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甄士隐是引线人物,曹雪芹为何安排他过早出家?

红楼梦:甄士隐是引线人物,曹雪芹为何安排他过早出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学爱好者萧梦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4/1/20 11:03:34

甄士隐是小荣枯这场戏中的男主角,也是《红楼梦》中的引线人物,他的梦幻见证了三生石畔扑朔迷离的情缘,也引出了《红楼梦》陪同入世的现实悲剧。按理说,这么重要的引线人物,曹雪芹不该安排他过早出家,他在后四十回中应该有重要出场,甄士隐很可能在大结局中以“引渡人”的身份再次出现,只是他要度化的人中,除了与他有梦幻之缘的贾宝玉外,恐怕还有他丢失的女儿甄英莲,他十分看重的文人贾雨村

甄士隐是引线人物,曹雪芹为何安排他过早出家?

一、甄士隐出家后留下悬念。

甄士隐的名字是将真事隐去,也是曹雪芹创作的一种手法。曹雪芹安排甄士隐参悟《好了歌》飘然离去,看似将大彻大悟的甄士隐结局交代完了,实际上却留下悬念,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小说中。

这种悬念也与甄士隐的梦幻有关,甄士隐曾在梦幻中见证了三生石畔的爱情故事,也曾得到过破足道人和癞头和尚的指引。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甄士隐与破足道人和癞头和尚的缘分早已注定,三劫后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曹雪芹也借此点出了甄士隐引线人的身份。既然甄士隐的身份早已确定,那么他在经历丢失女儿和失去家园的打击后,突然大彻大悟跟随破足道人飘然而去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只是甄士隐的出家和离开不是结局,而是若隐若现的在小说中出现,给读者和后文留下了悬念。

甄士隐出家后,他丢失的女儿甄英莲出现了,她出现在贾雨村的案之中。原本贾雨村可以有机会送甄英莲回家,报答甄士隐的恩情,不曾想为了仕途考虑的贾雨村放弃了报恩,而是假装不知情,按照门子的建议处理了此案。对甄英莲被薛蟠带走一事,并没有追究,而是写信向贾政王子腾邀功。

这也是甄士隐这个引线人物的若隐若现,如果没有甄士隐,贾雨村又如何知道甄英莲,可以说甄士隐虽然出家了,但他又不时的出现在小说文字中,看着他施恩的落魄书生贾雨村在变坏的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他也看到了女儿甄英莲的悲苦遭遇,只是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劫难,甄士隐也不能救女儿出苦海。

甄士隐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后四十回中,出现在曹雪芹早已设计好的结局中,只是他的身份从引线人变成了引渡人。

二、借香菱的身份若隐若现。

甄英莲在跟随薛蟠来了京城入住贾家之后,已经改名香菱。很多人以为,这个被拐的富家千金早已忘记了过去,不记得自己的亲人了,就连周瑞家的和金钏都曾为此感伤过。实际上,甄英莲丢失的时候已经四岁,不可能对家人一无所知,而是在长期挨打中,早已学会了遗忘和顺从,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信她在夜深人静后,会想念自己的父母亲人。只是她把这种想念埋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以至于给人的误解是她真的不记得家人了。

曹雪芹时不时的写香菱的故事,除了对香菱自身悲剧的塑造外,更多的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借香菱的身份让甄士隐若隐若现。甄士隐看似出家了,不问尘世,实际上,读者每次看到香菱,就会想起这个悲苦的父亲,想起甄士隐丢失女儿寻找的不易。

由香菱引出的劫难情缘,也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里的故事安排,甄士隐应该在后四十回以引渡人的身份出现,他与贾雨村的名字暗合了曹雪芹创作中的“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寓意。同时也点出了曹雪芹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甄士隐作为《红楼梦》中的引线人物,虽早已出家却留下了悬念,若隐若现。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

标签: 甄士隐

更多文章

  • 看不懂甄士隐,读不懂《红楼梦》!为何要以甄士隐开篇?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甄士隐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甄士隐便闪亮登场。如果读不懂甄士隐,那就不会读懂《红楼梦》,这种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红楼梦》为何要以甄士隐开篇呢?甄士隐究竟藏着什么文章?甄士隐的出场,原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

  • 红楼梦:甄士隐先失爱女后烧家产,从富贵跌落凡尘,根源在他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甄士隐

    《红楼梦》开篇就讲述了江南富绅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渊源。甄士隐是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凭着家中的田地,生活过得算是十分的富足。美中不足的是他家中人丁凋零,膝下只有甄英莲一个女儿。曹雪芹将甄士隐前期的生活,渲染的十分的富足幸福,与他后期的潦倒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家道中落的导火索就是女儿甄英莲的丢失。甄英莲

  • 贾雨村是如何将黛玉利用到极致,甚至害死她的?全在他这句诗里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贾雨村

    贾雨村,一个屡被评书人脂砚斋大骂“奸雄”的读书人,即便在未被官场浸淫的寒窗时期,也能在其洒脱无忌中见其坚韧狡诈,在其倜傥不群中见其手腕圆熟,直到戴缨悬印后,贾雨村便彻底脱离了读书人仅有的矜持与自尊,彻底在蝇营狗苟的路上狂奔不回头。在第一回,贾雨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彼时寄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

  • 从林如海和贾雨村的对话中,看林黛玉的家教:真正的教养是厚道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贾雨村

    什么是家教?家教就是融入血液里的那种习惯,那种只有潜移默化才能流露出来的优雅。林黛玉的家教,应该算得上是《红楼梦》女眷中最好的一个。她素日里的小性子,从来只针对宝玉,因为她知道,只有宝玉才能真正理解她。湘云说过她很多次坏话,可黛玉从来不见气,反而以诚相待;误会了宝钗许久,她也能真诚认错,自此就真的将

  • 贾雨村得知英莲的身世,在面对恩人的孤女被卖的情况下为何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贾雨村

    从当时的法律上来讲,贾雨村想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是在不得罪四大家族的情况下。抛开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之外。仅就人性而言,贾雨村为何要救一个知道底细的,而且还是自己最不堪往事的人,贾雨村是说,曹雪芹说他是莽之辈,曹操是说,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的人,王王莽天下第一伪君子。贾雨村能救反而

  • 薛宝钗改嫁贾雨村的说法怎么来的?根据何在?原来曹雪芹早有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中的两大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一对比较矛盾的所在。林黛玉是一个叛逆者,她所做的一切都不符合封建时代对于女子的标准;而薛宝钗则是封建女子三从四德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她一方面也在做叛逆事,但本质上还是被封建思想束缚的。“金陵十二钗”只有十一首判词,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被凝练在一首当中。关

  • 冷子兴认为宝玉是个“色鬼”,贾雨村却说:你们不知道这人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的叙事空间是虚实相生的,从太虚幻境到荣宁二府,两个空间的交错是通过甄士隐、贾宝玉等人的梦境来实现的。但作者在开篇却说道:“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

  • 贾雨村命里的三个贵人,为什么都愿意帮他,让他实现火箭式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贾雨村

    看《红楼梦》随着时间的变化,你会对他有不同的感受,年少读跟中年读,那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年少的时候,你大概会把精力放在宝黛钗之间的复杂关系上面,放在倒是是林黛玉好还是薛宝钗好的争论上面,仿佛那些才是最珍贵的,祖纯真的感情,跟贾宝玉一样,讨厌那些四书五经,讨厌那些大观园以外世俗的东西。但随着人到中年,

  • 曹雪芹为何让贾雨村甄士隐作为最初登场人物?为了这一系列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趣侃标签:贾雨村

    关于《红楼梦》,有很多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本是冲着贾府的种种风花雪月之事去看的,结果开篇却是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一些故事,让人兴致缺缺。为何曹雪芹开篇要把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人写进来,这里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首先说红楼梦的架构来说,如果一开场就把林黛玉进贾府摆出来,没有经过这层层的

  • 薛宝钗赢了婚姻,却输了人心,她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贾雨村

    红楼梦中,薛宝钗因为在婚姻上赢了黛玉,让很多喜欢黛玉的读者不喜欢她,因为这份不喜欢,薛宝钗的成熟稳重就变成了城府,她的踏实沉稳就变成了心计,她的人际交往就变成了世故圆滑,总之,因为这份不喜欢,薛宝钗虽然赢了婚姻,但却输了人心。很多朋友问“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不是暗示着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