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宗室谷王朱橞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朝宗室谷王朱橞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4/1/15 17:57:09

谷王朱橞,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生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四月,生母惠妃郭氏。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而郭子兴称得上是朱元璋的最大贵人。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并纳其小女儿为妃。郭惠妃共生三子二女,看得出还是很受朱元璋宠爱。除了谷王朱橞外,还生有皇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皇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皇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皇第十五女汝阳公主。

朱橞的一生,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戍守宣府,守卫边疆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册为谷王。同年五月,奉命往山东临清训练士卒。洪武二十八年(公1395元)正月,册兵马指挥周铎之女为谷王妃。三月,之国宣府。宣府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因此作为塞王的朱橞也拥有三护卫官军,分别为宣府中护卫、宣府左护卫和宣府右护卫。但是由于地处边境,岁禄只有五百石。谷府远在边地,民少赋薄,岁且给五百石。《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实话实说,谷王朱橞在镇守宣府时候的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也曾多次勤劳战阵,为大明王朝初期北方边境的防御出过一份力。如在洪武三十一年四月,朱元璋告诉燕王朱棣根据情报,今年秋天或有虏骑南行,不寇大宁即袭开平。人数估计在数万人,需要小心提防。同时从西凉调遣庄德、张文杰,从北平召都督刘真、宋晟,辽东召武定侯郭英等会兵一处。辽王朱植则率领辽东都司和辽王护卫骑兵倾巢而出,和代王朱桂、宁王朱权和由谷王朱橞的部队一起接受燕王朱棣的统一指挥。

第二阶段:逃难京城,开门纳降

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北境诸王在应对北方胡虏入侵的时候需要发挥巨大的战略支撑作用。可惜随着建文帝的削藩,燕王朱棣在北平拉起“清君侧”的大旗,起兵靖难了。深知自己这个四哥厉害的朱橞一听到消息,立刻带着护卫官军放弃宣府,一路逃回南京。而随着驻守辽东的辽王朱植弃国回京,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跟着朱棣一同起兵,以及驻守山西大同的代王朱桂被削爵囚禁,明太祖朱元璋苦心布置的北境防线,就此彻底崩溃。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领的靖难大军杀到了南京城下。此时在南京城内悠哉三年的朱橞被建文帝朱允炆派到朱棣军营之中进行和谈。6月11日,包括朱橞在内的在京诸王来到朱棣营中。朱棣见到各位弟弟的表现是“上对之,怆然泣下,相劳苦外。”而面对朝廷的求和意图,朱棣则直截了当地反问道:“诸弟试谓斯言当乎?否乎?诚乎?伪乎?果出于君乎?抑奸臣之谋乎?”于是乎谷王朱橞非但没有当成功这个说客,反而被成功策反。6月13日,朱棣按约来到金川门外,而朱橞则指挥谷王府护卫官军打开金川门,为朱棣进入南京立下头功。

南京金川门

第三阶段:恃宠而骄,气焰滔天

朱棣登基之后立刻赐谷王橞乐七奏,卫士三百…金三百两,银三千两…岁增米三千石。赏其开金川门迎驾之功也。《明太宗实录-卷十下》。又以谷王护卫指挥佥事张兴,仪卫正张成等,受王成筭,佐成奇功。下诏升兴为骠骑将军、都督佥事。成为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又升宣府中护卫指挥佥事刘清,为都指挥同知,仍令随侍。旌其开金川门奉迎功也。又赏谷王府官军第一等比奇功,第二、第三等比头功,第四等比次功。凡五百八十七人赏银、钞、表里有差。朱橞这次站队成功,可谓回报巨大。同年十月,朱橞之国长沙,不再回宣府。

来到长沙之后的朱橞仗着朱棣的宠爱,横行无忌。不但“长沙之民苦之”,连朝廷重臣他也不放在眼里。永乐七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忠诚伯茹常赐告还乡,道经长沙。因为没有前去朝见谷王,被都察院劾奏有违祖训,当寘重典。上重谷王,故不得已下锦衣卫领縶,后来竟死于狱中。茹常,湖广衡山人。在建文朝就是兵部尚书,朱棣即位后,晋封忠诚伯,仍以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极受重用。茹常的儿子茹鉴也被封为宗人府仪宾,配以秦愍王之女长安郡主。这样一位朝廷重臣,因为没有到谷王府上拜码头,就被活活弄死。谷王朱橞气焰之嚣张,可见一般。

第四阶段:密谋造反,祸及后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骄纵惯了,有些迷失了自我。又或者是觉得他四哥朱棣已经老了,没有了当年的压迫感?一直受到特殊恩宠的朱橞竟然开始紧锣密鼓的做起造反的准备。

但是他哪里知道自己身边布满了四哥的眼线。之前因开金川门之功得到升迁的都督佥事张兴在来北京奏事的时候向朱棣告密说:“橞阴养死士、造战船,有不臣之心,宜豫为之备。”朱棣对此也非常吃惊:“朕待橞厚于诸王,岂当有此?”张兴回复:“愿陛下察之。有如臣言不实,甘就显戮。”朱棣还是有所犹豫,说道“朕徐察之。”

张兴在回长沙的时候路经南京,特别求见当时在南京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密奏朱橞的造反阴谋。并且说道:“臣已具言于上。上以至亲之故,若有未信臣言者。今言于殿下,幸他日免臣连坐也。”朱高炽遣人急报朱棣,朱棣却依然举棋不定。

结果在永乐十四年七月,朱橞的亲哥哥蜀王朱椿派女婿仪宾顾瞻奏谷王橞谋不轨,并且件件都有实锤。

朱橞谋反罪证一:朱椿的儿子崇宁王朱悦燇因为和父亲有矛盾,逃到叔叔朱橞那里。朱橞竟然宣称“建文君初实不死,今已在此。”不过这也挺神奇的,建文帝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要是活到现在的话已经40岁了。而崇宁王朱悦燇生于洪武二十六年,现年不过24岁。当然也有可能24岁的朱悦燇和同年龄段的朱允炆确实长得很像。

朱橞谋反罪证二:朱橞在长沙藏匿亡叛,造作舟舰、弓弩、器械,教习兵法战斗之事。又大建佛寺,造天成阁,私度僧千人,昼夜所祷祝诅。

朱橞谋反罪证三:捏造图谶,谓已于亲王中次在十八,与谶相应,传报于人。又密遣典宝刘信献带宝于椿(蜀王),藏所为谶语于带匣示之。(注:朱橞虽为朱元璋第十九子,但由于第九子朱杞早夭,一般都称朱橞为太祖十八子。)

关于朱橞的结局,一直说他死于宣德三年,本人才疏学浅,没有查到出自哪本史料。但是根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十四》,正统元年十一月,直隶新安卫奏:“永乐十五年,以本卫公署居谷庶人,臣等暂于徽州府廊房治事。今庶人死,家属取赴京,臣等宜复旧治。其妻妾、子女殡埋屋旁者,请迁葬城外。”从这段记录来看永乐十五年居住在新安卫公署里的谷庶人就是朱橞,再结合上下文判断,朱橞应死于正统元年,那也就是善终,而非被明宣宗朱瞻基秘密处死。

标签: 朱橞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齐国名将司马穰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ráng jū )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在当时的齐国,田氏是士家大族,司马穰苴是田氏家族的人,本叫田穰苴,后来因功封为大司马(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或更高军权领导人)。而那个时候呢,很多人以封地,官职,以及地位等给自己重新定一个姓,因此,他的后人就根据司马这个非常牛的官职延续了姓。

  • 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颜真卿

    跟颜真卿一比,李白只是个夜总会的不良少年,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先生最多是一个耍嘴皮的古惑仔。颜真卿才是大唐文人第一硬汉。直奔主题吧。300多斤的胖子安禄山,集平卢、河东、范阳三个节度使于一身,大致范围是今天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安史之乱时,颜真卿是平原郡太守,平原郡在安禄山范围

  • 唐朝后期军阀忠武节度使秦宗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宗权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令天下大乱。黄巢之乱席卷唐朝半数疆土,为了让地方军阀为唐廷卖命。唐廷承认很多军阀对地方上的控制,也造成尾大不掉的顽疾,让像朱温、秦宗权等这样的军阀得以做大,甚至直接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军阀朱温就是借此壮大势力,推翻唐朝,建立了后梁。一、借黄巢“东风&rdquo

  • 唐朝宰相元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载

    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人,名为元载,此人自幼家贫,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了考取功名,虽然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官场,但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因为手中的权力而死,甚至死后还被抄家,还被皇帝挖了祖坟。元载出生在凤翔岐山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家庭十分贫困,但是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挡这位好学之人学习的决心,他想方设法来进行学

  • 孝惠章皇后:大清唯一没有侍过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惠章皇后

    在清朝的历史上,大多数皇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清朝后宫中很多女子登上后位之后就早逝了,还有的皇后备受皇帝的冷落。但是在后宫中有一位皇后,她十分长寿,但是却不受皇帝待见,甚至她的一生都没有侍过寝,她就是孝惠章皇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侍寝都没有就当上皇后的女子。她出生于当时无比显赫的博尔济吉特氏,

  • 晋明帝正妻庾文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庾文君

    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于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初就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绍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宠爱。才四五岁时,有一天他坐在晋元帝膝前,正逢长安有使者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司马绍说:“是长安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日边来。”

  • 金朝全真教创始人王喆(王重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重阳

    金朝初年兴起了大教派,其中全真教是出现的最晚的,也是实力最强的,教团的一些古代人物文化程度也都非常的高,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著述、史料等等也都是最为丰富的,约占三派新道教史料的三分之二以上,足以提供相当清晰的全真教历史面目。全真道创立者王喆(11131170年),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 清朝张廷玉: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廷玉

    历史上兴盛的王朝不在少数,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定是三代不衰的"康乾盛世"。而其中起到关键衔接作用的正是人才辈出的"雍正王朝"。只有短短14载的雍正王朝,却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的名人名事。这其中有一位"三代老臣"张廷玉,他作为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可以说在清朝的历史上书写了传奇的一生。最高荣耀"配享太庙"张

  • 春秋美女“浣纱双姝”之郑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旦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也成了吴王的俘虏。吴王虽然留下了越王的性命,但是却想尽办法侮辱越王。而越王勾践也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忍辱负重,在等待回国,能复仇的那一天。果然,越王勾践的顺从让吴王蒙蔽的双眼,三年后,吴王放越王回国。回国后的越王卧薪尝胆就想着如何要打败吴国复仇。可是,当时的越国在各

  • 清朝重臣林则徐被发配伊犁后的情况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1840年)7月,由于林则徐在广州严密布防,进犯广东的英军无机可乘,转而沿海北上,于同月5日攻占定海后,继续北上,于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抗英形势的急转直下,使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由禁烟之初的极度赞赏转变为要把时局的险恶急于甩锅林则徐。8月6日,两江总督伊里布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浙,道光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