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释疑第158期/奉天玉)
《红楼梦》中王夫人,虽然时常吃斋念佛,几乎从不打骂下人,堪称活菩萨,但她并不是真正佛系的人——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的时候,说王夫人当姑娘的时候就是个爽利人,王熙凤身上有她的影子。小说情节展开后,她为数不多的几次出手,例如怒打金钏,赶走晴雯,抄检大观园等,都可以看出她的手段。可是,面对赵姨娘这样一个小小的妾室,她的态度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小说第二十五回中,先是赵姨娘的儿子贾环烫伤了宝玉的脸,然后又有赵姨娘与马道婆联手,魇镇凤姐和宝玉,差点害了这两人性命。宝玉是王夫人的亲儿子,也是王夫人唯一的指望,王熙凤则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兼左膀右臂。按理说,以王夫人的性子,应该不会放过赵姨娘才是,而且以她在各房安插眼线的本领,大约不难探知真相。可是,事后赵姨娘并没有遭到任何报复,依旧在贾府四处惹事生非,尽职尽责的扮演着一个丑角,直到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才狼狈的死在贾母灵前。为什么王夫人没有报复赵姨娘呢?小编猜测有五点原因。
一、没有明面上的证据
王夫人各处都有眼线,想要探知真相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可是用这种手段收集到的证据,根本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否则的话不仅会暴露她的眼线,影响她日后继续掌控各种消息,还可能导致荣国府上下人人自危,甚至引起贾母的怀疑。这对王夫人是极为不利的,她不可能为了一个赵姨娘,把自己搭进去。
二、为维护颜面,不能明着向姨娘出手
在那样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大家族的女子,受到的教育都是要贤良,要接受丈夫三妻四妾,否则会被斥为妒妇,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还可能影响到娘家其他姑娘的婚事。王夫人已经近五十岁的人了,一向名声非常好,如果贸然向赵姨娘出手,很可能让人议论她容不下姨娘,从而“晚节不保”。
三、魇镇之事,事关贾府颜面,不能挑明
当然了,如果王夫人真心想收集能够拿到台面上的证据,置赵姨娘于死地,虽然不容易,却也并非做不到,可是她不能这样做。因为贾府不管内里怎么斗,在外面上人看来,他们都是一个整体。如果曝出赵姨娘行魇镇之事,会影响整个贾府的名声,甚至传到宫中的话,还可能让元春受到负面影响。王夫人既是贾府的当家主母,又是元春的亲生母亲,她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
四、顾忌贾政
贾政非常宠爱赵姨娘,晚间大多数情况下都歇在赵姨娘房里,甚至赵姨娘诅咒宝玉被贾母斥责的时候,他都忍不住出面给赵姨娘解围。如果王夫人不动声色的用内宅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报复赵姨娘,一旦被贾政发觉,同样对她不利。
五、王夫人早就毁了赵姨娘
看完前面四条分析,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王夫人身为当家主母,为儿子和侄女报仇都要顾忌这么多,实在太过憋屈。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王夫人其实早就把赵姨娘毁掉了,她就算真想报复,等赵姨娘年老色衰失宠后再动手也不迟。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女人最大的倚仗就是丈夫和孩子,在丈夫方面,赵姨娘虽然被贾政宠爱,但是贾政也只是在乎她这个人而已,完全不把她的想法放在眼里,因此她想让彩霞成为贾环的通房,一个晚上都得到贾政的首肯。
在孩子方面,赵姨娘有一儿一女,女儿探春行事大方,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又有一副好相貌,是值得骄傲的,可是探春从小养在贾母膝下,称王夫人作母亲,不仅不和赵姨娘亲近,还时常嫌弃她粗鄙,目光短浅。儿子贾环倒是与赵姨娘亲近,但是他自小被赵姨娘亲自抚养,畏畏缩缩,心思阴沉,学业也不上进,完全没有世家公子的气度,说是被养废了也不为过。也就是说,赵姨娘所有的指望都被王夫人断掉了后路,除了贾政暂时的宠爱,她什么没有。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夫人才不着急动手。
参考资料|《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