观之治”,唐高宗开创“永徽之治”,传位至唐玄宗,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唐朝达到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那时的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盛、社会安定、科教兴隆,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兴旺蓬勃的景象,可唐朝的衰败也从唐玄宗开始。

众人皆知,唐朝由盛转衰的起点是安史之乱,可许多人不知安史之乱的祸因其实是奸臣杨国忠,早年的玄宗固然勤于政事,朝九晚五,可晚年的玄宗沉迷贵妃杨玉环的美色,不问朝政,而这恰好给了杨国忠肆意敛财,玩弄朝政的机会。

那么,这位奸臣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呢?

《长恨歌》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的诗句足以体现杨贵妃得宠后的无限风光,而作为贵妃远房亲戚,杨国忠自然也跟着平步青云。

杨国忠年轻时好赌博玩乐,一身恶习,三十岁才勉强谋了个小官,彼时的他为全家人所不耻,成天不认真处理政事,只知道巴结权贵。

可就在这时,杨玉环被选为玄宗的贵妃,既然得到皇帝宠爱,自然少不了为堂兄吹吹枕边风,在杨玉环的帮助下,杨国忠一步步进入权力中心。

而杨国忠虽没什么治国才能,可十分擅长结党营私,巴结重臣,他利用钱财四处笼络人心,又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一副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模样,自然很快就得到了玄宗的信任。

据说杨国忠本名“杨钊”,可杨国忠自称“钊”中带刀,乃不吉之名,就给自己改名“杨国忠”,以体现对唐朝的忠心耿耿,这个细节足以体现其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本事。

就这样,杨国忠凭借自己的四处钻营和贵妃的美言,从一个声名狼藉的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卫国公,身兼四十多职。

杨国忠还巴结了当朝重臣李林甫,李林甫与杨国忠本就是一丘之貉,李林甫当时已经身居宰相位,可依旧不断排除异己,眼见杨国忠与贵妃沾亲带故,又极会笼络人心,便收为自己党羽。

在杨贵妃和李林甫的提拔下,杨国忠一路晋升,权力直逼宰相,过河拆桥是奸臣的惯用手段,老谋深算的李林甫怎么也没想到,向来对自己惟命侍从的杨国忠,也会有背刺的一天。

利用完了李林甫,杨国忠借机向皇帝进言,把南诏战败的过错推至李林甫,自此李林甫失去玄宗信任,被逐渐疏远,而其下属党羽,被尽数收入杨国忠旗下。

不久之后,杨国忠就官居宰相,不仅能够随意出入禁宫,还深得玄宗喜爱。

根据《太平广记》第一百八十六卷中记载,杨国忠申请为朝廷选拔一批新官员,玄宗甚为欣慰,觉得杨国忠一心为国,便交由他全权处置,杨国忠令所有人来到自己府宅,根据体型外貌随意挑选,并对他们评头论足,如牲畜一般,还令杨氏的姐妹也都参与其中,其权势之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比清朝和珅。

朝廷奸臣收受贿赂,中饱私囊,日夜歌舞升平,极尽奢靡,大家都见怪不怪,可这位杨宰相却不走寻常路,其炫耀权势的方式可谓是空前绝后,也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在五代王仁裕所撰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曾记载了杨国忠的奢靡生活:“杨国忠于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盖借人之气相暖,故谓之肉阵。”意思就是,杨国忠在冬天时,常常选一些身体肥大的少女,让她们排列好站在面前,用来抵御风寒,并且借由少女们身上散发的暖气用来取暖,这也被称为“肉屏风”。

要知道,古代并非没有烤炉,寻常人家也大都是用火炉取暖的,可杨国忠为了显摆自己的权势,竟然让少女们以肉体的温度抵御寒冷,借由人体温度取暖,少女们的体香混杂着呼出的暖气,围绕在杨国忠周围,不可不称为人生一大乐事。

杨国忠倒真是个会享受的人!苦的只是被他搜刮压迫的寻常百姓。

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肉台盘。

现代人为了夹菜方便,以玻璃制成可旋转的桌子,以便每个角落的客人都能享用到菜品,古代的杨国忠却早就有了这个创意,只不过这个桌子以少女制成。

杨国忠下令,在设宴招待亲朋时,不设桌案,而是以少女手端美味佳肴,穿梭于客人间,不断地缓慢旋转,形成人肉台盘,让远处的菜品也可以不用起身就夹到,只需等待少女旋转至面前即可,因此也被成为“肉台盘”。

此等奢侈的享受,甚至超越了皇室贵族。

这种独特的炫富方式令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等压榨百姓来获取快乐的方式本应为世人所不耻,可后世竟然有人乐意效仿。

根据《旧五代史》的记载,南唐宰相孙晟,生活奢侈无度,家里妻妾成群,他吃饭时不设桌案,而是要求侍女们每人端着一盘菜,在他面前旋转,以便他夹菜,也就是杨国忠发明的“肉台盘”。

明朝郎瑛的小说《七修类稿》记载:“杜驯者,为杭州别驾。遇冬月,则令魁肥婢妾骈立与前后,自号曰:肉屏风”。可见不论前朝后世,达官贵族总有喜炫耀权势者,不过他们的下场恐怕也相差无几。

可杨国忠的奢侈程度,远不仅如此。

每至上元节夜内,杨宰相家便整夜灯火通明,以红柱围绕于左右,以展示节日气氛。

据记载,那时寻常百姓家连普通蜡烛都用不起,更别提红烛,只能点的起油灯,可杨国忠家却是红烛数千炬,燃烧整夜不停。

除此之外,连杨国忠家里的炭块都与众不同,宰相府中的炭屑要先用蜜包裹捏,再雕塑成双凤的形状,下炉烧之前还要用白檀木垫着,堪比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连皇帝看了恐怕也要自愧不如。

而到了炎热的夏天,杨国忠则要购买大块昂贵的冰块,雕刻成假山的形状,请宾客好友围坐乘凉,还命人将冰块雕成奇珍异兽的形状,送给各位重臣把玩,用以结交人脉,谁若是不肯收,便是与杨国忠为敌。

当时的杨国忠权倾朝野,独揽大权,根本无人敢忤逆,他还用沉香木建造楼阁,在当时,沉香木可是千金难换,可只要杨国忠想要,身边的人踏遍全国也一定会给他买到,楼阁墙上的涂料也用的是上好的麝香,乳香和细土涂抹,尊贵之姿堪比椒房殿。

那么奸臣杨国忠最后的结局如何?

小人一朝得宠,自是要安插耳目于朝堂,逼走贤良忠臣,而玄宗日日沉溺于莺莺燕燕,有美人在怀,从此君王不早朝,朝中大事就由杨国忠一人定夺。

可杨国忠却不能安心享受权力,因为他还有一人要忌惮,那便是安禄山

安禄山手下东北城的鞠仁兵是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随着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手握重兵,其中精锐的唐朝正规军已达到15万,又因其保卫边疆有功,深得玄宗信赖。

安禄山像一根刺,日夜扎在杨国忠心上,杨国忠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为了和安禄山争夺权力,杨国忠不断向皇帝进言,称安禄山有谋反之心,这一举动惹怒了安禄山。

此时本就对朝廷不满的安禄山已然拥有叛唐的实力,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和史思明带领十五万人以讨伐杨国忠为由起兵造反,美其名曰:清君侧,这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的精锐部队势如破竹,直取潼关,玄宗见形势危急,率妃子大臣仓皇出逃,行至长安西北的马嵬坡时,疲惫且饥饿的士兵对杨国忠和杨玉环的愤怒已经到达顶点,纷纷要求杀死二人,否则就不再前行。

玄宗为了继续逃命,只得答应赐死二人。

将士们便立刻怒斩宰相杨国忠,曾经宠冠六宫的杨玉环被活活勒死,杨家另外两位姐妹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也被乱兵杀害,这次的事变,史称“马嵬坡兵变”。

自古以来,奸臣最终都没有好下场,生前如何暴殄天物,把玩朝政,无恶不作,最终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瓦釜雷鸣的杨国忠自然不会发现,他曾经的种种恶行,已然催生出无数推翻他的力量。

这也就是所谓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曾经权倾朝野的杨国忠晚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却并不令人同情,人们只会叹他一句:死有余辜!

标签: 杨国忠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司徒: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柔

    高柔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他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接下来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

  • 消灭日寇最多的中国将军:孙立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立人

    孙立人(1900~1990),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清华精英,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是我国军事才能极高的抗日名将,半生软禁,曾担任国军五大主力之新一军军长,长春警备司令,台湾陆军总司令。 在

  • 郝梦龄:中国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郝梦龄

    一、行伍生涯郝梦龄,1892年2月18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

  • 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的发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幼仪

    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比志摩小4岁,世居真如,后移嘉定。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她的二哥张君劢(音迈),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民社党创立者。张幼仪15岁时

  • 元朝大臣汴梁行省平章政事:董士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士选

    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称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称董士选为董二哥。董士选自幼随在军中追随父亲,“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屡立战功。南宋投降后,他随父“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其他将领进宫后趁机抢劫盗窃珍玩字画和金银财宝,董士选却“静重识

  • 如何客观评价韩侂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侂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平民化的先行朝代,在宋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都属于贵族政治时期,宋朝的头两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因为各自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都不遗余力的推广全新的、更加公平的科举制度,新的科举制度和赵宋皇族在政治上的需要造就出来了一个新的庞大的阶层,以士大夫为骨干的文官集团。宋朝的文官集团

  • 唐朝画家阎立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阎立本有哪些画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阎立本

    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宝。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真实的阎立本,除了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

  • 明朝末大臣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嗣昌

    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一十七年,在这期间内阁大臣换了五十多位,首辅都换了十几位,足见君臣之间极度不协调,崇祯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时曾哀叹“臣皆亡国之臣”。崇祯在位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位臣子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崇祯十一年就任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的杨嗣昌就是一位,他们君臣相得

  • 北宋名将枢密使外戚: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继隆

    李继隆是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与军事家。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是以弟继兄之位,搞出了“烛光斧影”这出千古疑案,他要想坐稳皇位,文、武两大集团的拥戴至关重要,其中军权又是重中之重,宋太宗很担心军中的将领不服从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李广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