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中公推新太子人选,邬思道为什么提出的人选是胤礽?

《雍正王朝》中公推新太子人选,邬思道为什么提出的人选是胤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增涛 访问量:3957 更新时间:2023/12/17 17:43:07

导读:自从康熙在废除太子后颁布上谕,本着“一唯共议,均无偏私”的方式要求官员上书推举新太子开始就是个套路。早就对皇位垂涎的八爷党立刻开始在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剧中联络下纷纷上荐章推举老八为新太子。而邬先生经过对康熙言行的认真揣摩,为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提出的举荐人选是废太子胤礽。邬先生做出这些推断一来是根据康熙的言行习惯;二来也是一手典型的以退为进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套路。这非常符合康熙此时的心态,推荐新太子一来是观测诸位皇子的影响和心胸;二来也是对废太子胤礽的最后一次考核。最终废太子胤礽和八阿哥廉亲王胤禩都没过关,大位落在了“不争”的胤禛头上。

公推太子的历史背景

太子胤礽因为郑春华事件以及凌普带兵弑驾的嫌疑,被下明诏公开废除。这边太子刚刚被废,其他有野心的阿哥按都按不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开始给废太子胤礽泼脏水。大阿哥居然打着替父分忧的旗号打算弑杀胤礽,而三阿哥读书人胤祉也放下了读书人的斯文揭发大阿哥魇镇太子。胤祉以为整到大阿哥自己的机会是最大的,但是没想到触怒了康熙彻底失去了夺嫡的希望。

老人家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品德败坏,所以经过张廷玉的提醒凌普的带兵诏书有假同时又因为大阿哥胤遈魇镇太子所以对于胤礽的过错已经原谅的大半。但是郑春华事件属实,不可辩驳所以太子胤礽必然要受到惩罚废除。但是诸位阿哥对于皇位的急不可耐甚至手足相残,让康熙心里忧心忡忡。为了试探诸位皇子的野心和影响力,同时为了验证诸位皇子的人品以便选出合适的太子所以才发布上谕:在京四品官员,各省二品官员都可以推举皇子作为新太子人选。

说白了此时康熙对于废除太子胤礽已经有些后悔了,但是推举太子这个套路还不得不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以佟国维为首的八爷党串通半数以上的朝臣为老八胤禩张目,这让康熙暗暗吃惊。

康熙共推新太子的套路,邬思道直接写出了推举废太子胤礽的折子

其实从推举太子一开始,康熙的种种言行都在提示以上书房大臣佟国维为首的官员不要过于热心地参与到夺嫡当中。但是利欲熏心的佟国维和诸位阿哥为了太子位都主动忽略了康熙善意的提醒。最后被康熙借用表扬张廷玉来抨击佟国维、马齐等人“趋红踩黑、见风使舵”。最后佟国维被停止一切职务,养老去了。

“他们不是以江山社稷为重,想的是他们的禄位”

其实康熙在之前上书房统计诸位阿哥推举票数的时候都已经暗中提示过,当听到计票初步结果是八阿哥大幅度领先的时候就开始提示了。借用浙江请求褒奖孝子的折子说了如下一番话,可以说已经接老十三暗示废太子胤礽可以说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是佟国维、马齐没有听出来,或者是听出来了本着法不责众的心理继续利欲熏心的推举八阿哥。

比如说朕那么多儿子吧,十三阿哥就很讲孝道。他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对朕对废太子就是一片忠孝之心。做事但凭良心,从不计较利害得失。如果朕遇到什么为难,十三阿哥肯定也会像孝子那样舍身相替。

康熙满以为作为上书房大臣的佟国维和马齐经过提示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他还是高估了佟国维等人的操守。上书房呈上的200多荐章基本都是以八阿哥为主,这让康熙大为恼火不得不借用共进晚膳的召佟国维当面面授机宜(原画如下:)。当然话不能说得太白,含沙射影的肯定也能听清楚。为了达到目的,康熙甚至拿出一个九门提督的职位给予佟家作为交换。但是佟国维到好,把糖衣吃进去炮弹吐出来。和隆科多两面下注,分别站队八阿哥和四阿哥。

“凡事不能不操心,但也不能太操心。有事让小辈们去干,咱们也能歇歇。放手让他们去干,前人田地后人收”“咱们都得为后人多想想”

而隆科多不满意烧四阿哥冷灶,也不敢拒绝佟国维的安排。所以来到康熙面前辞职,等讲明原因后才让康熙意识到佟国维打算一条道跑到黑了。而同时邬思道在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吃饭时表露了自己推测出的推举太子的人选就是废太子胤礽。邬先生推测的出发点还是以康熙的心态:康熙废太子是出于一时激愤,打算再给胤礽一次机会。其次看看究竟是谁能真正地从孝道和国家利益出发推荐新太子,说白了也是他自认为对于诸位皇子人品的一个考验。此时康熙心目中肯定已经有了四阿哥胤禛的备选方案,这次推举太子就是一箭双雕。

邬某冒昧替私底下替四爷和十三爷写了一份奏折,你们看看如果能用就马上各誊写一份单独呈给皇上。

推举太子风波的结果

康熙最后露出了真实的意思,就是要让废太子复位。理由就是“一是当时朕驻跸热河,事起肘腋之间。许多情形晦暗不明,为天下和列祖列宗想也不得不乾纲独断。二是当时胤礽的荒诞不经,有些事捕风捉影有些事着了别人的魇镇”所以对张廷玉大加褒奖,而对佟国维马齐申斥。佟国维丢官罢职,马齐降两级使用;而八阿哥胤禩已经被打击懵了,如果不是九阿哥拽他离开他还在那愣神儿呢?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遵从邬思道保举废太子胤礽的四阿哥也十三阿哥收到了康熙的表彰,连说了三个好字:

“胤禛,胤祥,难得你们二人在这个时候能深明事理,毫无觊觎之心。朕给你们三个字的评价:好,好,好。朕心甚慰”

小结: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按照邬先生的吩咐举荐了太子胤礽,这让康熙非常高兴。一是他们忠君爱国,二是他自己也很满意胤禛这个备选太子的人品。这件事对于将来胤禛继承大统有重大的意义。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九子夺嫡:同是终身圈禁,胤礽被雍正善待,大阿哥为何不被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胤礽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接过大清皇位,是为雍正皇帝。随着新皇登基,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的“九子夺嫡”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进入到另外一种形式的“手足相残”斗争中。就雍正皇帝对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等昔日政敌们的冷血清算举动来看,早年间被康熙皇帝下令“幽禁终生”的皇长子胤褆和废太子胤

  • 太子胤礽被废后,留下十多个子女,雍正帝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胤礽

    康熙皇帝无疑是清朝最有优秀的皇帝,在康熙帝的晚年时期,康熙的一生出现了阴影,就是九子夺嫡。在九子夺嫡中,几乎是所有的皇子都参与到了其中。不可否认的是,九子夺嫡的出现给康熙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毕竟看见皇子互相残杀不是心理上能够承受的。自古无情帝王家,在清朝时期也不例外,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是很优秀的。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真实历史上他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古往今来V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是近些年不可多得的良心剧,但是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不能把它当做历史来看待。其中太子胤礽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极为糟糕,但是在清史稿中胤礽并没有多大的劣迹,毕竟能够当30多年的太子,没点能力早就被搞下去了。在《雍正王朝》中胤礽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做好的不行,做坏的玩得飞起。第一集中就将其烂泥扶上

  • 爱新觉罗胤礽: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自己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胤礽

    康熙这样一位英明的帝王,他所立的太子下场极为凄惨,被称为清朝最凄惨的太子,他就是康熙第二子——爱新觉罗·胤礽。周岁被立太子,得到康熙宠爱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存世的第二子,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皇后同康熙帝是少年夫妻,两人在康熙帝登基初期最为艰难的时候相依相伴,康熙帝对自己的这位妻子极为爱

  • 《雍正王朝》的乌龙,张廷玉和废太子胤礽,二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胤礽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曾经有这样一幕,康熙让众人举荐新太子,支持八爷胤禩的人比比皆是,连两位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和马齐也支持八爷。唯有胤禛、胤祥听了邬思道之言,继续支持胤礽。但还有一个大臣,他也支持胤礽,此人就是张廷玉。其实,这是《雍正王朝》的乌龙,在历史上,张廷玉在康熙朝并不是上书房大臣,这一段虽然

  • 假如太子胤礽当上皇帝,会不会比雍正做得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观标签:胤礽

    康熙帝无疑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优秀的一位皇帝。在清朝时期,能够媲美康熙帝的,恐怕只有努尔哈赤了。康熙帝8岁登基,当初的康熙帝是有四大辅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四大辅臣的辅佐,康熙帝开始学习治理朝政。少年时期的康熙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时的鳌拜身为四大辅臣之一,有了权倾朝野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帝想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为何会喜欢上郑春华?其实,他也很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明若卿兮历史标签:胤礽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诸如四福晋、年秋月、阿兰和乔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远离政治、远离纷争,实则与朝堂对决、夺嫡之争紧密相连,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改变了皇位争夺的最终结果。康熙皇帝的后宫妃嫔,和太子胤礽之间产生荒唐关系的郑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几乎直接导致“九子夺嫡”事件出现的特殊女人。太子胤礽,一个原本

  • 《雍正王朝》中“子以母贵”,看胤礽、胤禛、胤禩是如何体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第6期:本期解读,在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三个皇子身上是如何体现子以母贵的)我觉得自古成帝王者,无一不是又狠又能忍,雍正皇帝算是其中的翘楚,满族人向来是子以母贵。成年以后才是母以子贵,这就说明了皇子阿哥在小的时候,刚刚出生要看他的母亲身份是否高贵以决定皇子的身份地位,如果某一

  • 康熙废掉太子胤礽后,曾考虑过立一孙子为皇太孙,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胤礽

    康熙想没想过立胤礽的儿子弘晳为皇太孙?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肯定当时在皇室以及大臣中,就已经悄悄讨论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从正面来说。第一,康熙两次废太子胤礽,但是都一直没有确立新的太子。除了他极为钟爱胤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外,还因为康熙皇帝也很钟爱胤礽的当然接班人弘晳。皇帝在选太子的时

  • 《雍正王朝》中,王掞为何要执意举荐胤礽出任“大将军王”!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胤礽

    对于王掞来说,太子胤礽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雍正王朝》中的王掞,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他在胤礽身上也是花费了其半生的心血,其对于太子胤礽的付出甚至可以比肩康熙皇帝。而对于王掞来说,他这样做并不是寄希望于胤礽在登上皇位后,能够为其塑像立祠,让其留名青史,他更希望的是不辜负康熙皇帝授予他的这份嘱托,以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