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夫人对儿媳李纨究竟有多差?你看看李纨怎么当众控诉她的

王夫人对儿媳李纨究竟有多差?你看看李纨怎么当众控诉她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赞 访问量:3326 更新时间:2024/2/13 18:35:30

曾有人说,《红楼梦》里最细思极恐的一件事,就是整整前面八十回,王熙凤都没和薛宝钗说过一句话。事实上在第二十九回,王熙凤邀薛宝钗等人去清虚观看戏时,是过对话的。反而真正没有对话的两个人,是王夫人李纨这一对婆媳。

故事开始时,贾珠就已经去世了。他的母亲王夫人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木讷寡言的贵族太太,成日只会吃斋念佛,荣府的事务都交由侄女王熙凤打理,不大管事。

而他的妻子李纨,在丈夫去世后也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一心都放在儿子贾兰的学业上。

在一般人看来,贾珠去世后,李纨一个年轻守节、独自拉扯孩子的寡妇,最应得到婆婆王夫人的怜悯和支持。可是从李纨在贾府的畏首畏尾、小心翼翼来看,这一对婆媳的关系,似乎极为紧张。

譬如第四十九回,贾宝玉与史湘云合计要吃烤鹿肉,李纨听后赶忙制止:

“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哪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

李纨制止,不是担心他们了,而是担心生病了会殃及自己。

再有第五十一回,晴雯生病,按规矩婢女生病要回家休养,免于传染主子。然而贾宝玉考虑到晴雯家里不适合休养,于病情有害无益,遂决定让晴雯在怡红院休养,但是要给晴雯请医生,就得经过李纨的同意,便遣一个老嬷嬷去请示,半天老嬷嬷才回来,道:

“大奶奶知道了,说两剂药吃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

晴雯听了自觉遭到歧视了,暴跳起来,宝玉忙按他笑道:

“别生气,这原是他的责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说他不是。”

更有,大观园抄检次日,薛宝钗还未和贾母和王夫人知会一声,便兴冲冲来李纨处告辞,只称母亲病了,要回去住,李纨听后便道:

“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到李纨无论何时,用害怕会遭到问责,而能问责她的也只有王夫人。所以连贾宝玉都知道这些寡嫂最担心的不过是挨“太太说他不是”罢了。

可是,李纨为何那么怕王夫人呢?这不仅仅是王夫人单纯的在“公事”上对她严苛,更因为李纨知道,王夫人对她们孤儿寡母,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敌意。

在第二十二回,因为元春一个灯谜,贾母便起了兴致办灯谜会,待晚间贾政也来承欢取乐,却见一众晚辈都在,只看不到孙子贾兰,就问旁人。在听得贾兰因“老爷不请他”而拒绝出席后,贾政忙派贾环和婆子去请他过来。

可是啊,对于贾宝玉和一众姑娘来说,贾兰可能不大引起他们注意,但是对于王夫人而言,这是她唯一的孙子啊,而且还是她最喜爱的儿子珠儿的遗腹子,贾政扫一眼就注意到贾兰没来,她坐了半天,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更有,当贾兰被请来时,贾母忙让其坐自己身旁,抓果子与他吃,而王夫人仍旧置若罔闻。

这完全不是一个祖母对一个孙儿的态度。

而相对于被漠视,我想最令李纨心寒的就是大观园抄检后,王夫人对她们母子的所作所为了。

因为一个绣春囊,王夫人将整个大观园都翻了过来。最后大家在司棋的箱子翻出了绣春囊。

无论傻大姐捡到的绣春囊是否是司棋的,这么一闹,似乎也是铁证如山了,而且司棋也被撵了出去,抄检大观园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可是,王夫人的目的显然不仅于此,她要借此撵走一些人,这些人有晴雯、芳官等这样的“狐媚子”,还有一些“磨牙难缠”的老油条奴才,因为贾府生齿日繁,已经入不敷出了。

然而,谁曾想王夫人竟然将手伸向了李纨这边。

在第七十八回,王夫人问及王熙凤宝钗搬走的原因时,提到一件事:

“怎么宝丫头私自回家睡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前儿顺路都查了一查。谁知兰小子这一个新进来的奶子也十分的妖乔,我也不喜欢他。我也说与你嫂子了,好不好叫他各自去罢。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

因为贾兰大了,用不着奶子。听起来颇似有理。可是,如果王夫人记性不差,都该记得迎春快嫁人了,她的奶娘都还跟着住在大观园呢。而贾宝玉更是跟着四个奶娘,到了实在动不得,才“告老解事回家”的。

贾兰再大,也没有贾宝玉和迎春大吧?而且当初王熙凤劝裁减奴仆时,王夫人怎么说的?

“如今我宁可省些,别委曲了他们。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的。”

而李纨新进一个奶娘,显然是为了帮忙照顾贾兰,这在贾府也是旧例了。怎么一转身,王夫人就什么都忘掉了呢?

无非就是单纯的不在乎李纨母子的感受罢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欺压。

显然,这样的欺压,早在平日里“润物细无声”,以至于李纨这么隐忍沉默的人,竟然当众控诉了这位婆婆。

在第四十二回,众钗在李纨处商讨惜春请假作画一事,期间林黛玉就薛宝钗列处作画材料大开玩笑,而在嬉笑完后,黛玉还顽皮地怪起李纨来,称这位嫂子没好好待姑子们做女红,反而嬉笑打闹。这显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李纨听后又气又好笑:

“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李纨这句话,非常值得细品,因为在此之前,无论王熙凤还是薛宝钗,抑或一些下人,都曾打趣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而贾母的表现,更是让人无法为,这对玉儿将来联姻无疑。

如此一来,众人眼中,林黛玉将来的婆婆就是王夫人了。可是,李纨却公然开玩笑称将来林黛玉的婆婆“厉害”,再结合李纨一直以来对王夫人的畏惧,这难道不是李纨在控诉这位厉害婆婆吗?

所以,王夫人和李纨这对婆媳关系,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波涛暗涌。当然,这一切更多是因王夫人而起。

标签: 李纨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李纨为何不喜欢妙玉?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李纨

    《红楼梦》大观园里住着两个非常特别的女人,一个是李纨,宝玉哥哥贾珠的遗孀,年轻守寡带着幼子贾兰住在稻香村。一个是尼姑妙玉,住在栊翠庵。李纨青春守寡,本是心如槁木。妙玉青年尼姑,本应心如止水。二人的青春都在孤独和寂寞中慢慢消耗,二人都不能有对温柔和幸福的向往,二人应该惺惺相惜。可是这两个人的关系却异常

  • 红楼梦:李纨为何封宝钗为蘅芜君,这三个方面看出来是要捧宝钗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纨

    第三十七回,前脚探春给了黛玉潇湘妃子的雅号,后脚李纨便封宝钗做蘅芜君。所谓: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曹雪芹这样的设计,又是为的什么?第一,李纨乃是寡妇,孤寡之人,她封宝钗做

  • 元春为何把李纨放在与宝玉同等重要的位置?李纨的身份有何特殊?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李纨

    《红楼梦》原著中,元春省亲游览的园子只有四处,原文中写道: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红楼梦》原著中,元春赐名的大观园住处也只有四个:“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

  • 《红楼梦》螃蟹宴中一处不起眼的细节,反映了李纨生命的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如玉公子标签:李纨

    《红楼梦》书中第三十八回中,湘云要做庄开诗社,宝钗拿出自家的螃蟹支持湘云举办了一个螃蟹宴。姑娘们吃过螃蟹便开始进行诗歌创作,黛玉在菊花诗中夺得了头魁,宝钗不甘示弱,也作了一首螃蟹诗赚回一点面子。且不说黛玉和宝钗的明争暗斗,只说在螃蟹宴的结尾,也就是第三十九回的开头处,作者用不甚在意的寥寥几笔,描写出

  • 住进大观园需要什么资格?为什么李纨已婚还可以入住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李纨

    大观园是为了迎接元春回家省亲而建造的,元春想到她回宫之后家里肯定只能将大观园给封闭起来,那么耗费人力物力建造的大观园就浪费了,所以元春就特别下旨准许弟弟妹妹们到大观园去住。可是李纨是个例外,虽然她已经结婚了,但是她还是一起住到了大观园,那为什么李纨有特殊待遇呢?第一,李纨已婚但是丈夫去世了,所以她住

  • 听闻秦可卿的死讯后,贾宝玉为何会喷出一口血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朱喜欢旅游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里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也有不少令人非常不解的情节,比如秦可卿死亡一回,合家上下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跟秦可卿关系比较好的王熙凤听闻之后是“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我们知道王熙凤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反应,是因为秦可卿刚刚托完梦给她,想到秦氏梦中之言,她怎能不惊心?反应最大的应该是宝玉了,他听到

  • 秦可卿的葬礼为何如此风光,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从出场到谢幕时间很短,也就是刚刚出场不久就去世了,但一场葬礼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堪比亲王葬礼,场面宏大、太过奢华,实属罕见,真是风光大葬。秦可卿的葬礼无疑是僭越了,这在封建时代属于大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但是以贾家为首的二王八公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和皇帝抗衡,表示对太上皇

  • 秦可卿刚死,贾母为何阻止宝玉前往宁府?她在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一个普通小官从育婴堂抱养的女儿,因生的风流袅娜,妩媚鲜妍,便攀上了宁府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这自然是怪事,且不提。贾母是个颜控,兼秦可卿行事稳妥,性情平和,府中上下交口称赞,便将秦可卿视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人。不幸的是,秦可卿在花儿般的年纪便早早撒手人寰,魂归极乐,这事更怪,以致合族之人“

  • 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秦可卿

    《红楼梦》第五回,一直被红学界公认为全书总纲。在这一回里,作者将各主要人物进行了一番介绍,并对其命运结局作出了预示,最后暗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而这些举足轻重的信息得以提前呈现,全因贾宝玉的一个梦。在第五回时,贾宝玉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某日,宁府那边荟芳园梅花开得正浓,尤氏和秦可卿这对婆媳就治了果酒,

  • 秦可卿:三种风流于一身,生前让人心疼,死后让人追忆

    历史人物编辑:小涵品读红楼梦标签:秦可卿

    秦可卿是一个风流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贾母欣赏她是重孙媳妇最得意之人,宝玉视她为继承家业唯一之人;宁国府的焦大则视她为“爬灰”之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成为她的“盖棺定论”。那么,秦可卿的风流究竟什么样呢?1.秦可卿长相风流秦可卿原是养生堂的弃婴。长大之后,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虽然