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为皇帝,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很担心胤礽夺权?

同为皇帝,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很担心胤礽夺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经典沸 访问量:2712 更新时间:2024/1/19 16:29:16

朱标胤礽都是皇太子,分别是朱元璋康熙钦定的接班人,那么,为何朱元璋对朱标非常信任,而康熙却担心胤礽夺权呢?

这与朱元璋和康熙的出生环境,以及朱标和胤礽的性格有关。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出身底层,直到二十五岁才参加义军,这时,他已经是一个思想观念比较成熟的成年人。换言之,朱元璋的人生价值观,是受底层环境熏染形成,而不是受上流社会或宫廷环境。

在中国古代,民间老百姓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便是特别重视亲情,儒家传统的亲情价值观在他们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不要说古代,即使几十年前,乡下的亲情都特别浓郁,甚至邻里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仿佛亲人一般,这种现象也很常见。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朱元璋,自然对父子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他和朱标之间,就是传统道德上的父与子。

反观康熙,他不是开国皇帝,出生于宫廷,宫里的人情观念是非常淡薄的,宫里更多的是权力与阴谋,甚至于,人世间一切最丑陋的现象,都可能发生在宫里。在威严的皇宫中,充斥着太多血腥的故事,其中包括父子相争、手足相残。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康熙,不可避免地被宫里的阴暗面操控,使得他变得敏感、多疑,把宫里的所有人都当作潜在危险,甚至包括自己的接班人太子。

正因如此,不仅对待太子,在对待其他儿子上,朱元璋和康熙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朱元璋对待儿子,就像一位乡下老父亲谆谆教诲、百般呵护,而康熙对待皇子,犹如帝王使唤臣民。

朱元璋对群臣实行史上最低的俸禄,却几乎竭尽所有地厚待藩王们,像极了一个发迹的老父亲,唯恐儿子们再过苦日子。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为人放荡,不成器,在藩国多过失,被朱元璋屡次训斥。朱元璋甚至还一度将他召回京师,加以教训。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有废黜朱樉,反而经常赏赐他。

反观康熙,在位期间,多位皇子被他圈禁。十三皇子胤祥,善于书法,弓马娴熟,原本深受康熙宠爱,可仅仅因为胤礽被废时,他有包庇胤礽的嫌疑(康熙本人怀疑),就被康熙圈禁。试问,在民间老百姓家里,哪有如此易变的父子关系?

朱元璋和康熙的成长环境和性格不同,朱标和胤礽的成长环境和性格也不同。

朱标是开国太子,出生于龙凤元年(1355年),那一年,朱元璋才二十七岁,十三年后才称帝。所以,朱标成年以前的大部分时光,都不是在宫廷度过。

诚然,他不像朱元璋那样,是与底层零距离接触成长,但他的父亲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都是民间成长,都是亲情上非常传统的人,作为其长子,朱标的亲情观念难免受其影响。

反观胤礽,他和父亲康熙一样,也是出生于宫廷,从小接受的是宫廷教育,是在父亲康熙所熏陶的宫廷环境中成长。这样的胤礽,亲情观念会比较薄弱,康熙在他眼中,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父亲。

除了成长环境形成的性格特点不同,朱标和胤礽本身的性格也不同。

朱标为人甚为仁爱、孝悌,侍奉父亲朱元璋,和民间的孝子孝顺父亲并无两样;对弟弟们,也和民间的长兄关爱弟弟并无两样,每当弟弟们有过失,惹得父亲朱元璋不高兴,朱标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求情,所以《明史》上说,“其仁慈天性然也”。

反观胤礽,他对兄弟们的态度,便完全没有那种浓浓的手足之情,他把兄弟们视作竞争对手,而父亲康熙,也不甚孝顺。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胤礽到行宫看到父皇病容,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这让康熙非常不满,竟将他赶回宫中。

其实,相比其他帝王,康熙对胤礽已经足够关爱,也已经足够信任。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亲征噶尔丹,让胤礽监国长达十个月之久,而且给予了他充分的权力: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奏皇太子。

事后,康熙帝对胤礽的监国非常满意,他高兴地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

事实上,早年的胤礽也确实循规蹈矩,是一个不乏优点的储君。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放荡,肆意妄为,对康熙也越来越不恭敬,有一次,康熙批评他不友爱兄弟,他居然和康熙顶嘴,因此让康熙越来越失望,也对他越来越怀疑。有一年班师回朝途中,康熙发现胤礽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

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重视亲情的传统老父亲,而朱标,又天性慈爱孝顺有加,朱元璋自然对朱标非常放心。

康熙,本来就是一个亲情观念较为淡薄且生性多疑、敏感的帝王,而胤礽,偏偏又不让他省心,甚至举止可疑,康熙自然提防胤礽。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太子胤礽被囚禁十年,容妃生生被马桶砸死,康熙为何这么狠心?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胤礽

    《康熙王朝》之中,古往今来,一个皇帝最无奈的事情,莫过于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做些什么。其中,胤礽入狱和容妃之死,是他最难以释怀的。一个是最受宠的嫡子,一个是后宫唯一的心腹。否定了这两个人之后,康熙的余生都是孤独的,就像一个孤独的家庭!胤礽是赫舍里王后用性命换来的孩子。他一出生就得到了康熙沉甸甸的父爱,但

  • 胤禩成新太子主要人选,胤禛和张廷玉却选了胤礽?佟国维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胤礽

    太子荒淫无道,居然跟皇帝的妃子搞在了一起,这是康熙所不能忍受的。此前种种事端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康熙脑门一热,就把太子胤礽给废了。这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国之储君空缺出来,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这三十多年来,所有人都习惯了有太子的日子。包括康熙的所有儿子,都把太子当成自己的上级来看待,现在突然空了出来,

  • 《雍正王朝》中公推新太子人选,邬思道为什么提出的人选是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胤礽

    导读:自从康熙在废除太子后颁布上谕,本着“一唯共议,均无偏私”的方式要求官员上书推举新太子开始就是个套路。早就对皇位垂涎的八爷党立刻开始在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剧中联络下纷纷上荐章推举老八为新太子。而邬先生经过对康熙言行的认真揣摩,为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提出的举荐人选是废太子胤礽。邬先生做出这些推

  • 九子夺嫡:同是终身圈禁,胤礽被雍正善待,大阿哥为何不被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胤礽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接过大清皇位,是为雍正皇帝。随着新皇登基,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的“九子夺嫡”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进入到另外一种形式的“手足相残”斗争中。就雍正皇帝对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等昔日政敌们的冷血清算举动来看,早年间被康熙皇帝下令“幽禁终生”的皇长子胤褆和废太子胤

  • 太子胤礽被废后,留下十多个子女,雍正帝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胤礽

    康熙皇帝无疑是清朝最有优秀的皇帝,在康熙帝的晚年时期,康熙的一生出现了阴影,就是九子夺嫡。在九子夺嫡中,几乎是所有的皇子都参与到了其中。不可否认的是,九子夺嫡的出现给康熙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毕竟看见皇子互相残杀不是心理上能够承受的。自古无情帝王家,在清朝时期也不例外,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是很优秀的。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真实历史上他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古往今来V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是近些年不可多得的良心剧,但是影视剧终归是影视剧,不能把它当做历史来看待。其中太子胤礽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极为糟糕,但是在清史稿中胤礽并没有多大的劣迹,毕竟能够当30多年的太子,没点能力早就被搞下去了。在《雍正王朝》中胤礽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做好的不行,做坏的玩得飞起。第一集中就将其烂泥扶上

  • 爱新觉罗胤礽: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自己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胤礽

    康熙这样一位英明的帝王,他所立的太子下场极为凄惨,被称为清朝最凄惨的太子,他就是康熙第二子——爱新觉罗·胤礽。周岁被立太子,得到康熙宠爱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存世的第二子,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皇后同康熙帝是少年夫妻,两人在康熙帝登基初期最为艰难的时候相依相伴,康熙帝对自己的这位妻子极为爱

  • 《雍正王朝》的乌龙,张廷玉和废太子胤礽,二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胤礽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曾经有这样一幕,康熙让众人举荐新太子,支持八爷胤禩的人比比皆是,连两位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和马齐也支持八爷。唯有胤禛、胤祥听了邬思道之言,继续支持胤礽。但还有一个大臣,他也支持胤礽,此人就是张廷玉。其实,这是《雍正王朝》的乌龙,在历史上,张廷玉在康熙朝并不是上书房大臣,这一段虽然

  • 假如太子胤礽当上皇帝,会不会比雍正做得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观标签:胤礽

    康熙帝无疑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优秀的一位皇帝。在清朝时期,能够媲美康熙帝的,恐怕只有努尔哈赤了。康熙帝8岁登基,当初的康熙帝是有四大辅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四大辅臣的辅佐,康熙帝开始学习治理朝政。少年时期的康熙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时的鳌拜身为四大辅臣之一,有了权倾朝野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帝想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为何会喜欢上郑春华?其实,他也很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明若卿兮历史标签:胤礽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诸如四福晋、年秋月、阿兰和乔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远离政治、远离纷争,实则与朝堂对决、夺嫡之争紧密相连,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改变了皇位争夺的最终结果。康熙皇帝的后宫妃嫔,和太子胤礽之间产生荒唐关系的郑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几乎直接导致“九子夺嫡”事件出现的特殊女人。太子胤礽,一个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