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宗室齐王司马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攸死因结局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攸死因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42 更新时间:2024/1/11 13:08:19

司马师死前,养子司马攸年幼,还没成人,只有十岁,因此,司马师将大权交给了其弟司马昭,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昭长子是司马炎,因司马师无子,便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同母弟弟。

而司马昭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曾想立司马攸,司马昭一直强调说,天下是司马师的,后来,经过群臣劝阻,才改立长子司马炎。

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宣帝,庙号高祖,追尊其伯父司马师为景帝,庙号世宗,追尊其父亲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那么,既然追尊司马师为皇帝,司马攸当然也可以视为皇位的继承人,毕竟,天下是从他父亲司马师那里传下来的,虽然司马炎是其亲大哥,但是,名义上,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合法继承人。

司马炎当了皇帝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攸的呢?

要说司马炎不防备司马攸,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皇位是唯一的,因为权力,便不顾亲情,古语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司马攸虽然是司马炎的弟弟,但是,他的才能和威望却远远地超过了哥哥司马炎,司马攸小时候非常聪明,性格也好,长大后,司马攸更加出色,他非常喜欢读书,能写一手好文章,才能非常突出,就连他的祖父司马懿都非常器重他。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齐献王攸,字大猷,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每器之。

司马攸比司马炎出色,司马炎能不防备司马攸吗?何况,之前司马昭曾有过想立司马攸的念头,司马炎心里肯定有担忧。

司马攸先后担任过散骑常侍和步兵校尉,司马攸治军有威严,能给士兵以恩惠,甚得人心。

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攸被改封为安昌县侯,迁任为卫将军。这个位置非常重要,仅次于车骑将军。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同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司马攸被封为齐王,统军事,安抚内外,沉稳持重,很受拥戴。

一开始,司马炎对司马攸这个弟弟还不错,委以重任。将司马攸升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司马攸虽然官位很高,但是他从不骄傲自大,常常表现得很谦虚,也诚信待人,这一下,更得人心了。举个例子,当时,按照惯例,骠骑将军应罢营兵,但是,司马攸手下数千人都不肯离去,死活要跟着司马攸,最终,司马炎无奈,准许这些人继续在司马攸麾下效力。

后来,司马攸又转任镇军大将军,加任侍中,代理太子少傅,数年后改任太子太傅。

咸宁二年(276年),司马攸接替贾充,担任司空一职,也就是三公之一,但他仍然兼领侍中、太子太傅。

事情的变化出现在司马炎后期,当司马炎灭掉东吴后,因为觉得天下无事了,可以放心大胆地享受了,于是,吃喝玩乐,广纳后宫,把东吴和蜀汉的后宫美女都收编过来,因此,司马炎后宫的美女一度达到上万人,司马炎都不知道在哪里过夜,便坐着羊车,羊车停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生活极度奢侈腐化。

因此,时间不久,司马炎的身体夸了,得了重病,而这时,太子及各皇子都很软弱,特别是太子,就是个弱智,将来怎么能治理天下呢?因此,朝中人大都希望司马炎死后,由司马攸继位,但因为司马攸非常厌恶司马炎的宠臣荀勖和冯紞等人,这两个人平时一直靠阿谀奉承获得司马炎的欢心,所以,司马攸非常讨厌这两个人。

而这两个人也非常恐惧,如果真的由司马攸继位了,那么,他们就没好果子吃了,于是,借故以正太子名位为由,要求司马炎将齐王司马攸调回自己的封国,不要在京师了。

太康三年(282年),司马炎下诏,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并让司马攸回到自己的封国齐国。司马攸知道后,觉得受到大哥猜忌,心里很不高兴,当他知道,要他回封国齐国的主意是荀勖等人出的时,气得生病了,病中的司马攸,不想回齐国,他要求留守生母文明皇后王元姬的陵墓,但司马炎不允许,怕司马攸留在京师会威胁到自己儿子的继位问题,毕竟他是司马师的养子,法理上也是可以的。

司马攸病了,无法程回封国,怎么办?于是,司马炎派御医去给司马攸看病,也不知道御医们是故意的还是怎么想的,他们竟然一致都说司马攸没病,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攸的病被耽误了,病情越来越重,逐渐恶化,可是,司马炎仍然派人督促司马攸尽快启程回封国。

司马攸没有办法,于是,抱病上路,不过,司马攸这个人很注重仪表,虽然他病重,但他仍然整饰衣冠,穿戴整齐,保持面色平静,举止如常,这一下,司马炎便怀疑司马攸真的没有病,是故意说他有病。

太康四年(283年),司马攸因病情严重,吐血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帝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疾转笃,犹催上道。攸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无疾。辞出信宿,欧血而薨,时年三十六。

司马炎死后,司马攸没有继位,由其白痴儿子司马衷继位,最终,皇后贾南风篡权,败坏朝政,引发了八王之乱,西晋很快也灭亡了。

标签: 司马攸

更多文章

  • 清太宗皇太极第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端献长公主

    淑哲公主(16331648),皇太极的第七女。母为清朝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顺治皇帝)、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同母。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六日生。初号淑哲公主。崇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

  • 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刘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琨

    刘琨(270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出身中山刘氏。工于诗赋,少有文名,为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八王之乱时,效力诸王,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永嘉之乱,坚守晋阳九载,抵御汉赵

  • 唐朝大臣颜真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生于景龙三年(709),被缢杀于兴元元年(784),任仕于唐朝的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一提起他,今天不少人都会说:“就是那个唐代楷书大家。”确实,他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世人夸耀其楷书,气势磅礴前无

  • 隋朝宗室和亲女义成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586年630年),隋宗室女。开皇十九年,和亲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隋文帝以宗室女(即义成公主)嫁于启民可汗。有隋一代,突厥首领连娶两位公主者,唯启民可汗一人。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 如何评价清朝反叛藩王平南王尚之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尚之信

    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广州发生兵变,平南王尚可喜的府邸被人层层围住,尚可喜悲愤欲绝,要上吊自杀。尚可喜是清朝“三藩”之一,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谁有能力在他的地盘发动叛乱,并且软禁尚可喜呢?答案非常令人吃惊:发动兵变、软禁尚可喜的人,正是

  • 三国东吴名将凌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凌统

    凌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孙权最信任和喜欢的大将之一,在正史中,凌统作战勇猛,武艺高强,曾在合肥之战中,率三百人拼死保护孙权突围,凌统部下三百人全部战死,凌统也因此身受重伤。此战后不久,凌统就病死了,英年早逝了。在演义中,凌统战平了张辽和乐进,武力值不低,是一流猛将的水平。江东能战平张辽和乐进的

  • 东汉末徐州刺史陶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陶谦

    汉末三国,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凡是手里有一点人马的人,大都想占据城池,扩大势力,为自己捞一把,占一块大地盘,以图取天下。然而,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是三国最没私心的人,为了百姓,甘愿把自己的地盘让给有才德的人,散发出特殊的人格魅力,也成就了一段佳话,流传后世。这个人是谁呢?他到底为

  • 三国曹魏名将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郃

    三国演义中张郃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但是关于张郃的武器描写并不多,那么张郃兵器到底是什么?根据相关典籍,张郃的主要武器有五虎断魂枪和水火囚龙棒两种。五虎断魂枪,以精铁打造,枪身大约两丈。五虎断魂枪的第一任主人是隋唐英雄好汉罗成。枪,乃兵中霸主,其战斗风格冲上大开大合中又灵活多变。五虎断魂枪,枪头锋利

  • 如何评价蜀汉大臣法正?法正的历史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法正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流传甚广。不过多数人可能对法正并没有那么熟悉,论知名度,法正在三国军师中也不是特别突出,那法正为什么会对三国起到如此重要的影响力呢?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法正有着独有的远见,并且刘备非常信任法正,有这两个因素存在,才让刘备此后能够建立起蜀汉政权。有

  • 三国文昭甄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甄皇后

    伴君如伴虎,古代的帝王是国家的主宰者,多数性格阴晴不定,一人独宰天下。皇帝的无情,无数个葬身在冰冷的宫墙里的女子都见证过,甄宓一个美貌与才华并重的不凡女子也是如此悲催的命运。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相传其名为甄宓。甄宓出身于豪强望族,家族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正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