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废掉太子胤礽后,曾考虑过立一孙子为皇太孙,此人是谁

康熙废掉太子胤礽后,曾考虑过立一孙子为皇太孙,此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3/12/17 11:54:12

康熙想没想过立胤礽的儿子弘晳为皇太孙?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肯定当时在皇室以及大臣中,就已经悄悄讨论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从正面来说。

第一,康熙两次废太子胤礽,但是都一直没有确立新的太子。除了他极为钟爱胤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外,还因为康熙皇帝也很钟爱胤礽的当然接班人弘晳。

皇帝在选太子的时候,考虑孙子的情况,其实是常态。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儿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但因为孙子司马矞很聪明能干,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希望通过司马衷,传到司马矞的手上。

第二,弘晳是康熙皇帝的皇长孙,而且是嫡出的皇长孙(弘晳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但早夭)。作为嫡出的皇长孙,其地位自然是十分尊贵的。皇帝要把皇位传给他,也是很可能的。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也是有过先例。明太祖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嫡长孙朱允炆。而且对于康熙来说,他肯定认为,传给弘晳,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动乱。因为他的子孙们不是明朝的那种藩王制,不会形成明朝那样的割据造反的情况。

再从反面来说。

第一,乾隆皇帝上台以后,炮制了一个康熙特别钟爱他,因为看到他聪明可爱,才把皇位传给他爹雍正皇帝的传说。康熙皇帝确实比较钟爱弘历(乾隆),曾把弘历带到身边,亲自抚养。但是,要说康熙的想法是想因此把皇位通过他爹传给他,这个话却未必可信。关键是他的身份有问题。

本来胤禛(雍正)就已经是庶子,而他又是胤禛的庶子。在笃信“嫡长子制”的康熙眼里(康熙要不笃信“嫡长子制”,就不会怎么着都要把皇位传给胤礽),就算他再有能耐,也不大可能想到把皇位传给他。

乾隆在登上皇位后,之所以要炮制出这个故事,就是肯定当时有康熙要把皇位传给弘晳的传言。

第二,乾隆皇帝上台后,唯一处理过的王位争夺案件,就是“弘晳逆案”。康熙皇帝的皇子们争位事件,经过雍正皇帝一朝的严酷打压,可以说彻底地平复下来了。所有那些蠢蠢欲动的皇子大臣,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没有人再敢在觊觎皇位上,拉帮结派耍小动作。等到乾隆皇帝上台以后,对很多康熙皇子们及他们的子孙们都给予了优待,圈禁的不再圈禁,削爵的恢复爵位,没官职的给予官职。可以说,如果他还担心这些王爷们有逆反的心思,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

恰恰是,在宽大众皇族的同时,乾隆却严肃处理了弘晳逆案。由此可见,乾隆对弘晳这个人,都多么的忌惮。

既然康熙当年想过把皇位传给弘晳,为什么没最终实施呢?

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康熙还是很担心传给皇长孙后,皇子们更加不服。这样一来,势必会出现更大的麻烦。“靖难之役”的悲剧,无论如何他不愿意上演。

二是弘晳还小,还需要有个长期观察的过程,不能贸然决定。

三是就算要传弘晳,也得先传给胤礽(毕竟胤礽没有死,这和朱元璋的情况不一样)。要传胤礽,又还得等胤礽改过自新。可是胤礽已经两次被废了,第三次要把他扶起来,那必须要有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四是康熙虽然笃信“嫡长子制”,但是,在他的众多皇子中,像胤禛这种表现得也非常杰出,他觉得传位给稳重能干的胤禛,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可以说,康熙直到去世前,都还在尝试各种可能,评估各种方案。而突然就得了急病,最终匆忙中做出传给胤禛的决定。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中,王掞为何要执意举荐胤礽出任“大将军王”!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胤礽

    对于王掞来说,太子胤礽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雍正王朝》中的王掞,作为太子胤礽的老师,他在胤礽身上也是花费了其半生的心血,其对于太子胤礽的付出甚至可以比肩康熙皇帝。而对于王掞来说,他这样做并不是寄希望于胤礽在登上皇位后,能够为其塑像立祠,让其留名青史,他更希望的是不辜负康熙皇帝授予他的这份嘱托,以及能

  • 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难怪康熙毅然将其废黜,圈禁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迪尔说史标签:胤礽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正于木兰围场行围的康熙皇帝,突然召集诸王公大臣、诸文武官员和诸皇子皇孙,“垂涕宣谕,且谕且泣”,宣布了废黜胤礽太子之位的决定:今观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康熙皇帝所言“朕包容二十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和发妻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也是史上最后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经历了三年里两立两废,纵观历史也仅有一位。胤礽文武双全,有治国之韬略,善于理政,胤礽的悲剧,无非是权势的欲望膨胀,他的势力对康熙皇权具有挑战性,君与储君,父与子之间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胤礽幼年、青少年阶段都非常优秀康熙四年,康熙

  • 废太子胤礽的女儿,被雍正收养用来联姻蒙古贵族,却格外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胤礽

    雍正皇帝只生了4个女儿,而且只有1个女儿,活到出嫁的年纪,是齐妃所生的皇2女。这个女儿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七月初六。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被封为郡君,七月晋封郡主,九月,17周岁的郡主被嫁给那拉·星德。可惜,出嫁后5年,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三月,雍正这个唯一的女儿去世,只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他是清朝唯一一个被公开册立的皇子。胤礽出生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十四年的时候,便已经被立为太子。他被立太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生母:赫舍里皇后;康熙皇帝与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可是赫舍里在生下胤礽后过了几个时辰便过世了。当然还有赫舍里家族的索额图等人,这些人都是康熙除鳌

  • 年富力强的康熙,为什么早早立胤礽为太子?仅仅是因为赫舍里氏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胤礽

    前几年热播的各种清宫剧,让广大的吃瓜群众们知道了康熙的几位皇子,知道了"九龙夺嫡",知道了这些人争夺皇位的那些破事。这其中四、八、十三、十四阿哥一般都是正面形象,而作为早早就被立为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则很多时候都是以反派面目出场。如果胤礽真的这么不堪的话,为什么康熙会把他立为储君呢?真实的胤礽到底是怎

  •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他被废不止一次,3年内两废两立,这个经历恐怕在中国历史上的太子中绝无仅有。清朝入主中原后,在很多方面都依明制行事。汉族大臣中有人不断上奏章,请求取仿汉制,早定国本,册立太子。顺治十四年(1657),福临的宠妃生皇四子,欣喜若狂,准备册为太子,因早夭而作罢。康熙即位后,这种早定

  • 朱标和胤礽同为太子,为何待遇差别这么大?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胤礽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关于两个太子待遇差别的故事。太子朱标因为品行和嫡长子等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幸福的太子。但是他能够有这么幸福的太子生活,和他的父亲朱元璋是一个优秀的君主有莫大的关系。同样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君主,康熙对待太子的态度和朱元璋之间就有了非常大的不同。那么朱标

  • 太子胤礽身为“储君”,为何还向户部借款,看邬思道是如何分析的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第5期:本期解读,太子胤礽身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为何还会向户部借款)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把国事交给了太子胤礽管理,几十年来的南征北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康熙皇帝感觉心力憔悴,想休息一下。康熙四十七年,江淮发大水,江南一带灾民遍地,民不聊生,这时候就需要朝廷出面救济,可是在朝

  • 为什么同是太子,朱元璋对朱标十分信任,康熙却处处提防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胤礽

    朱元璋和康熙。这两位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但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分歧比较起来就很有意思了。这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康熙对儿子胤礽十分警惕,到最后连亲情都搞不清楚;而朱元璋对朱标非常信任,父子感情十分深厚。明康熙时期很早就有皇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他们的王子。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两人后来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