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末中原义军首领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隋朝末中原义军首领郑国皇帝:王世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1/18 20:48:28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篡位,废皇泰帝,自称“大郑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败于李世民,被唐朝流放到巴蜀,遇仇而死。

生平

早期经历

王世充的祖先原为西域人,字行满,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父亲王收,本姓支,名为“支收”,因为支收的母亲(王世充的祖母)改嫁王姓,故改姓。

王世充虬髪豺声,沉猜多诡诈,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隋开皇年间,因军功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官至江都宫监,因为能力出众,为隋炀帝杨广所信任。大业九年(613年)参与平定杨玄感的叛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奠定了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经带军到雁门勤王,立下赫赫战功。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公李密攻陷洛口仓,进逼东都,隋炀帝特诏王世充发兵,于洛口抵抗李密,王世充军队战败,自系监狱请罪,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遣使赦之,征还洛阳,置营于含嘉仓城。

总揽朝政

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终年五十岁。五月,王世充与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等人在洛邑拥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年号皇泰,王世充被任命为吏部尚书、郑国公。杨侗用元文都、卢楚的计谋,招安李密,任命李密为魏国公、太尉、尚书令,率兵在黎阳抵抗宇文化及,王世充对此心怀不满。

元文都密谋杀王世充,段达告密,王世充杀死元文都,专擅朝政。当时群雄之一的李密围攻洛阳并将王世充的哥哥王世伟和三个儿子王玄应、王玄恕、王玄琼扣在偃师,王世充大破瓦岗军,打破偃师,不但救出自己的家属,还俘获李密部众的家属,李密投降唐朝,李密部将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等人都为王世充所获,李密领地多归降杨侗政权,叛将朱粲也投降了,夏王窦建德名义上也归顺了。王世充被加太尉,求加九锡,后来又被封为相国,杨侗被迫答应。

篡位称帝

隋皇泰二年四月初七乙巳(619年5月25日),王世充篡位,迫皇泰帝禅让,自立为帝,国号郑国,年号开明,统治地区为今河南省北部,改封杨侗为潞国公,迁居含凉殿,杨侗每日只能礼佛以祈求平安。五月,王世充部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策划刺杀王世充,事情败露被杀害。六月,王世充派侄子王仁则和家仆梁百年,携毒酒去把杨侗赐死。杨侗自知难逃一死,遂服毒,向佛祖许愿“下辈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一时半刻竟没毒发,最后王仁则直接把杨侗缢死,谥号隋恭帝。

起初,王世充下令自己出行时百姓不需要回避,声称自己是为了拯救天下而称帝,自己不能像昏君一样不知民情,于是就在朝堂处理民事诉讼和纳谏,但是不久就因事务纷繁而不再如此。后来因其统治过于严苛残酷,导致人民逃亡,不少将领如秦琼、罗士信、程咬金等人也向西投靠唐朝。之前,王世充为了笼络罗士信而与他同卧起,但是后来他和邴元真也同卧起,并且夺走罗士信的马给侄子王道询,终导致罗士信背叛,投奔唐军李渊。同样投唐的程咬金对王世充的评价也很不好,说他满口胡说八道,像个老巫婆。

兵败身亡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国秦王李世民率兵挺进中原,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豫州多郡,王世充困于洛阳孤城,逼迫乞援于夏王窦建德。621年,窦建德在虎牢之战为李世民所败。五月丙寅(621年6月4日),王世充援绝而降,被俘至长安李渊处。王世充说:“计臣之罪,诚不容诛,然陛下爱子秦王许臣不死。”,遂免为庶人,全族流放巴蜀,途中居雍州廨舍,与兄王世恽皆为仇家定州刺史独孤修德所杀。其余兄弟子侄也在流放途中以谋反罪被诛。[1]

家庭

先代

  • 父王收

  • 叔陈王王琼

  • 杞王王辩

  • 兄弟

  • 兄王世师

  • 宋王王太

  • 越王王君度

  • 兄秦王王世衡

  • 蔡王王虔寿

  • 兄楚王王世伟

  • 魏王王弘烈

  • 荆王王行本

  • 代王王琬

  • 兄齐王王世恽

  • 唐王王仁则

  • 卫王王道诚

  • 赵王王道询

  • 燕王王道夌

  • 弟王世辩

  • 子女

  • 太子王玄应

  • 汉王王玄恕

  • 王玄琼

  • 参考文献

    引用

    1. ^《新唐书》王世充以防夫未备,置雍州廨舍。独孤机之子定州刺史修德帅兄弟至其所,矫称敕呼郑王;世充与兄世恽趋出,修德等杀之。诏免修德官。其馀兄弟子侄等,于道亦以谋反诛。

    标签: 王世充

    更多文章

    • 隋朝末中原河北义军首领夏国皇帝:窦建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573年-621年8月3日),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隋末民变领袖之一,于乐寿称王改元。后在虎牢之战中兵败被俘,遭斩首于长安。窦建德世代务农,曾担任里长,“重然许,喜侠节”[1]。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召民众远征高句丽,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因协助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仁恭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阳节度使,遭其子刘守光所废。后守光败于晋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处死。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简介刘仁恭跟随父亲刘晟担任原范阳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范阳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守光

      刘守光(?-914年2月12日),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桀燕国建立者,为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发动兵变,夺父位自立,又称帝。后被李存勗讨伐,斩杀。简介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4]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部将李思安攻幽州(今北京市),而当时刘仁

    • 五代时期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茂贞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之一,五代时期岐国君主。宋文通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母卢氏。早期迅速扩张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宋文通时为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节度首邑)辖下博野军士卒,派驻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凤翔(今陕西

    • 五代时期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镕

      王镕(873年-921年),回纥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继位,为人有智谋,周旋于汴州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大诸侯之间,晚年喜好方士长生不老之术,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牙将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1]藩政凋敝,被义子王德明兵变所杀。

    • 后唐宗室魏王李继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继岌

      李继岌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嫡长子,母亲是神闵敬皇后。李继岌身为皇长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继承皇位,后唐第二位皇子是他爷爷的养子李嗣源,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继岌的故事。李存勖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都于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结局我们自然不得而知。李继岌年少时患病,导致不能生育,这可能也是他

    • 明朝孝端显皇后王喜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喜姐

      1957年,在定陵出土了两顶凤冠,她们的主人分别是明神宗的原配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光宗皇帝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其中孝端皇后的凤冠最为华美,她居皇后之位长达42年,一生宠遇平平,却深深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夫君万历帝朱翊钧出生于江南的王喜姐在她十四岁那年嫁给了当时的天下之主,十五岁的皇帝朱

    • 晋明帝司马昭生母:豫章郡君苟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明帝

      荀,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印记的姓氏,战国大思想家荀子、曹操的“子房”荀彧、大谋士荀攸,还有近代的京剧名家荀慧生等等,尤其是在魏晋时期,作为中原世家大族的颍阴荀氏在魏晋时代有多人担任朝廷高官,这也是笔者初见晋明帝司马绍生母荀氏时第一时间认为她出身颍阴荀氏的原因。在无比重视出

    • 司马光有哪些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光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些历史功绩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啊,好像说得司马光没有什么历史功绩似的,最后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司马光的主要历史成就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司马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

    • 五代十国吴国吴太祖杨行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太祖,杨行密

      吴太祖杨行密(852年-905年12月24日),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定者。唐乾宁二年(895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进中书令、封吴王,天佑二年(905)病死,唐谥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孝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