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太子胤礽在这部剧中形象很差,胆小、自私、懦弱无能、专横、毫无能力、与母妃私通……种种劣行不胜枚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真实历史上的胤礽,聪颖好学、文武双全、颇具才能、出生高贵,处理起事情来那是有模有样,并且政绩不俗。
那么,为何影视剧中的胤礽和真实历史上的胤礽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呢?其实,这很好解释,我们读一本书,书里面都有自己喜欢和推崇的人物,《雍正王朝》这部影视剧是根据作家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改编而来,显然,二月河先生是偏向四爷雍正的,推崇一些人,自然就得贬低另一些人,这是写作的惯例,这样才能显示出主人公的伟岸形象。所以啊,像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这些人的形象被作者塑造的很不堪。
胤礽系皇后赫舍里所生,他母亲因为生他难产,在他出生后两个时辰左右便离开了人世,没娘的孩儿最可怜,康熙便亲自承担起了照顾他的重任,康熙与赫舍里算是青梅竹马的那种姻缘,两人感情很好,为了纪念死去的赫舍里再加上那时候“三藩”作乱,康熙变立胤礽为太子,以固国本,胤礽也是清朝唯一一个被公开立为太子的皇子。
康熙最喜欢的儿子就是胤礽,除了亲自调教之外,还请名师教他。这胤礽也争气,自小聪颖好学,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样样学的精通,并且能熟练的应用,而且满人的马上骑射功夫,胤礽也是很娴熟的。长大后,康熙看着胤礽学有所成,便让他监国,处理政事,别说这胤礽不但书读的好,处理起政事来也是颇有心得,绝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胤礽处理政事的能力不俗,朝野内外都是一片赞叹之声,都说康熙选了一个好太子。
有一句诗写的很好:“做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高处不胜寒呐,碧树是什么?碧树就是太子,胤礽长大了,并且高高在上,别的皇子们怎么想呢?都是龙子凤孙,大家都想争一争那个位置,好事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占喽啊,所以啊,胤礽稍有不对之处,便会有其他皇子盯着不放,太子难做啊。
其实,这也主要怪他的父亲康熙,一是因为康熙当皇帝时间太久了,胤礽做了四十几年的太子,试问哪有做过四十几年的太子呢?二是因为康熙给了其他皇子开府建牙的权利。康熙这么做主要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明朝除了太子有权参与处理政事,其他的皇子都有封地,全被打发到外地去了,不准参与政事,所以,明朝快灭的时候,只有崇祯一个人在硬挺着,李自成破洛阳的时候,福王吃的跟肥猪一样,整天歌舞升平,家里堆着金山银山,却舍不得分给守城的将士,不知激励人心。正是基于这一点,康熙给了众位皇子很大的权利,每个人都分有自己的差事,并且每个人都办的像模像样的。
胤礽第一次被废是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带着众皇子大臣去热河行宫狩猎。这期间,大阿哥胤禔等皇子给康熙吹了不少耳边风,报告了胤礽的诸多不良行为。比如说他暴戾不仁,随意责骂处罚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私自截留蒙古送来的贡品,放纵他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种种不良的表现,都让康熙非常的不满。其实这些报告,有些有,有些都是大阿哥等人捏造出来的,但是康熙却相信了。最重要的是,康熙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之后回京途中的一个晚上,康熙发现胤礽在他的帐篷外面偷窥,康熙立时起了疑心,认为太子胤礽想要篡逆,至此康熙便起来废胤礽之心,回京之后,便下发明诏,废了胤礽。
胤礽被废之后,各位皇子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大阿哥八阿哥等人串联了一帮朝臣公开推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康熙不满儿子们的结党行为,囚禁了大阿哥,斥责了八阿哥胤禩。康熙为了平衡儿子们的夺嫡情形,之后释放了废太子胤礽,此举是为了缓和矛盾,也是再给胤礽一个机会。
废而复立之后,胤礽的性情也变了,他为了防止其他兄弟们再次坑害于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很快便结起了一个“太子党”,其他的阿哥们也没闲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是康熙晚年间著名的“九龙夺嫡”,兄弟们之间的夺嫡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到了这个时候,人人心里有数,大家都上了擂台,不把对方打得魂灵出窍,自己便难以站脚了。
胤礽太子虽然复立,但他和父亲康熙以及兄弟们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太子党的事件。康熙四十九年,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皇太子在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了太子胤礽。
胤礽再此被废之后,一直被囚禁在咸安宫,直到雍正二年去世,终年51岁。总共活了51年的时间,却当了四十来年的太子,其实,胤礽也挺悲催的。雍正对他还算不错,胤礽死后,雍正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并且对他的后代也很照顾。
其实,胤礽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太子,他如果做皇帝,可能比雍正稍差些,但绝对能好于他的侄子十全宝宝乾小四。无奈,康熙活的太久了,再加上康熙容许其他的儿子们开府建牙,各展本事,胤礽处处受制,以至于两次被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康熙给了胤礽一切,又亲手毁了这一切,难怪人们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呢。
结语:历史上的胤礽很有能力,文武双全,绝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软弱无能,无奈,康熙让所有儿子们都参与办事,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但也有害,好处是每个儿子都很有能力,坏处也是每个人都很厉害,大家都想争那个最高位置,这导致了夺嫡的水深火热,导致了胤礽的被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康熙亲自抚养他长大,给了他一切,又亲手毁了胤礽。但胤礽的能力是不能否认的,至少他做皇帝绝对比那个十全宝宝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