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史:岳托、萨哈廉英年早逝,代善失去称帝的希望

清史:岳托、萨哈廉英年早逝,代善失去称帝的希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雨一生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4/2/3 21:42:10

1639年,岳托、玛占病逝,代善连失2个儿子。闻知噩耗,代善痛哭流涕,号啕大哭,两次从马上跌落下来。子孙青黄不接,代善心力憔悴,对争夺皇位没啥兴趣,虽说代善是八旗中的最强者。

代善,努尔哈赤的次子,手握正红旗、镶红旗,实力强大。后金时代,以及清朝初年,皇位(汗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充满血雨腥风,都是实力说了算。

八旗制度下,旗主各自拥兵,代善手握两红旗。争夺皇位(汗位),代善的优势最大,但他没啥兴趣,子孙后代青黄不接是关键。

论麾下兵马,代善凭借两红旗,谁与争锋?论主帅军政能力,代善在努尔哈赤时代首屈一指,独当一面,是后金得以壮大的关键。没有代善坚守吉林崖,击败刘綎部明军,萨尔浒之战鹿死谁手未可知。

兵马众多,威望高,能力强,战功显赫,都是争夺皇位的硬件。再则,代善家族人才济济,岳托、硕托、萨哈廉、阿达礼、玛占、罗洛浑、满达海、杰出,都是独当一面之才,战功显赫。

侄子杜度,曾手握镶白旗,是褚英的儿子,也是坚定支持代善。因此,代善阵营的实力最强悍,无人可以与之抗衡,可惜代善还是无缘继位。

1626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击败,郁郁而终。此时,代善实力最强,却拥戴实力倒数第二的皇太极,这是他的无奈。

代善拥戴皇太极,主要是不想违背规则。起初,代善是“储君”,是努尔哈赤的接班人,因提前与阿巴亥(多尔衮母亲)约会,被努尔哈赤废了。

代善继位,违背努尔哈赤的“诺言”,其他旗主、兄弟不服,八旗内部分裂,注定败亡。明朝、林丹汗、朝鲜,三面围攻;后金内部又不团结,岂能不败。

拥戴皇太极,代善维护“规则”。但是,皇太极却不守规则,努尔哈赤时代定下的规则,以及继位之初的“诺言”,都被抛弃一边。

皇太极重用汉人,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以制衡“八旗议事会”,削弱勋贵的权力。“大汗与三大贝勒南面而坐”的约定,也被皇太极撕毁。二贝勒阿敏被囚禁而死,三贝勒莽古尔泰被毒死,大贝勒代善也深受打击。

皇太极可以违背规则,为何代善就不可以呢?皇太极强化君权,极力削弱兄弟们的权力,但代善依然是最强,皇太极也有所顾忌。

1635年,代善请哈达公主吃饭,皇太极大怒,说他不给君主面子。皇太极不敢给代善定罪,便以退为进:“本人不当大汗,另选他人”,并闭门不出,看看各位贝勒的态度。

对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毫不客气,对代善则不行,实力说了算。代善维护大局,既然选了皇太极,也不好当众翻脸,让八旗陷入分裂,只好暂时忍了。

1643年,皇太极病逝,没有选定继承人,皇位争夺大战开始。崇政殿上,多铎率先出来试探,建议拥戴大贝勒代善:“大贝勒德高望重,理应继承大统。”

论实力,代善依然是最强,但代善拒绝称帝,他对皇位没啥兴趣。子孙后代青黄不接,代善心力憔悴,他不想继续折腾,只想安度余生。

代善子孙后代众多,能人辈出,却无缘继位,子孙后代青黄不接是关键。若是几个才华出众,文武双全的儿子、亲侄子还活着,代善不会放过称帝的机会。

岳托、硕托、萨哈廉、玛占、杜度,代善儿子、侄子辈中的姣姣者,都是文武双全,独当一面之才。其中,岳托、萨哈廉的能力最强,威望最高,战功也最显赫。

1636年,萨哈廉病逝,代善伤心欲绝,这是他最喜欢的儿子。1638年,岳托身体不适,皇太极却让他率主力先行攻打中原,与明军精锐部队血战厮杀。

岳托、玛占进入中原后,遭遇明军顽强反击,八旗死伤惨重。军情紧急,岳托、玛占昼夜不眠,甲胄不离身,又染上天花,病逝军中。

噩耗传来,代善痛哭流涕,两次从马上坠落下来,心力憔悴,一夜白了头。1642年,兄长褚英托付给他照看的侄子杜度病逝,代善悲痛欲绝。

岳托、萨哈廉、玛占、杜度病逝,是代善家族的不幸,也让代善失去了称帝的兴趣和底气。皇太极病逝时,除了代善、硕托,代善家族的“后辈”正在成长,青黄不接。

代善家族,孙侄辈的满达海、勒克德浑、罗洛浑、尼堪、杰书等后来叱咤清朝政坛的名将,正在成长之中,虽说已经崭露头角,但威望还不够。

1643年,代善已经61岁,垂垂老矣,又接连丧失儿子,心力憔悴,失去了昔日的雄风。代善非要继位,可以暂时稳定局面,但代善的没有“时间”去培养这些孙子,一旦驾崩,清朝难免内乱。

子孙青黄不接,代善放弃称帝,也阻止多尔衮称帝。八旗议事会选定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

代善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多尔衮违背“崇政殿协议”,取代顺治,便拉着包括多尔衮在内的与会者“焚香立誓”,宣誓效忠皇帝。

1648年11月,代善病逝,享年66岁。礼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传了14代,直到清朝灭亡。

参考书目:《清史稿》

标签: 代善

更多文章

  • 康熙在遗诏中曾专门提及礼亲王代善,代善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代善

    康熙遗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争议的几大谜团之一,而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遗诏的真伪。作为新皇登基的法律文书,先皇遗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理说在康熙驾崩时,雍正应该早早的把遗诏拿出来昭告天下才是。但在康熙驾崩后雍正并没有立即公布遗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康熙遗诏是在雍正登基几天后才公布的。雍正的行为令人不得不生

  • 阿巴亥被逼生殉到底是谁的责任?皇太极还是代善?其实都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代善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在回盛京的路上病逝,皇太极等四大贝勒以“帝遗言”为由让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的生殉非同寻常,满清在历史上虽然有生殉的传统,但是,都是安排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阿巴亥有三个儿子,而且还是大妃,哪有让大妃殉葬的道理?而且努尔哈赤诸妃,如侧妃博尔济锦氏、伊尔根觉罗氏、

  • 代善战绩卓越待人真诚,为何被父亲废掉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代善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具有传奇性质的人物就是古英巴图鲁代善,可能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十分非常的陌生,他又叫爱新觉罗·代善,满洲正红旗人。清朝的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生于明万历十一年七月初三日(1588年8月19日),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理论家。年轻的时候与兄长褚英大战乌拉兵并取得全胜,深受

  • 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爱新觉罗·莽古济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莽古济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公主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人物就是清朝的一位公主,但她同时也是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她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女,哈达公主,原名为爱新觉罗·莽古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哈达公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继妃富察氏的第三女,富察氏并不

  • 莽古济是皇太极的亲姐姐,皇太极为何要用最残酷的刑罚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莽古济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的皇三女莽古济,被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皇太极凌迟处死。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皇太极要对姐姐处以这样的极刑?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莽古济受亲兄弟莽古尔泰的牵连。莽古济的亲兄弟有莽古尔泰和德格类。莽古尔泰执掌的正蓝旗是努尔合赤生前指定的,而莽古尔泰也被任命为四大贝勒之一,和代善、阿敏

  • 皇太极为何要“凌迟”亲姐姐莽古济三百余刀?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莽古济

    她是清朝初期一位地位尊贵夫人公主,显然,这位公主不像盛唐时代的武则天那种热衷于权力、足智多谋、最终登上皇位的女性。尽管如此,她竟然受到自己兄弟的牵连,末了,被残酷地处死了。那位公主名叫“莽古济”。她本是努尔哈赤的亲闺女,同时,也是皇太极的亲大姐。可惜,“莽古济”的婚姻依旧随时父亲的心愿,她的命运只能

  • 皇太极以残忍的方式处死姐姐莽古济,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探寻历史者标签:莽古济

    皇太极将自己的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受牵连的正蓝旗部众多达一千多人,造就了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宫廷狱案。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原本是莽古济家奴和心腹的冷僧机想皇太极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生前就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皇太极下令彻查此事,果然在莽古尔泰家中果然就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

  • 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为帮父亲笼络贤才,十一岁就穿上了嫁衣!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东果格格

    1578年,努尔哈赤在东果落草的啼哭声中,幸福地当上了父亲。由于是长女,东果格外得父亲宠爱。及至有了弟弟褚英和代善后,东果像个小大人一样,喂他俩吃饭,哄他俩玩耍。他俩要是调皮捣蛋了,只要东果一瞪眼珠子,这小哥俩马上老老实实的。东果五岁那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为此,努

  • 11岁出嫁,16岁生子的东果格格,缘何得到康熙皇帝如此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通史标签:东果格格

    清康熙五十五年,63岁的康熙皇帝突然下旨为一位公主追封谥号,尊为固伦端庄公主。按照康熙年间逐渐成型的皇室公主晋封制度,“固伦公主”乃系清朝皇帝嫡出公主,也就是皇后所生公主的封号,而“端庄”两字更是公主所有追封谥号中的最高等级。那么,究竟是谁能够拥有如此高的荣誉,被“千古一代”康熙皇帝如此推崇呢? 按

  • 多尔衮死后不久被顺治鞭尸,他的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东莪

    作者:青灯将清朝从盛京搬进北京,最大的功臣,就是多尔衮。而多尔衮因为有一个得宠的好母亲,所以在父亲努尔哈赤没有去世之前,过的生活那叫一个顺风顺水。(一)多尔衮之死多尔衮一共亲兄弟三人,因为努尔哈赤的偏心,让15岁的多尔衮哥哥阿济格,8岁的多尔衮,以及多尔衮6岁的弟弟多铎,参与国政。所以努尔哈赤想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