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皇太后邓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邓绥为何能执掌朝政16年?

东汉皇太后邓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邓绥为何能执掌朝政16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4/1/27 11:54:02

比如说不费吹灰之力,一步到位直接躺赢的那种。

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皇后,她没使什么手段,只不过恪守礼仪,用了一招以退为进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她就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

一、祖父是太傅邓禹,从小就特别会为人处事

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只要不作死,基本一辈子都衣食无忧,邓绥就是这些人中的其中一个。

邓绥的祖父是云台二十八将排第一,被封为大司徒、酂侯的邓禹。

邓禹大家知道吧?读点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是跟着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大功臣。

邓绥就是邓禹的孙女,且从小受到家里人宠爱,不过她不像其他人一样恃宠而骄,反而难得的特别懂得为人处事那一套。

邓绥五岁的时候,太傅夫人,也就是她祖母为她剪头发不小心误伤了她,她却能忍住不吭声。

身边的人都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邓绥说不是自己不痛,而是能得到太夫人的怜爱为她剪发她应该知足,不能伤太夫人的心意。

由此可见,邓绥从小就是一个人精,特别懂得为人处事那一套,知道怎么做才能讨人欢心。

当然作为大家闺秀,不识字是不行的,邓绥6岁就读《史书》,12岁通《诗经》、《论语》,她的父亲邓训很看重她,不管大小事务,都会和她详细商讨。

二、16岁入宫为贵人,以退为进完成人生逆袭成皇后

本来邓绥13岁就该被选入宫中,恰巧她的父亲邓训这时候去世了,她入宫的事也就耽搁了。

邓绥在家守孝三年,等到三年后也就是永和七年,邓绥被选入宫中,因为颜值高成为了贵人,当时16岁。

邓绥是一个很懂分寸的人,她平时行为处事小心谨慎,一举一动都符合规矩,没有一点逾越,甚至懂事的有点过了头。

有一次邓绥生病了,汉和帝允许她的家里人来探望她,且可以留住服侍她,不限定多少天。

这样的恩宠别人高兴还来不及,邓绥却觉得宫中禁地,外家的人不能久留,不然会让汉和帝被别人说偏袒她,她自己也会被人说闲话,实在不合适。

汉和帝认为邓绥能这么通情达理实在难能可贵,心里特别喜爱她。

除了懂规矩,邓绥在生活上还很节俭,到宴会上,嫔妃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争奇斗艳,邓绥却打扮得十分朴素,独树一帜。

另外,她还很守礼仪,对待当时的阴皇后态度十分恭敬,每当她的衣服和阴皇后的撞色了,她立马去换掉。

每当她和阴皇后一起见汉和帝,她都不敢正坐,和阴皇后一起走路她都弓着身子,汉和帝问话,她不会抢在阴皇后之前回答。

邓绥能把恭敬做到这份上,是真的蛮让人佩服的!

正是因为邓绥行事得当,深得圣心,汉和帝慢慢疏远了阴皇后而亲近了邓绥,当时汉和帝死了好几个儿子,邓绥怕汉和帝后继无人就张罗着帮汉和帝选妃,来扩充子嗣。

因为邓绥太会来事了,以至于阴皇后虽有皇后的名分,却比不上邓绥有威望。

阴皇后肯定不会不愿意自己落下风,于是就求鬼神想要害邓绥。

鬼神之术自然害不了人,阴皇后又在汉和帝一次生病卧床时,放下狠话,说如果自己得了势,绝不会让邓氏留有一人!

邓绥听到阴皇后说这话心里特别伤心,又很害怕,她对待阴皇后那么恭敬和善,阴皇后却要致她于死地,于是邓绥一气之下想要喝毒药自杀。

幸亏当时有一个叫赵玉的宫人劝阻,谎称说汉和帝的病好了,邓绥才没自杀,后来汉和帝的病果然好了,邓绥也就没被阴皇后所害。

阴皇后不会像邓绥那么会做人,开始想歪门邪道搞巫蛊之术,汉和帝为此把她废了,立邓绥为皇后。

邓绥做了皇后之后,邓家就成了最强外戚,按照一般情况皇后的娘家人会得到重用,特别是作为大舅哥的邓骘,但是邓绥不希望娘家太有权势,所以邓骘在汉和帝时不过是个虎贲中郎将而已。

三、25岁成太后,临朝称制16年,行使皇帝权力到终年

汉和帝去世后,本应该立长子刘胜为新皇帝,但刘胜身患久治不愈的顽疾,于是就立出生不过一百多天的幼子刘隆为皇帝。

就这样,刘隆继位成了皇帝,是为汉殇帝,由皇太后邓绥临朝,不过汉殇帝继位不久就夭折了。

刘隆去世后,邓绥和他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还有虎贲中郎将邓悝一起商量立谁为新皇帝,最后决定立清河王的儿子刘祜,刘祜继位后,依旧由邓绥临朝摄政。

刘祜也就是汉安帝,他继位时年纪还小,朝政都掌握在太后邓绥手中。

邓绥执政期间,京师旱灾,她亲自去查看是否有冤狱,果然查出有一人没有杀人却被严刑拷打被迫认罪,他被抬来见邓太后,邓太后察觉到了异常询问情况,问出实情,然后逮捕了洛阳令下狱抵罪。

当时一直久旱不下雨,邓太后接连三日到洛阳,审视记录囚徒罪状,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因为明辨冤狱受到好评。

直到汉安帝永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21年卧病,乃至驾崩,享年41岁。

邓绥作为太后临朝摄政以来,东汉水、旱灾害达十年之久,还有四方的异族入侵,盗贼纷起,邓太后每当这时候都会裁减自己的膳食和享乐,去拯救灾难,正是因为邓太后有所作为,东汉才恢复了丰收的景象。

邓绥的一生可谓传奇,出生显贵,16岁入宫因为为人处事特别合汉和帝心意,而被立为皇后。

汉和帝去世后她年纪轻轻成为太后,摄政16年尽自己所能治理东汉朝政,管理朝堂大小事务,一个妇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难能可贵,称得上是“人中楷模”了。

标签: 邓绥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北宋蔡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蔡京

    世人对北宋宰相蔡京的评价是,北宋六贼之首,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北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直接将蔡京列为奸臣,说他,心狠手辣,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利用谣言蛊惑君主

  • 吴贤妃:朱祁钰的母亲 唯一没有为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贤妃

    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有三位嫔妃早亡,剩下的16人均被迫殉葬。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谥号仁宗,很是宽厚,可惜在殉葬制度上没有见地,他11位后妃里,除了皇后、早亡,还有一位英国公张

  • 唐朝开国名将:侯君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侯君集为何晚年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最后是因卷入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一案,导致被杀,而他的家人是被流放岭南。侯君集一生立有无数战功,很早便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此后还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也是很看重侯君集。可惜侯君集踩到了底线,导致自己晚节不保。那侯君集为何要背叛李世民呢?下面就来讲讲他心态上是如何转变的,这也是导致侯君

  • 西汉卫尉:宋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昌

    宋昌,是被项羽谋杀的卿子冠军宋义之孙。反秦战争时,他以家吏身份跟随刘邦起兵山东。他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期的战斗经历,史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一定是战功卓著。在刘邦、项羽荥阳鏖战之时,宋昌就被任命为都尉,并且有了食邑这是高级爵位才有的待遇。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代王国的中尉,即职掌王国军队的高级武官。宋

  • 西汉宗室楚王:刘郢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郢客

    刘郢客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西汉第二任刘姓楚王。刘郢客的父亲刘交,是刘邦最小的弟弟,也是和刘邦关系最密切的兄弟。但刘交和他的哥哥志趣差异却很大,他从小喜欢读书,曾与鲁国的穆生、白生和申公一起,在荀子的学生浮丘伯门下学《诗》。可惜时间不长,秦始皇下达了焚书令,学《诗》传《诗》已不为朝廷所允许,他们师徒

  • 西汉棘蒲侯:柴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柴武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大封有功之臣,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等人被封为王,另有143人被封为列侯。列侯之中,有18位功劳最高,是为“汉初十八功侯”。姚氏曰: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

  • 如何客观评价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伍子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对伍子胥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叹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有人唾弃他弃楚奔吴的行为,但伍子胥对吴国的尽心竭力不能忽视。因遭到楚平王的陷害,伍子胥心怀愤恨,长途奔波,于公元前522年来到吴国。伍子胥在吴国执政三十八年之久,对吴国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伍子胥是怎样

  • 十六国后燕宗室赵王:慕容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麟

    慕容麟(4世纪-398年),《魏书》中名作贺,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爱妾所生。惠愍帝慕容宝庶出兄弟。慕容麟本不为父亲喜爱,在父兄在前燕遭祸逃难时更两度背叛他们,甚至令嫡兄慕容令被杀。但在其父建立后燕期间多有建功,获封赵王,官至卫大将军、尚书左

  • 十六国前秦名将:邓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邓羌

    邓羌(?-?),表字不详,安定郡人。十六国时期前秦重要将领。官至并州刺史,曾参与前秦灭前燕之战、平定四公之乱及前秦灭代国之战等战事。在前秦国内与另一将领张蚝皆有“万人敌”之称。消灭姚襄邓羌骁勇而擅长骑射[1]。寿光三年(357年),前燕将军慕舆长卿进攻轵关(今河南济源县西北

  • 如何客观评价贾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贾谊

    贾谊是汉文帝时期最富才华的政论家,高祖七年(前200年)生于洛阳。文帝元年,受廷尉吴公举荐,召为博士。其才识深得文帝赞许,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但没过多久,因朝廷重臣联合上书,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年仅33岁。贾生才调世无伦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