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太子胤礽,为何会喜欢上郑春华?其实,他也很无奈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为何会喜欢上郑春华?其实,他也很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明若卿兮历史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3/12/9 19:30:38

在《雍正朝》的演绎中,诸如四福晋、年秋月、阿兰和乔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远离政治、远离纷争,实则与朝堂对决、夺嫡之争紧密相连,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改变了皇位争夺的最终结果。康熙皇帝的后宫妃嫔,和太子胤礽之间产生荒唐关系的郑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几乎直接导致“九子夺嫡”事件出现的特殊女人。

太子胤礽,一个原本能担大任的优秀皇子,因受夺嫡皇子的排挤和陷害,因长时间屈居太子之位,更因他对“太子党”成员的刻意偏袒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荒唐储君。

郑春华,康熙后宫的低等妃嫔,外貌出众、性格温顺、深明事理。康熙皇帝晚年逐渐偏爱于汉家妃嫔,处于这一时期的郑春华应该极得康熙皇帝恩宠。

从性格差异上看,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之间不会发生交集;从伦理辈分上看,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之间也不容许发生荒唐关系;从当时的政局环境来看,太子胤礽如果和郑春华发生关系,无疑会对其原本就不再稳固的储君之位带来致命打击。

可这件看似绝不可能的事却真实发生了,而且在太子胤礽行将被废的关键时刻,两人还没忘了于鹿苑幽会。

身为一国储君,太子胤礽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何偏偏喜欢上自己父皇的后宫妃嫔郑春华呢?

其实,这里面既有两人的无奈,也有两人的各取所需,必然结果。

太子胤礽看上郑春华的原因

《雍正王朝》虽以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于假山的偷情场面为开端,但对两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之因并未做出具体说明。在二月河先生所著《雍正皇帝》中,康熙皇帝逐渐对形势越来越荒唐、越来越不堪的太子胤礽心生不满,甚至数次当着满堂朝臣乃至后宫妃嫔的面对其严词训斥。

当时的胤礽虽然只是“储君”还不是“君”,但其毕竟名分早定,已然身居太子之位数十年,康熙皇帝的举动无疑会严重挫伤太子的权威和颜面。于是,当时正得宠的后宫妃嫔郑春华便壮着胆子劝谏康熙皇帝,“太子这么大了,要罚也应是私底下,不应该当众责罚”。殊不知,就因为这句话让康熙皇帝对其另眼相看的同时,也惹得太子胤礽记住了这位名义上的庶母。

就因为身居太子之位,胤礽几乎成为了所有皇室兄弟的眼中钉、肉中刺,攻击、陷害、心机、手段接连不断,郑春华的举动无疑让太子胤礽感觉到了温暖。于是,太子胤礽便选择了一个最不合适的方式同郑春华无限亲近,以致两人之间发生了荒唐关系。

除此之外,太子胤礽也属命苦之人,生母孝诚仁皇后因生育自己而难产崩逝。从未见过自己生母的胤礽,虽然有着康熙皇帝的亲自抚养,过着养尊宠优的高贵生活,但母爱的缺失是任何人都无法填补的。敢于公开维护自己的庶母郑春华,无疑让太子胤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母爱,于是恋母情结便慢慢的演变成了荒唐关系。

关于这一点,在两人于鹿苑幽会被康熙皇帝撞破时,郑春华唱起的摇篮曲就能直接说明。此时的太子胤礽行将被废、内心烦忧,而郑春华不用女人的柔情而用特殊的母爱,用哄孩子的摇篮曲予以安慰,这就足以说明两人平日里交往的情感设定。

除此之外,身居太子之位长达数十年而且屡屡遭到康熙皇帝训斥的胤礽,对康熙皇帝的不满乃至怨恨程度,可想而知。将康熙皇帝的后宫妃嫔强占为己有,无疑是对其父皇的最有效报复。也就是说,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之间发生了荒唐之事,固然有着其荒淫的本性使然,但更重要的是其自幼对母爱的缺失、所处环境的种种不利才无奈生出的变现心理安慰。

郑春华“屈从”于太子胤礽的原因

在鹿苑幽会时,郑春华曾经提及“皇上都快一年没翻我的牌子了”,用以拒绝太子胤礽让其生下孩子的要求,也用以表现自己当下的失宠局面。

其实,郑春华的这句话并不真实,甚至有着明显哄骗胤礽的成分在内:

1、康熙皇帝热河狩猎,郑春华能随同侍驾就说明她并未失宠;

2、康熙皇帝听到那首摇篮曲就立马断定是郑春华的声音,这说明康熙皇帝对其极为熟悉,甚至也曾数次被这首摇篮曲安慰过,这也能说明郑春华在康熙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3、因为心有烦忧,于热河狩猎的康熙皇帝曾经连续数夜纵欲,一个如此受宠的后宫妃嫔就在康熙皇帝身边,他会不翻郑春华的牌子?不可能。

郑春华之所以这样说,其一是为了给出放弃腹中孩子的理由;其二是为了为了威胁太子胤礽,以保证胤礽就算被废也不要连累自己,否则这个孩子就足以让两人玉石俱焚。更重要的是,郑春华想用自己的失宠现状唤醒太子胤礽对自己的同情,以求在其被废以后能够终止这段荒唐关系,达到自保目的。

仅就鹿苑的对话,我们就足以判断郑春华“屈从”太子胤礽的原因所在:

1、郑春华虽为康熙皇帝后宫妃嫔,但其毕竟是低等妃嫔而且背后势力不大,面对太子胤礽的胁迫,她只有屈从而无其他选择。

2、郑春华虽然受宠,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想要用“母凭子贵”的方式获得后宫位分的晋封已无可能。为了保证自己的后宫地位和晚年生活,郑春华选择依附于太子胤礽,倒也不失为上策。

郑春华已经怀孕有段时日,为何非要等到太子胤礽行将被废的时候才对其提及?因为她在等待太子胤礽的最终命运,如果胤礽的地位依然稳固,这个孩子就是拴住他的有效工具;如果胤礽的太子之位不保,这个孩子也能让自己从容退出,不受伤害。

3、正值当年,风华正茂的郑春华,到底是一个有着正常需求的女人,相比较于已经步入晚年、力不从心的康熙皇帝,郑春华自然更喜欢年富力强的太子胤礽。也就是说,她对太子胤礽的屈从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主观需求。

不管怎么说,郑春华都是一个夹在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之间的苦命女人,一边是自己的“君”,不能满足自己、不能保证自己的后宫地位和晚年生活;一边是自己名义上的“子”,正值壮年而且前景辉煌,是自己今后生活的重要依靠。郑春华既有身不由己的无奈,更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理性考虑,所以才有了和太子胤礽的荒唐。

就此来看,倒也不必羡慕生在皇家,跟不必醉心于权力、地位的争夺,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才是福。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中“子以母贵”,看胤礽、胤禛、胤禩是如何体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第6期:本期解读,在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三个皇子身上是如何体现子以母贵的)我觉得自古成帝王者,无一不是又狠又能忍,雍正皇帝算是其中的翘楚,满族人向来是子以母贵。成年以后才是母以子贵,这就说明了皇子阿哥在小的时候,刚刚出生要看他的母亲身份是否高贵以决定皇子的身份地位,如果某一

  • 康熙废掉太子胤礽后,曾考虑过立一孙子为皇太孙,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胤礽

    康熙想没想过立胤礽的儿子弘晳为皇太孙?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肯定当时在皇室以及大臣中,就已经悄悄讨论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从正面来说。第一,康熙两次废太子胤礽,但是都一直没有确立新的太子。除了他极为钟爱胤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外,还因为康熙皇帝也很钟爱胤礽的当然接班人弘晳。皇帝在选太子的时

  • 《雍正王朝》中,王掞为何要执意举荐胤礽出任“大将军王”!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胤礽

    对于王掞来说,太子胤礽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雍正王朝》中的王掞,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他在胤礽身上也是花费了其半生的心血,其对于太子胤礽的付出甚至可以比肩康熙皇帝。而对于王掞来说,他这样做并不是寄希望于胤礽在登上皇位后,能够为其塑像立祠,让其留名青史,他更希望的是不辜负康熙皇帝授予他的这份嘱托,以及能

  • 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难怪康熙毅然将其废黜,圈禁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迪尔说史标签:胤礽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正于木兰围场行围的康熙皇帝,突然召集诸王公大臣、诸文武官员和诸皇子皇孙,“垂涕宣谕,且谕且泣”,宣布了废黜胤礽太子之位的决定:今观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康熙皇帝所言“朕包容二十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和发妻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史上最后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经历了三年里两立两废,纵观历史也仅有一位。胤礽文武双全,有治国之韬略,善于理政,胤礽的悲剧,无非是权势的欲望膨胀,他的势力对康熙皇权具有挑战性,君与储君,父与子之间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胤礽幼年、青少年阶段都非常优秀康熙四年,康熙

  • 废太子胤礽的女儿,被雍正收养用来联姻蒙古贵族,却格外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胤礽

    雍正皇帝只生了4个女儿,而且只有1个女儿,活到出嫁的年纪,是齐妃所生的皇2女。这个女儿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七月初六。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被封为郡君,七月晋封郡主,九月,17周岁的郡主被嫁给那拉·星德。可惜,出嫁后5年,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三月,雍正这个唯一的女儿去世,只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他是清朝唯一一个被公开册立的皇子。胤礽出生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十四年的时候,便已经被立为太子。他被立太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生母:赫舍里皇后;康熙皇帝与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可是赫舍里在生下胤礽后过了几个时辰便过世了。当然还有赫舍里家族的索额图等人,这些人都是康熙除鳌

  • 年富力强的康熙,为什么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仅仅是因为赫舍里氏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胤礽

    前几年热播的各种清宫剧,让广大的吃瓜群众们知道了康熙的几位皇子,知道了"九龙夺嫡",知道了这些人争夺皇位的那些破事。这其中四、八、十三、十四阿哥一般都是正面形象,而作为早早就被立为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则很多时候都是以反派面目出场。如果胤礽真的这么不堪的话,为什么康熙会把他立为储君呢?真实的胤礽到底是怎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他被废不止一次,3年内两废两立,这个经历恐怕在中国历史上的太子中绝无仅有。清朝入主中原后,在很多方面都依明制行事。汉族大臣中有人不断上奏章,请求取仿汉制,早定国本,册立太子。顺治十四年(1657),福临的宠妃生皇四子,欣喜若狂,准备册为太子,因早夭而作罢。康熙即位后,这种早定

  • 朱标和胤礽同为太子,为何待遇差别这么大?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胤礽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关于两个太子待遇差别的故事。太子朱标因为品行和嫡长子等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幸福的太子。但是他能够有这么幸福的太子生活,和他的父亲朱元璋是一个优秀的君主有莫大的关系。同样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君主,康熙对待太子的态度和朱元璋之间就有了非常大的不同。那么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