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胤礽和郑春华私会时被康熙发现,郑春华为何突然哼歌?

雍正王朝:胤礽和郑春华私会时被康熙发现,郑春华为何突然哼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三阿哥侃历史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26 18:39:09

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二人私会,结果被的康熙无意撞见,郑春华明知康熙在外面的情况下,选择唱起歌谣,看似普通的四句话歌谣,为会让原本想破门而入的康熙,瞬间止步不前,放弃了进去探个究竟的想法,郑春华这么做,不怕暴露自己吗?

江南洪水频发,康熙为了这事烦心,寝食难安。为了缓解压力,康熙决定带儿子和百官们来热河秋猎,但不久前,因为老八胤禩想借机扳倒太子胤礽,所以在胤礽的屁股上狠狠捅了一刀,康熙也因此对太子胤礽也是失望透顶,于是心情烦闷。

就是因为郁闷,一连翻了6天的牌子,这一天还要继续翻,被德全阻止了。在心情郁闷情况下,晚上带图里琛和德格勒侍卫出来鹿场散步,恰巧撞见胤礽和郑春华幽会事儿,而且还看到屋内有男人的身影,康熙立马叫找把风的人,果然发现太子贴身太监,太监大喊一声,就被图里琛弄死了。

康熙撞见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私会

康熙走到鹿场,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鹿上面,心情满开心的,而德楞泰和图里琛时刻观察着周围环境,结果两人竟然看到鹿场房屋有两个影子,图里琛赶紧跑去撒尿了,康熙看到有灯光,想要走进一步去细看,德楞泰一把拉住:您还是别去了吧!

德楞泰这一阻拦引起康熙的好奇,康熙仔细一看,转过头狠狠抽德楞泰一耳光,骂道:你们是怎么当差事的,宫廷出了这种事,你们居然不知道!里面的人是谁?然后德楞泰回头看图里琛还在装撒尿,跑去说别装了,赶紧办差。

可以说,图里琛和德楞泰同是侍卫,但是表现和反应能力还是不一样,图里琛一是以装傻充愣,见势不妙,假装尿急,巧妙置身度外。当康熙发现屋子里的男女后,德楞泰挨一顿打骂后,跑去喊图里琛,让他别假装了。于是康熙回过神来,说有人望风,赶紧去抓,图里琛找到把风的何柱儿时,他见到是康熙喊了句:奴才不知皇上到驾,请皇上恕罪!何柱儿这么大声,这明显是给屋里的人报信,康熙看他嚷嚷着,叫图里琛让他闭嘴,于是图里琛二话不说直接弄死何柱儿,还说奴才失手了,图里琛的表现简直太“绝”!

德楞泰的表现更好笑,康熙好奇就要往前走的时候,德楞泰情急之下,傻不拉叽的把康熙拉住,说道:“皇上您别去了吧。”这可以看出,德楞泰早就知道这屋里的人是胤礽和郑春华了,也很早知道二人私会这事儿了,其实大家都清楚,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只有康熙一个人蒙在鼓里,对此事不敢声张,毕竟宫闺秘事,这事搞不好是要担责任的,所以一直没人敢对康熙说。

起先康熙并没有注意,经德楞泰这此举的反应,康熙才察觉不对劲,这下仔细一看,竟然透着光看到了一对男女的影子。所以康熙马上回过头来,气愤抽德楞泰一嘴巴子,骂他们怎么当差事,此时康熙完全明白过来了,有人在偷情,这明摆着,唯独他蒙在鼓里,心想着谁敢在这里偷情,外出只有他一个人有资格带女人,女的想必是自己的某妃子,男到底是谁,所以康熙一想到马上叫图里琛快去抓来把风的人。

屋子里的胤礽一个劲的在埋怨,他自己这个太子当的没意思,什么都不称心,大不了被废了,郑春华就像母亲一样安慰着他,也正是因为胤礽从小缺乏母爱,只有在郑春华这里才能得到这种安慰,像个孩子一样在撒娇,两人正聊着,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听到何柱儿大喊的时候,他们立马把灯灭了一下,不到几个喘气时间,然后又亮了。

何柱儿在临死前大喊给主子报信,还别说这何柱儿对主子还算忠诚,为胤礽和郑春华赢得了喘息时间,何柱儿连命都不要了,此时康熙内心矛盾,步履蹒跚地向前走去,不知道就此打住还是继续深究,而胤礽和郑春华得到何柱儿传达信息后,也知道他们已经被发现了,而且这个人还是康熙皇帝,也是内心不安。

何柱儿大喊后,为胤礽和郑春华赢得几个呼吸时间,就在这一刹那的功夫,郑春华想出了一个主意,还别说,郑春华还真是个不简单的女子,相比之下,胤礽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了,而郑春华想到的主意竟然利用唱摇篮曲来暗示: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康熙听到歌声以后,低呼道:是春华!这下屋里的男女是谁,不言而喻了,然而康熙脚步停住了,转身示意要返回去的动作,并叫德楞泰和图里琛扶他回去,可以说,就是郑春华的这一首摇篮曲让康熙做出了选择。

郑春华之所以唱摇篮曲,首先是向康熙自报她的身份,让康熙知道她是谁,不要进来捅破,让彼此都留个体面,保住各自最后一点尊严吧。显然这一摇篮曲起到效果,康熙听声音后,清楚男女是谁,女的是自己的妃子,男的是自己的儿子,康熙面对这样的状况很无奈,很失望,更是痛心不已,为了维护最后的尊严,为了皇家颜面,康熙选择了回去。

郑春华之所以唱这首摇篮曲,是因为她保护胤礽,她知道胤礽从小失去母爱,康熙对胤礽的爱意比其他皇子要多的多,胤礽是康熙亲自扶养长大,她选择唱这首摇篮曲,是想让康熙能回想起了旧事和他的发妻,看在胤礽从小没娘的份上,宽饶了胤礽,不忍心对胤礽做出处理,还有一点,就是想通过声音表明自己的身份,让康熙清楚她是谁,就不再好奇探究竟的欲望,更是暗示康熙,既然你知道了,就别进来了,给大家都留点颜面。

郑春华为什么要哼起歌谣

康熙要是此时一脚踏进来,父子和妃子情何以堪?而胤礽听到何柱儿这么一喊,早就吓得魂都没有了,但机智的郑春华,选择哼起了歌谣,是因为太子胤礽刚刚出生母亲就死了,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是康熙最爱的发妻,也许是缺少母爱,胤礽和郑春华年龄差不多,缺少母爱的胤礽经常找郑春华倾诉苦闷,一来二往,二人也便产生了感情。而康熙从小就用心培养胤礽,一直对胤礽期望很高,对胤礽比其他皇子还要宠爱,毕竟自己用心良苦培养三十多年的储君,不想自己亲手毁了。

正是如此,郑春华才冒着暴露自己唱这首歌谣为太子胤礽解围,她的目的是委婉暗示康熙,事件我自己挑明了,你也知道了,为了成全你们父子之间最后一点颜面,就不要捅破,要怪就怪我,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其实,郑春华唱这首歌谣,主要原因还是在替太子胤礽解围。

所以说郑春华是个精明的人,刚听到外面有动静,情急之下把灯灭了,但灭灯的那瞬间,自己又调整好了心态,等弄清楚外面的人是皇上时,郑春华果断选择自报家门,保护太子胤礽,因此选择唱这首摇篮曲,替太子胤礽打了一手感情牌,郑春华作为康熙妃子,她明白康熙对太子胤礽的重视和期望,如果自己跳出来把此事抗了,以康熙对太子胤礽的重视和宠爱,是不会对太子如何的。

因此她瞬间觉醒过来,又把烛火点起,希望唱起了这首凄凉的摇篮歌谣,能唤起康熙看在已逝的发妻赫舍里,太子胤礽生母的份上,能原谅和宽饶了太子胤礽。所以康熙听此摇篮曲后,在愤怒中瞬间也清醒过来,并没有破门而入深究,只是选择处理。这时最不想把事情闹大的,除了里头胆战心惊的郑春华和胤礽,那就是康熙了。

此时康熙愤怒到极点,一个人愤怒之下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康熙正准备要破门而入时,听到了郑春华哼了这首歌谣后,康熙立刻清醒过来,因为康熙为了皇家的颜面,成全三十几年的父子之情,也为了保全父子之间的颜面,所以放弃了破门而入的想法,并不是郑春华唱的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康熙也正听懂了,郑春华唱这首歌的用意,所以选择放弃破门而入的冲动,没有再继续往前。尽管气得浑身直哆嗦,两腿发软,而且还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咽,为了不让皇家颜面扫地,保全父子之间的颜面,也只好选择冷处理,不继续深究此事。

郑春华替太子胤礽哼歌曲解围,为何胤礽始乱终弃

虽说胤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但是自己不成器,平时在康熙面前就像耗子见猫似的,唯恐自己失宠了,加上觊觎皇位的兄弟也多,压力太大,皇位争夺战如火如荼,又察觉到老爹康熙对他的态度的微妙变化,心情很低落,所以只好来郑春华这里诉说,让自己缓解压力,得到安慰。

而郑春华本身又在康熙那里不得宠,自己跟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她索性就上了太子胤礽的贼船,而像郑春华这么精明的人,而宫里的规矩郑春华不是不知道,偷情被发现的后果。

后来康熙还是把太子胤废掉,郑春华被降去做家政,沦落洗衣工。后来,康熙因为形势所迫,又把胤复立。而太子胤礽复立后,面对郑春华的出面解围,他不但没有感激,而且还起了杀心。可以说,太子胤礽复立后,郑春华不但没有希望,反而濒临绝境,成了胤礽的绊脚石。

因此胤礽一复位后,就派十三爷胤祥去帮他杀人灭口,而十三爷本身就是一个侠义心肠的人,对于郑春华这样可怜的女人,不忍心下手,于是决定保下郑春华。不过,不久十三爷被康熙圈禁,太子胤礽二度被废。而郑春华这个苦命的女人,最后被废太子的师傅掞羞辱一番,叫她要认清形势,说她是个不祥女人,要她配合工作,于是郑春华还是过不了自己的那关,终究还是选择自杀了。

一首普普通通的歌谣,能让康熙在愤怒之下做出了选择,可见郑春华是个不简单女子,但最终还是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可怜的郑春华在死前还一心为胤礽着想,还希望胤礽能如愿登基。

结语

其实,郑春华是封建社会女人的代表,对太子胤礽用情至深,为了考虑胤礽乃国之根本,宁愿让自己背负一切,且不知道在政权面前,她什么都不是,太子胤礽并没有感激她的解围之情,而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对她痛下杀手,最终她也为这段不被世人看好的感情付出惨痛代价。而康熙之所以不选择深究,是因为为了皇家颜面,为保全父子之间的颜面。

—END—

标签: 胤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历史上胤礽果真如此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太子胤礽在这部剧中形象很差,胆小、自私、懦弱无能、专横、毫无能力、与母妃私通……种种劣行不胜枚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胤礽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历史上的胤礽,聪颖好学、文武双全、颇具才能、出

  • 朱标与胤礽同为太子,为什么无人挑战朱标,而胤礽却这么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胤礽

    朱标是明朝第一位太子,而胤礽是大清第一位太子,两者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位的父亲朱元璋和康熙,在历史上都是杰出的皇帝。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开创了洪武之治;而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但可惜的是两位最终都与皇位无缘,不过原因却大不相同。朱标是因为自己英年早逝,跟自己的兄弟们

  • 同为皇帝,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礽夺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胤礽

    为何朱元璋放心太子朱标,而康熙却担心胤礽夺权?其实吧,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算复杂,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朱元璋和朱标,属于“真爷俩儿”,而康熙和胤礽,则是“假父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假父子”,并非指胤礽是“隔壁老王”的,而是说他和父亲康熙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朱元璋、朱标爷俩。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

  • 直击九子夺嫡:康熙有两种儿子,胤礽和胤礽以外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胤礽

    在这场夺嫡大戏中,康熙的几个儿子都表现得很突出,各个犹如人中龙凤,在政治上水平很高,对外征战讨伐也很能行,毕竟康熙有很多儿子,当基数变大的时候,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大,所以有好几个优秀的后代,也很正常。那么是什么影响康熙的传位选择了?除了依据立嫡的制度,那就是情感,是康熙与儿子之间的情感。康熙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是愚蠢至极,原来真实历史上的胤礽并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胤礽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胤礽可以说是废才表现,身为一国储君,刻画得的确太次了,虽然自古是成王败寇,但是太子胤礽在后世影视剧中被刻画的这么蠢,想必在九泉之下也只能郁闷伤心无奈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还是不错的,身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太子胤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说拥有着炉

  • 《花落宫廷错流年》胤礽遭人下毒性命垂危 祸福相依 被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胤礽

    《花落宫廷错流年》太子被废,受尽苦楚,又逢太皇太后孝庄病重,与年淑媛一起上庙为太皇太后祈福,但是太皇太后还是撒手人寰。本是一片孝心,却被大阿哥挑拨,说其连夜出宫图谋不轨,后有人作证这件事才算是结束。但太子被人下毒吐血不止,年淑媛与八阿哥、四阿哥一起帮忙寻找真相。事实上一切都是大阿哥捣的鬼,给废太子下

  • 《知否》原著:难怪荣飞燕被蟊贼玷污,你看荣妃说了啥?不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荣妃

    导语:嘉成县主和荣飞燕同时争抢京城第一美男子齐小公爷,荣飞燕被嘉成县主设计,最终失去贞洁自尽,最后嘉成县主和齐衡成婚,而荣飞燕在齐小公爷与嘉成县主成婚那晚上吊自杀了。当初荣妃为了夺齐衡这个妹婿,屡屡邀请平宁郡主入宫,荣妃做出要和平宁郡主订婚的“假象”,想要借助舆论胁迫平宁郡主答应,而平宁郡主碍于荣妃

  •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把荣妃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荣妃

    导读: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总共诞生了400多位帝王。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个数字就更加庞大了,都说做名人难其实做帝王尤其是有大帝称号的中外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更难。虽然都说家国家国,其实在大帝们看来都是国在家前。冷酷、果断甚至不近人情都是这些大帝的重要特征,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背负的江山社稷重于千斤,他们

  • 知否:难怪荣飞燕被蟊贼弄脏身子,你看荣妃做了啥?激怒了邕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如此美妙的歌声标签:荣妃

    导语:荣飞燕被蟊贼玷污身子,究竟冤枉不冤枉?在原著中的部分描写,荣飞燕的际遇,很令人心疼,荣飞燕在大街上被人掳走,荣妃当时就疯了一样,求了皇帝满京城的找人,结果第二天,荣飞燕被人从轿子上扔在大街上,前任看万人看,被接回家后,人进入了难以接受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不肯见人。但是,荣妃很快知道,荣飞燕遭遇了

  • 康熙皇帝的荣妃——入宫最早,最有资历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荣妃

    康熙皇帝后宫的四个妃子很得宠很有地位,而且生育多又长寿,这四个妃子就是惠妃、宜妃、德妃、荣妃。荣妃入宫最早,年纪又大,排行却最后,可能是年老色衰不受待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散到沙滩上。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的女儿,这个出身很一般,比不起皇后娘娘们是辅政大臣的孙女、一等公的女儿。所以,荣妃入宫的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