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宗室永王李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宗室永王李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4/1/16 17:25:05

长安,马球场。

一位年少英俊的贵族公子正在赛场上纵横驰骋,他手中的马球杆左挥右挡,不一会就打出一个漂亮的进球。

一旁的侍从们顿时彩声雷动,可这位贵族公子却只是关心的看着他的爱驹,对四周的嘈杂之声毫不理会。

"永王殿下",随着侍从的呼唤,一心伺候马匹的贵族公子方才转过身来,原来这位贵族公子便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

一,大权在握

《资治通鉴》上面记载:"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永王李璘虽然生在帝王家,可他家庭生活却并不美满。严厉的父皇忙于工作,慈爱的母妃又早早离世,幸好皇兄李亨抚养照顾着他,李璘才能平安的长大成人。

深宫的岁月将李璘与人间世事彻底隔绝,可命运就像一位高明的编剧,它即将通过一场战乱,把李璘推向烽火连天的人世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带着贵妃仓皇西遁,途中唐玄宗突然觉得还是用自己的儿子来平叛最为可靠。

于是,唐玄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其中李璘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外加江陵郡大都督。

于是李璘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前往江陵,或许是官军一路上声势太过浩大,就连大诗人李白都闻讯赶来投奔这支王师了。

二,起兵造反

李璘到了江陵后,本应该为朝廷修筑江淮防线,防止安史之乱的战火向江南蔓延。

然而,江南无尽的繁华动摇了李璘的心志,李璘突然觉得,现在天下大乱,我又手握重兵,若能割据江南,也不失为另一个东晋呀。

或许是这个想法太过危险,就连《资治通鉴》上也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当李璘产生这个想法时,李白是毫不知情的。

此时的诗仙还想象着自己辅助贤王,弹笑间便平定了这场叛乱,越想越兴奋的李白甚至开心的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的诗作写好后不久,李璘就擅自出兵大举东进,兵锋直指广陵,正式扯起了反叛的大旗。

但天真的李白却以为李璘是要去和叛军交战,于是李白本着他幕僚的职责写下了《永王东巡歌》组诗,准备以笔为戈为李璘打好舆论战。

可惜,才华过人的大诗人李白,这次失手了。

因为,这些赞扬李璘的诗中,有一首是这样的:"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的本意是吹捧李璘大军勇武非凡,必然旗开得胜,然而,诗中却把李璘比作汉武帝和唐太宗。

如果结合李璘本来就是造反的行为看,这首诗就成了一首反诗。

李白就这么无意间成了逆党,但他吹捧的李璘却远远不具备造反的实力。

攻打广陵时,李璘杀丹徒太守阎敬之,一时间震动江淮。唐玄宗急忙下诏将李璘废为庶人,李亨也立刻派兵前来围剿李璘。

公元757年,李亨派来的李成式等人到达广陵。

李成式抵达后立刻派裴戎带三千士卒死守瓜步洲伊娄埭,并且在城墙上插满旗帜,举行了一场大阅兵。

李璘隔江看到对岸人头攒动,旗帜遮天,以为朝廷派了大军来,一时间便有些慌了手脚。

等到当天晚上,唐军又点起了无数火把,火光倒映在江上,星星点点一片璀璨。

恰好此时李璘派人去打探情况。探子看到对岸的火把发出无数星光,一时竟没发现是水中的倒影,结果回报了李璘一个双倍的敌人人数。

李璘听后,以为朝廷大军已经渡江而来,吓得连夜逃跑了。

三,兵败身死

第二天一早,朝廷大军发现李璘逃跑,众将立刻一起追了上去。

此时,还有一人也在苦苦寻找李璘的身影,那就是想跟着李璘建功立业的大诗人李白。

从始至终,李璘都没把李白当成过心腹,可怜李白还怀揣着辅助贤王平定叛乱的美好梦想,结果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残酷事实。

可惜,李白没有找到坑了自己的李璘,却遇到了朝廷的大军。

凭借那首著名的《永王东巡歌》诗,李白被认定为附逆,险些处死,后来经朋友求情改判为发配夜郎。

与此同时,李璘也被朝廷的大军追上了。他坚决不降,与江西采访使皇甫侁大战于大庾岭,结果不幸被皇甫侁所杀。

其实江南虽好,终非李璘之物,可惜李璘不信,偏要用他单薄的实力,去支撑他膨胀的野心,却不幸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标签: 李璘

更多文章

  • “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奉

    一、不老少年要说古人的夸张和想象力,今人大多自叹弗如。传说有一位小伙子在担任候官县县令时,看到当时年仅30多岁的董奉,就一普通同事,也没太留意,后来这位县令罢官离开了候官县。五十年后,有一次他恰好路过候官县,就去串串门。老领导来了,往日的同事自然都前来拜见,其中包括老员工董奉。老领导看到故人们和他

  • 元朝宰相刘秉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秉忠

    中国古代元朝时期刘秉忠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在政治方面也为当时朝代做出来极大的贡献,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一起来了解刘秉忠。刘秉忠简介: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

  • 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脱列哥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脱列哥那

    脱列哥那(?--1246年):即昭慈皇后乃马真氏,是元太宗窝阔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贵由的母亲,史称乃马真后。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其长子贵由远征尚未归来。于是,脱烈哥那"未与宗亲们商议,便狡诈地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此事件,史称“乃马真摄政”。脱烈哥那统治时间(1241-1

  • 清朝刚直大臣孙嘉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嘉淦

    乾隆十二年,清朝三朝老臣孙嘉淦以年老体迈上书乞求退休,得到乾隆批准。临行前,乾隆问他对今后的政治有什么建议,孙家淦简短而深沉地说出了四个字:“慎终如始”,作为回应。意思就是告诫乾隆为政,要谨慎处理政务,就像一开始一般的慎重。作为横跨三朝老臣,孙嘉淦从工作履历和个人风格上都堪

  • 刘细君:第一位真正记载且有名字的和亲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细君

    和亲这件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屡见不鲜,作为和亲的主角,这些女子被统治者当做棋子任意摆布,她们无法拒绝和抗拒,独留青冢是她们最后的归宿。一部中华历史不仅有英雄血,更有美人的眼泪。据《汉书》记载,光是在刘邦执政期间就先后有九位宗室女被封为公主和亲匈奴,却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丝痕迹。刘细君是第一位

  • 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淳风

    一、穿越人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流传过关乎国运的预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推背图》预言了从唐代往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对重大历史节点做了精准预测,正是由于此书的神奇,它的作者李淳风、袁天罡被后人看作是穿越人。抛开争议颇大的《推背图》

  • 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甫谧

    说起针灸学的发展史,就不得不提针灸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皇甫谧。皇甫谧是西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针灸甲乙经》的作者,现代中医的针灸学就是在他这本名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皇甫谧堪称是针灸学的鼻祖。而这位医学大师之所以能完成这本医学著作,最直接的原因竟是为了治疗自己。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

  • 清末太监崔玉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崔玉贵

    最近很多人对崔玉贵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崔玉贵当时是推了这个珍妃投井的,可以说是珍妃死的罪魁祸首,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崔玉贵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崔玉贵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崔玉贵在珍妃死后活了二十六年,出宫后还做了件大好事,但最

  • 陈独秀之女陈子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子美

    陈子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她是陈独秀的女儿,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女人。深圳的老一辈人肯定开国一个玩笑,说是:“游过这个大鹏湾,你就到香港了。”不过当年真有勇气下去游的人很少。然而这些人当中就有陈独秀的这个女儿陈子美,身上绑着个酱油桶,就这么漂了10个小时,愣是漂到了香港。陈独

  • 唐朝中期良相李德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德裕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唐玄宗时的盛世,尤其是之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眼看大唐江河日下,李德裕站了出来,近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的颓势,在历朝历代都享有高度的美誉。李商隐誉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范祖禹称赞他“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