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宗室楚王:刘郢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宗室楚王:刘郢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91 更新时间:2024/1/19 21:36:16

刘郢客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西汉第二任刘姓楚王。

刘郢客的父亲刘交,是刘邦最小的弟弟,也是和刘邦关系最密切的兄弟。但刘交和他的哥哥志趣差异却很大,他从小喜欢读书,曾与鲁国的穆生、白生和申公一起,在荀子的学生浮丘伯门下学《诗》。可惜时间不长,秦始皇下达了焚书令,学《诗》传《诗》已不为朝廷所允许,他们师徒只得分开。

汉帝国建立之后,刘交被封为楚王。楚国的都城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 当时的楚国统辖薛郡、东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县 ,占有华东肥沃地区,是西汉初年势力较大的一个藩国。

刘交受封之后,息武兴文,将原来的同学穆生、白生和申公都请到楚国担任中大夫。

吕后之时,刘郢客受父亲之命,到长安向浮丘伯学习《诗》。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许正是由于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得到了吕后的青睐,吕后二年五月,刘郢客被封为上邳侯,担任宗正。宗正是九卿之一,是负责管理刘氏宗室事务的高官。

吕氏外戚被诛灭后,刘郢客以宗正身份参与了对汉文帝刘恒的迎立。

群臣从至,上议曰:“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臣郢、硃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引文中的宗正臣郢,就是刘郢客。从列举的大臣名单可以看出,宗正刘郢客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太尉、大将军和御史大夫,地位是非常显赫的。

就在文帝即位的这一年,楚王刘交去世,而楚王太子刘辟非先于父亲而死。于是,文帝就任命刘郢客为第二任楚王。

刘郢客承袭了父亲的楚王爵位,也承袭了父亲的执政风格,继续任用申公、穆生和韦孟等,还让他们负责教育自己的儿子刘戊

在刘交、刘郢客父子两代对《诗》的尊崇和倡导之下,楚国成为当时中国的《诗》学研究中心和学术空气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可惜,刘郢客寿命不长,只当了短短四年楚王就去世了,谥号为“夷”。根据周书谥法解:

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

也就是说,谥号为“夷”的国君,在执掌国政时克制杀伐,能安心静气地治理国家。这个谥号是对刘郢客中肯而又赞许的评价。从汉惠帝直到汉景帝,当时社会普遍尊崇黄老之学,崇尚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刘郢客的治国理念与汉帝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

从刘交到刘郢客,崇《诗》好学逐渐成为家风而传承。刘交的孙子刘辟强,好读《诗》能属文,才冠宗室,能和朝中的饱学之士进行辩论。刘交的四世孙刘向,更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中国目录学的鼻祖。

可惜,好的家风却没有在刘郢客的儿子刘戊身上得以继承。刘戊荒淫不遵道,三位师傅多次进谏,但都不被采纳。无奈之下,相继离开了楚国。后来,刘戊因不遵礼制,遭到削藩的惩罚,又因发动“七国之乱”,兵败后自杀。

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汉书·儒林传》

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遂谢病去。《汉书·楚元王传》

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徒家于邹。《汉书·韦贤传》

由于文帝、景帝对楚元王刘交都很尊崇,刘戊自杀后,楚国得以继续保留,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被任命为第四位刘姓楚王。

1995年,在徐州狮子山发掘了一座大型西汉楚王陵墓,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它的墓主人就是刘郢客。虽然陵墓曾遭到严重的盗挖,但在这次发掘中,还是出土了两千多件文物,特别是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和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的金缕玉衣。这是后世子孙对他的祝福,愿他肉体不腐,灵魂永生!

标签: 刘郢客

更多文章

  • 西汉棘蒲侯:柴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柴武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大封有功之臣,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等人被封为王,另有143人被封为列侯。列侯之中,有18位功劳最高,是为“汉初十八功侯”。姚氏曰: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

  • 如何客观评价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伍子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对伍子胥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叹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有人唾弃他弃楚奔吴的行为,但伍子胥对吴国的尽心竭力不能忽视。因遭到楚平王的陷害,伍子胥心怀愤恨,长途奔波,于公元前522年来到吴国。伍子胥在吴国执政三十八年之久,对吴国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伍子胥是怎样

  • 十六国后燕宗室赵王:慕容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麟

    慕容麟(4世纪-398年),《魏书》中名作贺,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爱妾所生。惠愍帝慕容宝庶出兄弟。慕容麟本不为父亲喜爱,在父兄在前燕遭祸逃难时更两度背叛他们,甚至令嫡兄慕容令被杀。但在其父建立后燕期间多有建功,获封赵王,官至卫大将军、尚书左

  • 十六国前秦名将:邓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邓羌

    邓羌(?-?),表字不详,安定郡人。十六国时期前秦重要将领。官至并州刺史,曾参与前秦灭前燕之战、平定四公之乱及前秦灭代国之战等战事。在前秦国内与另一将领张蚝皆有“万人敌”之称。消灭姚襄邓羌骁勇而擅长骑射[1]。寿光三年(357年),前燕将军慕舆长卿进攻轵关(今河南济源县西北

  • 如何客观评价贾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贾谊

    贾谊是汉文帝时期最富才华的政论家,高祖七年(前200年)生于洛阳。文帝元年,受廷尉吴公举荐,召为博士。其才识深得文帝赞许,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但没过多久,因朝廷重臣联合上书,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年仅33岁。贾生才调世无伦贾

  • 如何客观评价荀彧?荀彧为曹操献了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谋士,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荀

  • 鸿门宴前后的项伯有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鸿门宴,项伯

    项伯,名缠,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羽的叔伯。壹:鸿门宴前的项伯项伯的家族本是周天子所封的项国的王族。项国最早在颍水之南,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项城一带。公元前643年,项国被鲁国所灭,部分项国王族逃往楚国,并逐渐成为楚国的贵族。战国中后期,楚国受到秦国东进的压迫,节节向东方后退,项氏一族也随同东迁。他

  • 清朝辅政大臣:鳌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帝在索额图

  • 如何客观评价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晁错

    好多人对晁错有这样一个印象:他仗着汉景帝的信任和宠爱,喋喋不休地唠叨着要削藩;等削藩引起“七国之乱”,让景帝亲临战场,自己却留守后方;在应对叛乱之时,公报私仇,企图借机除掉袁盎。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晁错是一个才疏学浅的人,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是一个假公济私的人。其实细读正

  • 前秦奠基之主:苻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苻洪

    苻洪(285年-350年),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是前秦政权奠基者。苻洪原名蒲洪,后以谶文有“艸付应王”,遂改苻姓。氐族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亦是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父。苻洪先后归附前赵和后赵两个政权,后在后赵内大乱时试图谋取中原。最终虽然遭毒杀,但他所累积的力量令其子苻健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