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夫人担忧之事儿,袭人巧妙化解了,贾宝玉也无语了

王夫人担忧之事儿,袭人巧妙化解了,贾宝玉也无语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3759 更新时间:2024/2/5 9:14:06

袭人是否说晴雯的坏话,没有明确写。单就建议薛宝钗搬出大观园一事,我觉得不能全怪薛宝钗。现在人已经对早恋见怪不怪了,看动画片里,恨不得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谈恋爱才好。可实际上,如果大家能站在一个长辈的立场上,你要是听到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对同龄的女孩说什么“我为你得相思病了,做梦都想你”,你难道会放心?你难道会高高兴兴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找到真爱了,恭喜你”?

袭人所做的,无非是站在长辈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论其中是否有私心,单就事情本身来说,看到小男孩早恋,提醒一下他的父母,也没什么大错啊。

如果说有错,说袭人这个叫绵里藏针,一方面开脱自己,另一方面打击敌人,最重要的是在王夫人心里栽一根刺,让王夫人时时在想着谁是狐狸精最有可能带坏宝玉。

所以王善保家的一攻击晴雯,王夫人立马就想起来好多事了,所以肯定会把一些人叫来问关于宝玉的种种。威胁利诱兼而用之,焉能没有人说。

但袭人倒是不会去学这些老婆舌,一是基本上她是个厚道人,不愿明显的得罪人,另外这些事如果属实,她自己的责任也不轻,因为王夫人已经把宝玉托给她了,她是怡红院的实际掌权人,发生这些事不是

更证明自己无力和无能吗?所以不是袭人告的密,但袭人确实制晴雯于死地。但是话说回来,袭人为自己开脱什么了?她现在都是准姨娘了,难道是开脱他和宝玉的男女关系?有必要吗?对王夫人而言,自己儿子跟身边的丫头发生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说得难听点,要是到了这个年纪还不发生,王夫人就该急了。为什么那么多小姐身边不过三四个丫头,宝玉身边一打?不就是为了方便吗?

对袭人而言,她也不是上赶着去勾引宝玉的,只是宝玉有需求的时候正好她在身边,而解决主子这方面的需求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丫头的义务,当然不是必须要尽的义务。

后来麝月给宝玉洗澡,洗了那么长时间,到处都是水,难道纯粹就是玩水吗?不也是尽义务吗?王夫人不是怕丫头跟宝玉上床,而是怕丫头某些她眼里下等人的思想影响到宝玉。王夫人想到金钏的事,不是因为宝玉调戏她,而是因为她对宝玉说的话。她要是真的跟拉拉扯扯进了暗房,倒不会挨那个巴掌——当时就从她嘴里揭出了贾环和彩云的事,可彩云到最后还是好好地在王夫人那里待着。

丫环重要的不是他们干了什么,而是他们说了什么。因为他们的行为是解决主子的需求,而言语则是影响主子的思想。

标签: 王夫人

更多文章

  • 跟《红楼梦》王夫人学职场高层智慧:出现重大失误后,如何移祸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标签:王夫人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人,她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有着非常高的管理智慧,和管人手腕。有一件事,可以体现王夫人的管理智慧,她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在自己的管理出现巨大纰漏的情况下,反败为胜。邢夫人虽然是王夫人的嫂子,但是没有当家权,属于王夫人的下属。邢夫人这个下属地位比较高,丈夫的官职比王夫

  • 谁害死了林黛玉?不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前八十回中有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少读红楼标签:王夫人

    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悲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十七回);妙玉在中秋联句中也提到,“木怪虎狼蹲”(第七十六回),因此,林黛玉在贾府中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并最终导致她夭亡,绝不像我们在风月宝鉴正面所看到的那样,林黛玉是为了注定无望的“木石前盟”流尽最后一滴眼泪。那么,贾府中,又是

  • 查检大观园的时候,薛宝钗才明白,王夫人托她管家,是提醒她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王夫人

    题:查检大观园的时候,薛宝钗才明白,亲姨娘王夫人不是托她管家,是在敲打她,提醒她离开!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

  • 红楼梦:探春屋里发现一物,颠覆常识,难怪连王夫人都怕她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王夫人

    探春是金陵十二钗里极其特殊的存在。她是庶出,而且生母是活成一个笑柄的赵姨娘。她的亲弟弟贾环就受生母连累被上下人等不待见,而探春却能跳出三界外,不但丝毫没有受到生母连累,甚至还成了生母作妖胡闹最大的后盾和保障。探春的天分并不算太高,文采上她比不上黛玉、宝钗,和妙玉、湘云比也逊色,容貌上似乎也不占优。

  • 王夫人为何始终不接受林黛玉,她的考虑也并非不长远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王夫人

    王夫人为何自始至终不接受林黛玉?即便在贾元春死后,即便在贾母死后,即便在知道贾府早就托管了林家巨额财产之后。这是为什么?一般来讲,王夫人这个时候接纳林黛玉,对贾府是有大好处的。但是,王夫人为什么依然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还是要力主早已经退出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呢?不能用一句“短视”就简单的了结此案

  • 红楼梦:收拾小妾,贾母兵不血刃完胜,王夫人和凤姐都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屏山品红楼标签:王夫人

    贾母的屋里是有几位老姨奶奶的,就是第二代荣国公的姬妾们,这几位老姨奶奶是生了孩子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贾敏时,他讲道: “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东床如何呢?” 透露出贾敏这一辈共有四位小姐,贾敏最小,也死了,她的三个姐姐也全都没了,

  • 花袭人的“虚伪”:王夫人赏赐两碗菜,她为什么明知故问装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花袭人是《红楼梦》争论最严重的丫鬟之一,读者对她的争辩主要聚焦在人品方面,比如袭人有争荣夸耀之心,曾向王夫人告密,又在被王夫人内定为准姨娘后,明知故问似有无辜状,令不少读者对她心存怀疑。笔者近读张爱玲之《红楼梦魇》一书,细究红楼原著细节,尤其针对袭人的文字进行考据,愈是深究,愈发觉今之读者对袭人的误

  • 谁是《红楼梦》里最合格的父母?王夫人和薛姨妈不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王夫人

    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很多父母,他们都不尽相同,从他们个孩子身上就能够看出他们的教育是不是成功,这个成功不是说孩子很成器,而是说他们都足够善良、勇敢和有担当。因为始终觉得成功不是一个可以被量化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出色却不懂做人、没有自我,不知道快乐和梦想是什么,那么这样的人生或许也并没有那么美好。所以

  • 王夫人私自换了黛玉的太医,薛宝钗暗中奚落,却惹恼了宝玉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王夫人

    林黛玉刚刚进府的时候,王夫人就对这个外甥女处处防备着,而且还带着些许算计。其实,这些行为倒也不稀奇,毕竟两个人毫无血缘,而且贾敏在当年又高过她一头。所以,王夫人不待见黛玉这个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贾母来说,黛玉可是自己心爱女儿的遗孤,她会在黛玉的身上寄托对女儿的思念,所以才会称呼黛玉为“心肝儿肉

  • 林黛玉的窗纱陈旧,贾母为何当场找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王夫人

    红楼第四十回,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索性带着众人到大观园游玩了一番,在途经林黛玉的潇湘馆时,贾母见窗纱陈旧,就让王夫人事后记得给黛玉换上新纱。这个情节引出的一个疑问是:游览潇湘馆时,王夫人、王熙凤均在场,为什么贾母叮嘱的却是王夫人,而不是王熙凤?这个问题听着甚是无聊,其实细品下来,却能分析出一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