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名将:吴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名将:吴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1/23 11:42:29

吴玠是南宋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炎二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史称“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南宋时期,宋金交战,有两大主战场:一是中原,二是关陕。如果说岳飞是中原战场的传奇,那么吴玠可以算是关陕战场的神话了。吴玠有多厉害?咱们不吹不擂,用战绩说话:

和尚原之战公元1131年,南宋刚刚经历了富平之败,陕西沦陷,军队损失数十万,天府之国四川彻底暴露在了虎视眈眈的金人面前。危急关头,吴玠与弟弟吴璘率领数千残兵败卒退守和尚原,守卫这一通往四川的重要关隘。然后,吴氏兄弟就带着这支仅有数千人的孤军,把金人的十万精兵打得大败而逃,甚至杀得完颜宗弼“身中流矢,仅以身免”。

饶凤关之战 公元1133年,被吴玠打怕了的金兵,决定避开吴玠守卫的和尚原,从另一边的饶凤关进击四川。结果吴玠得到消息后,率轻骑日夜兼程三百里杀了过来,把金军打了一个猝不及防。这一战,金兵虽然侵入了南宋三郡,但也损失大量兵力和辎重,可以说得不偿失。

仙人关之战 公元1134年,金军再次组织十万人马进攻仙人关。这次金人准备充分、胸有成竹,连家眷都带上了,说明都盘算好来四川养老了。结果却再次被吴氏兄弟打得丢盔弃甲、连夜奔逃。此后很久都不敢再打四川的主意。

一次胜利,可能是走运;但屡战屡胜,绝对是实力。今天我们就从这位常胜将军身上,扒扒他鲜为人知的作战秘诀。

带兵之道:软硬兼施,鸡血常打

吴玠的兵,总是指哪打哪,行动迅速,这跟吴玠的带兵方式不无关系。史书记载,吴玠统兵,恪守公正,温和谦逊。选用将佐时,只看功劳和才能,从不会因为是亲朋故旧或有权贵背景而授以官职。身为大将,他还经常向下级将士们征询意见。于是在他的队伍中,“下情”总能够畅通上达,士卒也多乐意为他拼死效命。

士气低落之时,吴玠也总是能很快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富平之战惨败后,吴玠和弟弟带数千残部退守和尚原。吴玠打算带着军民一起造土堡、竖栅栏、攒军粮,做好死守的准备。然而当时整个队伍却萎靡不振。一方面刚经历了败仗,对金兵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与外界断了音讯,等待援兵无望,有人甚至暗中谋划劫持吴氏兄弟,交给金兵领赏。吴玠获悉后,将众将召集而来,然后歃血起誓,慷慨陈词,勉励众人。一番动员过后,“将士皆感泣”,纷纷听令于他。

后来的仙人关之战,金兵统帅完颜宗弼亲率十万大军杀来。这一次,金兵不仅粮草充足,而且制定了新战术,图谋一举攻入四川。金兵来势凶猛,每天轮番攻关,宋军全力抵抗,可经过几个昼夜的激战后,内部出现了怯战心理。紧急关头,吴氏兄弟手握长刀,站立城头,大喊:“我等将士,死要死在城上!后退者,立斩!”看到主帅身先士卒,镇定自若,将士们也为之一振,重整旗鼓,继续坚守城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役胜利后,有个叫郭震的将领因为在战斗中没有尽全力而被吴玠处死了。由此可见吴玠带兵之严苛。

作战之术:知己知彼,精准下药

吴玠能够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很大程度上是赢在战术的精准。在和尚原大战中,金兵统帅完颜宗弼亲率10万大军,向宋军发起猛攻。吴玠兄弟针对金兵人强马壮、密集进攻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驻队矢”的战术把弓箭手分为三排,密集列队,安排于阵地前沿,每一排士卒手持弓箭,当敌人冲来时,第一排弓箭手瞄准放箭,然后迅速蹲下,准备第二次射击;第二排弓箭手立即放箭,然后迅速蹲下,准备第二次射击;第三排弓箭手接着瞄准放箭。当第三排射手利箭出手,第一排弓箭手已经做好了射击准备。如此循环往复,箭如骤雨,密如飞蝗。

于是,常常是一眨眼的功夫,金兵马队便倒下一片。后面的骑兵,收刹不住,冲上前来,又纷纷中箭,倒下一片。第三拨骑兵,撞上前面的人马尸体,连人带马,栽倒在地,还没爬起,身上也已经插满了利箭。完颜宗弼见进攻失利,只好下令撤退。

后来的饶凤关大战,已经吃过大亏的金兵重新调整战术,不再大规模密集进攻,而是挑选出部分精兵,身披厚铠重甲,作为攻关先锋,以此应对吴玠的强弓硬弩。然而,这一战术很快被吴玠识破,吴玠也顺势调整,不再单纯依赖于强弓硬弩,而是派人在山上滚落巨石,碾压金兵先锋。这场战斗,空前惨烈。在巨石的碾压下,金兵虽然死伤惨重,但是始终冲锋不止。而宋军在吴玠的指挥下也沉着应战,凭借险要地势,以巨石和强弓硬弩轮番抗击金兵,顽强坚守六天六夜,使得金兵伤亡惨重。

必杀之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吴玠领兵,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一个字快。

饶凤关告急时,吴玠及其部众尚在三百多公里外的和尚原。饶凤关是陕西连接四川、湖北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如果金兵占领了饶凤关,就能够长驱入川,吴玠深知此理,所以当他接到情报后,第一时间率领一支千余人的轻骑队伍,昼夜疾驰三百公里,在金兵到来之前赶到了饶凤关。

吴玠火速来到饶凤关后,还不忘“皮一下”他派人给金兵主帅完颜撒离喝送去一颗柑橙,并附言道:“大军远来,聊逢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大老远跑来辛苦啦,快吃个橙子解解渴,我等你来决战哦!可以想象完颜撒离喝收到之后有多震惊。为了避免跟吴玠交战,他特意绕开了和尚原,哪料到吴玠转眼又来到了饶凤关。他气得用手杖击地,道:“为何来得这么迅速?”于是,在金兵向饶凤关发动进攻前,宋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此外,在和尚原大战中,吴玠用“驻队矢”战术把金兵打退的当晚,马上又组织了新一轮行动趁金兵在营地生火做饭取暖时,命射手偷射火旁金兵,吓得金兵东躲西藏,不敢烧火做饭,只好饥肠辘辘,静待天亮。结果二更时分,宋军又对金营发起了突袭。金兵大败,还没缓过劲儿来呢,四更时分,宋军又杀来了,金兵再度被杀得仓皇逃窜。而吴玠早已在金兵逃跑路上埋下伏兵。看到金兵溃败下来,伏兵四起,一路追杀。这场战役,被杀和被俘的金兵达万人,完颜宗弼本人也中箭负伤。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领兵作战,亦然。哪怕力量不敌,只要出手快,动作密,再强大的对手怕是也会被打得晕头转向。

不过,如此一位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为何没有入选南宋“中兴四将”呢?

一是资历浅。相对于其他四将,吴玠最高实职仅至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其他人大都是三镇节度使,或枢密副使、枢密使;二是地太偏。相对于中原战场,天高皇帝远的西北战场没有得到朝廷的足够重视;

三是人早逝。吴玠去世时才四十七岁,所以后来他的战功便未表彰到应有的高度;四是有黑点。他曾助张浚陷害名将曲端,有不义之嫌。加上好色纵欲,《宋史》就说他:“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所以,无论朝野,他都备受争议。

尽管未被列入南宋“中兴四将”,但公道地讲凭此三战,他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几位。可惜这位常胜将军四十七岁便积劳成疾,离开了沙场,关于他的传奇也永远留在了川陕那片热土之上。

标签: 吴玠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袁崇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崇焕

    说到这个袁崇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也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个人,这个人想必大家也都都听说了,最近这个争议非常大非常大,很多人说他好,很多人说他不好,那么为什么这个袁崇焕的争议这么大呢?有没有真正意义上对袁崇焕的客观评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中国历史上大汉、大唐、大宋、大明等等,均是

  • 东汉皇太后邓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邓绥为何能执掌朝政16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邓绥

    比如说不费吹灰之力,一步到位直接躺赢的那种。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皇后,她没使什么手段,只不过恪守礼仪,用了一招以退为进就坐上了皇后之位,她就是东汉和熹皇后邓绥。一、祖父是太傅邓禹,从小就特别会为人处事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只要不作死,基本一辈子都衣食无忧,邓绥就是这些人中的其中一个。邓绥的祖父是

  • 如何客观评价北宋蔡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蔡京

    世人对北宋宰相蔡京的评价是,北宋六贼之首,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北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直接将蔡京列为奸臣,说他,心狠手辣,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利用谣言蛊惑君主

  • 吴贤妃:朱祁钰的母亲 唯一没有为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贤妃

    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有三位嫔妃早亡,剩下的16人均被迫殉葬。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谥号仁宗,很是宽厚,可惜在殉葬制度上没有见地,他11位后妃里,除了皇后、早亡,还有一位英国公张

  • 唐朝开国名将:侯君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侯君集为何晚年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最后是因卷入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一案,导致被杀,而他的家人是被流放岭南。侯君集一生立有无数战功,很早便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此后还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也是很看重侯君集。可惜侯君集踩到了底线,导致自己晚节不保。那侯君集为何要背叛李世民呢?下面就来讲讲他心态上是如何转变的,这也是导致侯君

  • 西汉卫尉:宋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昌

    宋昌,是被项羽谋杀的卿子冠军宋义之孙。反秦战争时,他以家吏身份跟随刘邦起兵山东。他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期的战斗经历,史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一定是战功卓著。在刘邦、项羽荥阳鏖战之时,宋昌就被任命为都尉,并且有了食邑这是高级爵位才有的待遇。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代王国的中尉,即职掌王国军队的高级武官。宋

  • 西汉宗室楚王:刘郢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郢客

    刘郢客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西汉第二任刘姓楚王。刘郢客的父亲刘交,是刘邦最小的弟弟,也是和刘邦关系最密切的兄弟。但刘交和他的哥哥志趣差异却很大,他从小喜欢读书,曾与鲁国的穆生、白生和申公一起,在荀子的学生浮丘伯门下学《诗》。可惜时间不长,秦始皇下达了焚书令,学《诗》传《诗》已不为朝廷所允许,他们师徒

  • 西汉棘蒲侯:柴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柴武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大封有功之臣,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等人被封为王,另有143人被封为列侯。列侯之中,有18位功劳最高,是为“汉初十八功侯”。姚氏曰: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

  • 如何客观评价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伍子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对伍子胥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叹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有人唾弃他弃楚奔吴的行为,但伍子胥对吴国的尽心竭力不能忽视。因遭到楚平王的陷害,伍子胥心怀愤恨,长途奔波,于公元前522年来到吴国。伍子胥在吴国执政三十八年之久,对吴国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伍子胥是怎样

  • 十六国后燕宗室赵王:慕容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麟

    慕容麟(4世纪-398年),《魏书》中名作贺,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爱妾所生。惠愍帝慕容宝庶出兄弟。慕容麟本不为父亲喜爱,在父兄在前燕遭祸逃难时更两度背叛他们,甚至令嫡兄慕容令被杀。但在其父建立后燕期间多有建功,获封赵王,官至卫大将军、尚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