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赵国奸佞郭开生平介绍及评价

战国时期赵国奸佞郭开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33 更新时间:2024/1/19 4:55:34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大强国,尤其是在赵武灵王变法,赵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之后,赵国成了唯一能正面对抗秦国的存在;秦国得“商鞅变法” 之利,不仅综合国力强大,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除了白起和王翦这两位家喻户晓的绝世名将外,还有内史腾、王贲、李信、蒙恬等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

那赵国呢?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任用贤臣治国,国力也是迅速上升,弥补了赵武灵王改革的弊端,而且还有廉颇、赵奢、乐乘、赵牧等名将,从阵容上来说,虽不如秦国,但也差不了多少了,进取不足但防守有余,多次打败秦国入侵,让秦国损失惨重。虽然在赵孝成王时遭受长平之败,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但在之后的邯郸之战时,合诸侯之力,打败秦国,让秦军损失二十余万,并顺势夺取了秦国大量土地。

可以说,这两次战役加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双方损失兵卒差不多,赵国折损了大量军官,尤其是中低层军官,而秦国丢失了大量领土,唯有楚国、魏国、韩国等得利了。但赵国底蕴尚存,名将还有廉颇、乐乘和赵牧,所以秦国想灭掉赵国仍是不太可能。就算是秦国有王翦这么一尊“战神”,仍是力不足。

但秦国征伐天下,靠的不仅仅是战力无双,智谋更是关键;秦国的“反间计”那是用的炉火纯青,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就是用“反间计”,让赵孝成王临阵换帅,用赵括换掉了廉颇。所以秦国故技重施,用重金和高官厚禄收买了赵国宠臣郭开;这郭开在历史上虽是个小人物,但在秦赵之间,却是个关键人物。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廉颇就是被他弄走的。廉颇一生战功赫赫,虽不敌秦国,但在山东六国之中,也是罕逢敌手,在赵惠文王时期,就曾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在“长平之战”后,廉颇更是用心作战,为赵国开疆拓土数十城。

但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于是,赵悼襄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结果就是赵悼襄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最终在楚国的寿春抑郁而终。

但陷害廉颇只是郭开的一个小功劳,他做的无非就是“推波助澜”而已;郭开真正的“大功劳”是陷害李牧,李牧被后世誉为“军阵之神”,是赵国最后的“中流砥柱”,说他是以一己之力护赵国周全,那是毫不为过,北御匈奴,西抵秦国,在与秦国的“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让秦国损失惨重,连王翦都不敢和他对阵,可见李牧有多强。

结果又是这个郭开出马,郭开在赵国邯郸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

李牧被杀后,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并顺势灭了赵国。那赵国灭亡后,郭开结局如何呢?秦始皇还是很讲诚信的,拜郭开为上卿,以表郭开对秦国的功劳;但郭开做了那么多年赵国宠臣,而且还收了秦国那么多贿赂,家财可不少,郭开舍不得,于是就准备回邯郸,将家产尽数搬到咸阳来享福。

也不知道是郭开的家产过于丰厚,惹得盗贼眼红,还是秦始皇派人假扮盗贼,更或者是赵国的爱国人士假扮盗贼,反正郭开就是在搬家途中,被盗贼所杀,全家都被屠戮;这或许就是卖国求荣之人的最终结局吧,古往今来,降臣还好,最多就是名声不太好听,但主动卖国求荣的,没一个有好的下场;以古人为鉴,千万莫当卖国的小人。

标签: 郭开

更多文章

  • 西汉宗室齐王刘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襄

    这边朝中以丞相陈平为首的一众大臣果然在议论,谁是下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在这帮大臣的眼里,当初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分这么几类。第一类就是刘邦的儿子,目前在世的只有两个了。第一个就是皇四子代王刘恒,另一个就是淮南王刘长。第二类就是刘邦的孙子,比如,在剿灭诸吕的行动中立有大功的齐王刘襄,杀死吕产的朱虚侯刘章

  • 北魏后期权臣军阀尔朱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能够在北魏末年的政治舞台翻云覆雨, 是因为尔朱氏和北魏皇室拓跋氏本就有着极深的渊源。尔朱荣,字天宝,北魏契胡秀容部人。其部族源于南匈奴,南北朝时其祖先居尔朱川, 因以为氏。尔朱川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部落的居住地,尔朱家世为该地区的部落酋帅。北魏太祖时期,尔朱荣之高祖尔朱羽健曾助北魏太祖拓跋皀攻后

  • 历史上唯一封侯拜将的女子:秦良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他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在其丈夫被害之后,秦良玉代领

  • 固伦恪靖公主:清朝唯一有监国权力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清朝公主大都是维护皇室利益的一种工具,她们表面上看起来光鲜无比,实际上大多是比较凄惨的,尤其是婚姻方面,毫无自主权,任凭皇室安排。不过,清朝有一位公主却有参与政事的机会,甚至还有监国权力,堪称清朝最具权势的公主,她就是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恪靖公主生于康熙十八年五月,生母是贵人郭络罗氏。可能大家对这位姓

  • 清朝初期汉族大汉奸孙之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之獬

    咱们都知道清朝入关之后,下令天下的老百姓全都要“剃发”。中国古人非常珍视自己的头发,满清统治者的剃发令引起了强烈反抗,清朝政府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手段,数十万汉人遭到了屠杀。然而这个“剃发令”并不是满人统治者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一个汉人提出来的,这个人便是孙

  • 曾国藩和穆彰阿是怎么认识的?穆彰阿为何要推荐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穆彰阿

    1838年,28岁(虚岁)的湖南学子曾国藩,来到京城参加了道光十八年戊戌科会试。这是曾国藩人生中第三次参加会试。前两次会试,曾国藩均名落孙山,失败而归。这次又将如何呢?在清朝时期,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三关,关系到万千考生的人生命运。考中了,从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考不中,就得灰溜溜地回到老家,继续寒窗

  • 清朝初辅政大臣鳌拜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鳌拜

    鳌拜康熙时期的大臣鳌拜,身为顺治钦定的"辅政四大臣"之一,身份高贵。然而世人对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智擒鳌拜"中那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身影,却往往忘记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忠肝义胆。一代名臣悲惨落幕公元1669年,一代名臣鳌拜病死狱中,这位满清开国功臣经历过硝烟四起的战场,体验过权倾朝野的盛气凌人,最后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嬴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虔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临死前打算传位给商鞅,商鞅坚辞不受。秦孝公去世后,公子嬴虔诬陷商鞅谋反,商鞅带领邑兵与变法后的秦军作战,死于自己训练出来的秦国新军,尸体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商鞅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下场,问题的关键就在秦孝公的哥哥嬴虔。嬴虔虽然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哥哥,但却

  • 明朝末将领张煌言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煌言

    张煌言是南明著名抗清将领,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生于公元1620年,去世于公元1664年。张煌言刚直不阿,文武双全,为崇祯十五年举人。他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国家动乱之际,仍然立志报国救民。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亡国。后来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朝廷,开启南明时

  • 十六国汉赵皇帝刘粲的皇后靳皇后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靳皇后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靳皇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人物简介靳皇后(?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贵族,生年不详。汗国(五胡十六国)隐皇帝刘粲的皇后。刘粲立为太子时,纳靳氏为太子妃,生子刘元公。318年,刘聪死,刘粲即位,立靳氏为皇后,立刘元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