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八里桥上发生了我国最窝囊的一次战争,当时天津大沽沦陷,八月底的时候皇帝跟侵略者谈判,还是失败了。
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军已经了解了英法海军的实力,所以在炮台海防的建设上投入比之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对于天津和大沽炮台的建设,格外的重视,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皇帝是有所准备的,也比较有信心,英法部队在北上的时候打到了大沽口,皇帝虽然有点担忧和恐惧,但是至少主战还是比较强硬,让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抵御联军,联军经过了第一次交手,认为清军不堪一击,所以有些轻敌,没有想到僧格林沁的军队非常的英勇,顽强抵抗,最终清军阵亡了38个人。
骑兵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开阔地训练,马儿可以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大,忽左忽右,很快就能把敌人绕晕,活捉敌人。僧格林沁使用的就是这种战术,无论情况怎么复杂,这个战术在当时都是最准确的,但可惜是选错了对象。如果对方是太平天国,一定会把他们彻底消灭。还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不能用夜战和近战。在这之前的张家湾战争中,僧格林沁就让自己的骑兵和英法联军进行了擂台赛,本来骑兵是把联军给绕晕了,但是后来对方的士兵反应过来之后,一排排的子弹打过去,骑兵们就全部倒地不动了。
1860年,清军在八里桥集结,僧格林沁也早就在这里准备好作战,它们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她当时带着最厉害的一个骑兵队伍,大概有一万人左右,步兵两万。他的计划是分三路截杀敌人,他最自豪的队伍就在八里桥上,而八里桥是对方并经之地。当时兵器主要是冷兵器,枪械很少,敌方之前就有观察了他们的战略部署,他们的武器都是非常先进的。想用桥另一边的27尊炮的炮兵连和正黄旗八旗兵来守住这座桥。
早上9点的时候,僧格林沁带着部队多次冲击都没成功,联军就地建起了8门炮直接摧毁了炮兵连的营地,清除了清军的炮,看到这场景,清军很多人都逃跑了。联军也没有派兵深入,只是让步兵拿着刺刀,跟清军在桥头进行对抗,最后法军渡过了运河,清军就失败了,一部分逃回了北京,一部分跑到了蒙古草原。
这次战事失败主要就是因为骑兵没有作战经历,敌方中箭的人很少,清军也不敢靠近搏斗,就算有英勇的士兵,也是少数。根据最后的统计,英国死了2个人,受伤29个人,法国死了3个人,受伤17人。而清军死了有3千人,数字对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蒙古的骑兵也并不是不勇敢,面对对方先进的武器,他们是非常弱小的,这次战争可以说是最窝囊的异常了。于是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洗劫圆明园等,中国的屈辱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