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名将“千里驹”曹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曹魏名将“千里驹”曹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2/18 0:58:25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曹魏将领,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

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当时吴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遂升迁为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

228年,孙权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

曹休得到消息后果然上当,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今安徽省潜山县)进发,来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

同时,魏明帝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伺机攻吴。

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分别担任左、右督,各领三万人马迎击曹休。

朱桓对孙权说:“曹休本因是皇亲国戚,所以才会被重用,并不是因为他有勇有谋。如今他与我们交战必败,败后必逃,逃走时肯定经由夹石、挂车。这两条道路都很险要狭隘,如若能让一万士兵用柴断路,那么可把他的部众全部俘虏,甚至生擒曹休。请求用我的部队前往断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动投降,我们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获得淮南,进一步威胁许昌、洛阳,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切不可失!”

孙权听后拿不定主意,又询问陆逊,陆逊却认为太过冒险,孙权因而没有批准这个擒获曹休的大好良策。

曹休临近皖城时才知道被骗,但他没有听从琅邪太守孙礼不可孤军深入的劝谏,而是自持兵多将广,继续带兵行至石亭(今安徽桐城境),打算就此与东吴展开大战。

于是,三国时代一场不亚于“赤壁之战”的“石亭之战”爆发。

陆逊亲自指挥中路大军,命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在石亭伏击曹休。曹休没有防备,初一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

曹休之前的行军路线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仓皇退却时行军受阻而十分缓慢。吴军又在后面紧追不舍,魏军无心应战,被斩杀万余,丢弃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突围至夹石时,又遭遇孙权的伏兵。曹军士卒前无退路、后有追兵,惶恐之下陆续叛逃,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不成军。

在此危急关头,幸亏一向与曹休不和的贾逵前来救援。

曹休与贾逵向来不和,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

而此时在东关的贾逵没有发现吴军,猜测吴军必然集结于皖城,曹休与之交战必败。虽然贾逵与曹休不和,但大敌当前,贾逵抛弃前嫌,下令部队水陆并进,急行200里,来到夹石,遍插旌旗,多擂战鼓。

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把曹休安全救出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饥饿交加的曹休军队。

然而,令贾逵没想到的是,曹休被救后却埋怨贾逵救援迟缓,当场呵责贾逵,并以大司马的名义命令作为豫州刺史的贾逵,帮他捡拾丢弃的仪仗、甲胄等物。

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乃对曹休说:“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三国志·魏书十五·贾逵传》)

贾逵顶撞完曹休后,独自引军退回豫州,留下一脸惊愕的曹休在那里独自生气发怒。

其后,曹休回到洛阳上书谢罪。不久,因气愤引发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时年大约50岁左右。

石亭之战,魏国出动大军,然而损兵折将,曹休不久病死。魏国直到24年之后,即252年才再次发起大规模的攻吴行动东兴之战。

石亭之战后一年,即229年,孙权最后一个称帝,魏、蜀、吴三国遂鼎足而立。

标签: 曹休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宋应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应星

    宋应星是明朝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农业和工业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事业。宋应星虽然生在封建时期,但他却有着超前的思想和意识,他所著作的《天工开物》被认为是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近期,一档节目上演了非常感人的一幕,是让宋应星和袁隆平来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握手。但有关宋应

  • 清朝后期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林则徐

    说到这个林则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虎门销烟了,这个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拯救了百姓和清朝,但是其实林则徐的事迹不仅仅如此,林则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他的生平事迹吧!1、林则徐简单简介中国清朝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林则徐(178

  • 苏轼一生被贬几次贬到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苏轼的被贬历程,话不多说,Lets Go!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名气非常大的一位文人了,只论名气的话,只有李白和杜甫能和他齐名了。苏轼并不是浪得虚名,他有着与名气匹配的才华。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

  • 周朝周天子周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襄王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王室不能担负天子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

  • 如何评价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他三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儿。蔡文姬博学多才又精通音律,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的传世之作。《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记录了她颠沛流离的苦难人生,他的三段婚姻,虽自己不能左右,但也相对恩爱。但在她的灵魂深处,最懂她的那个人确是一代枭雄:曹孟德。01 蔡家

  • 明朝宗室卫恭王朱瞻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瞻埏

    朱瞻埏,生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明仁宗朱高炽第十子,生母郭贵妃。仁宗一共10个儿子、7个女儿,从出生时间来看,朱瞻埏是货真价实的幺儿。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瞻埏的祖父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于八月十五日登基,十月十一日九岁的朱瞻埏被封为

  • 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耿弇

    耿弇(弇音演),字伯昭,祖籍巨鹿,其父耿况本在王莽朝廷担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家学渊源,从小文武双全,明经有权谋,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精通《诗》、《礼》,善于骑射,喜好将帅之事。正是他的到来,才使得流落河北的刘秀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支天下无双的幽州突骑,终在河北打开了一片新局面。从这位耿弇在历史上的表现

  • 明朝美女徐妙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妙锦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母贾夫人,她还有两个姐姐分别是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还有一个妹妹是安王的王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草莽,同样是穷苦出身的徐达从小就和朱元璋混到了一起,后来成为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 北宋隐士林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逋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

  • 金朝开国功臣宗室完颜宗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1080年1137年),又名粘罕,金朝开国第一功臣,金朝宗室之后,其父完颜撒改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叔伯兄弟。完颜宗翰早年参与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因而备受金太祖信任。金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宗翰奏请金太祖伐辽:“诸军久驻,人思自奋,马亦强健,宜乘此时。”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